重新想象组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负熵

熵是物理学、信息学及系统科学的概念。在管理学中,熵是对组织复杂程度、活力程度的测度。负熵就是指减少组织的复杂程度,提升组织的活力。借用物理学语言,即消减组织中不做功的能量,或者是使不做功的物体重新做功,使低功效能量变成高功效能量,改变低能效平衡的状况,形成非平衡势能。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调整人员队伍结构,补充高素质、高能量人才。

(2)在组织转型和成长之初,适度加大人员的流动性,强化淘汰机制。

(3)抓住组织活力中最关键的变量—干部,他们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少数”。企业管理者不能总是将目光投向企业之外,要坚信三步之内必有芳草。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平的组织机制选拔一批优秀干部,这样做既能激活组织,又能重塑企业文化。这是代价最小、见效最快的负熵举措。同时,浓缩年轻干部的职业生涯,加快其职业转换的节奏,从中发现具有实力的干部。

(4)一方面适当削减人员,提高人均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人均薪酬水平,并且适当地向创造价值的人才倾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扩大内部分配差距,提高组织内部的张力,打破“低绩效—低报酬—低能力—低绩效”的不良循环模式。在实现顾客价值增量的同时,设计、安排、实施员工薪酬增量计划。

(5)对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万的核心、关键人才(比如营销领军人才、研发领军人才)采取“超级人力资本”行为,以极具吸引力的分享机制、合伙人机制吸引其加入团队。

(6)按照结构产生能量的理念,调整组织的形态、架构和运行机制,为激发团队和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条件。在管理体制上,增加员工自主运作、决策的空间;按照顾客价值创造的要求扩大一线人员的权限,切实将权责下移;在组织形态上,根据环境对组织进化的多向、多重要求,丰富组织的属性,增加组织的弹性和流动性,使组织既是大企业,也是小企业;既能聚合,也能分解;既是集中式的,又是分布式的。这样做既激发了个体活力,又实现了组织协同。

制度上的创新一定体现在企业层面,而非管理层面,否则管理无法为员工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