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国宝来信
在众多类型的文字史料中,我特别看重那些机缘巧合下留存至今的“信札”带来的信息。相比较于史官的纪录、碑刻墓志和其他文献,信札不是故意要写给后人看的,而是古人们之间最直接甚至是最隐秘的沟通方式。书信里藏着古人们最真实的表达。阅读古人的信札,就好像是窥探到了历史中的秘密。
敦煌附近就曾出土过粟特人(1)的信札。从这些写于4世纪初期的信札中,历史学家看到了洛阳、邺城被攻破,宫殿被焚烧的信息。这是文物与正史相互印证的典型例子。从信件中,我们能看到一些进不了史书的小人物,感受他们的生活。其中两封信来自一位叫作米娜的粟特姑娘,信是写给她丈夫的。从她的信中,我们看到米娜不顾家人的反对,勇敢地嫁给了一个自己选择的男人,离开自己的妈妈和大哥,千里迢迢地跟着丈夫来到敦煌。然而这个心上人不仅欠下了一屁股债,还把米娜和女儿抛给了债主,自己偷偷跑去了楼兰。
独在异乡的粟特姑娘米娜一下子慌了神。她万万没想到心上人会抛弃自己。孤苦无依的米娜只能四处借钱,然而不论是丈夫的亲戚还是丈夫的生意伙伴,没有人肯帮助她,并纷纷表示这不是他们的义务。已为人母的米娜只能带着女儿给人放羊过日子。她也想过带女儿回自己的粟特家乡。有几次,她们明明有机会跟着商队回粟特,却怎么也凑不齐路费。可怜的米娜回不了家,想起自己的丈夫,百感交集。于是我们就在信中看到了这样的文字:“我没有听我母亲和哥哥们的话,跟着你来到敦煌。我按你说的做。那天,一定是惹恼了神灵!我就是嫁给猪,嫁给狗也比嫁给你强!”
历史的发展要靠英雄和杰出人物的伟大贡献,更要靠米娜这样的老百姓。从他们的悲欢离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比史书更加细腻、充满人文细节的历史。正是在这些真实的或如意或不如意的生活中,历史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这些后世读史的人,既要对这些人的故事共情,也要见微知著,不要辜负了这些第一手的史料。
比如,信中提到从敦煌回到粟特旧地,可能就是撒马尔罕,要多少路费钱呢?信里面米娜说商队管她要20个斯塔特(一种黄金钱币)。这就反映了那个时候的物价水平和丝绸之路上商队的成本。但是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一个斯塔特有多重,12克?0.6克?这需要再等待出土文物的支持。
文物就像是没有文字的信札。祭祀、丧葬、首饰、摆设,不论是玉器、铜器、漆器、瓷器,还是兵器、乐器、礼器,都是古人最贴己的器物。器物与文献相互比对、配合,既增强了历史的说服力,又使文献里稍显干瘪的内容得以丰满充实。
通过器物学习历史,不仅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和谈资,更能让我们建立一个完整、理性的物质观,明白器物真正的贵贱在于人们能为其赋予多大的价值。
《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在郊外打猎。
魏王问齐王:“你们齐国有什么宝贝啊?”
齐王说:“我们齐国没有什么宝贝。”
魏王一听马上说:“不会吧,我们魏国都有十颗大珍珠。齐国自古繁华,像你们这样的东方大国,怎么会没有宝物呢?”
齐王回答:“你我二人对宝物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的国宝不是物品,而是人才。”(见《资治通鉴·齐威王论宝》)
其实,齐王的话还没说完,这里我想要做个补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说一种文明一旦获得人才,就能逐渐走向强大和繁荣,处处都是宝物。反之,如果一个文明体不以人为本,而是陷入“拜物教”的狂热,那么即便有再多的宝物,最终也守不住宝物。
我在本书中为大家介绍器物中的历史,就是试图打开一封封古人的私人信件,带着大家来“窥探”历史的秘密。
同时也想让大家知道,这些器物称为国宝,不是因为其本身的黄金珠玉之价,而是因为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赋予了它们意义。我们对国宝的喜爱与尊重,千万不要放错了地方,与其跟风着急跑去博物馆里与它们合影,不如真正读懂这一封封来自祖先们的时光信札。到那时,如有缘与它们见面,你就会感慨道:“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早就认识你了,老朋友!”
(1) 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