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后人论朱熹增删《楚辞后语》篇目
对于朱熹《楚辞后语》选定的篇目,后人或赞赏之,或批评之。第一,后人赞赏《楚辞后语》篇目者有两人。(1)朱熹之子朱在曰:“先君晚岁草定此编,盖本诸晁氏《续》《变》二书,其去取之义精矣,然未尝以示人也……若夫《掬歌》《拟招》二章,则非归来子之书所及者,读者又当有以识夫旨意于言词之外也。”[40]朱在认为,其父著作取义极精,书末所选张载、吕大临之两篇为晁氏书所未及,读者当体会其言外之旨。(2)明代何乔新对朱熹删定《楚辞后语》极为推崇,他说:“而晁氏之书,辩说纷拏,亦无所发于义理。朱子以豪杰之才,圣贤之学,当宋中叶,厄于权奸,迄不得施,不啻屈子之在楚也……乃取王氏、晁氏之书删定以为此书,又为之注释,辨其赋比兴之体,而发其悲忧感悼之情。繇是作者之心事,昭然于天下后世矣。”[41]何氏认为晁补之书纷繁复杂,无所发明义理,而朱熹在晁氏之书的基础上,为之注释,深得作者之心。
第二,后代批评《楚辞后语》篇目者有两人。(1)明代沈云翔有言:“《后语》《辩证》,危言则赘……《谏》《怀》《叹》《思》之作,既不使无病而呻,荀杨马蔡之词,亦安得属郢而和!”[42]沈氏认为《后语》《辩证》多为赘语,若断定《七谏》《九怀》《九叹》《九思》为无病呻吟之作,则荀况、扬雄、司马相如、蔡琰之赋,就不可称为《楚辞》之续作。(2)明代蒋之翘在《忠雅堂刊本后语序》中辩驳说:“故朱子论《七谏》、《九怀》、《九叹》、《九思》为无病呻吟,今观兹《后语》所录,并呻吟而亦无之矣。特为原作者意亦皆悯屈子之忠而悲其不遇者也,所以不可不辑,复广而续之。”[43]他认为若以发乎于情、止于礼义之标准要求,朱熹说《七谏》 《九怀》 《九叹》 《九思》为无病呻吟之作,则《楚辞后语》诸篇就连无病呻吟都算不上,但这些赋作都是在悯惜屈原,所以必须辑录。
特别是朱熹在《楚辞后语》中将两位理学家的赋作选入,遭到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的批评,如郑振铎说:“此外,作为骚体文学选本的《楚辞后语》,选录了不少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没有价值的作品,有些作品还散发着浓烈的道学家的气味,这表现出他评选作品的政治、艺术标准的阶级局限性。”[44]郑氏认为朱熹的《楚辞后语》中选入了很多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也可看出朱熹政治、艺术标准之局限。易重廉说:“《楚辞后语》中,又把充满理学霉气的张载的《掬歌》和吕大临的《拟招》选了进去,更是画蛇添足,迂腐可笑。”[45]他指出,朱熹的《楚辞后语》篇目增选理学家两篇赋作之迂腐处。莫砺锋也说:“《楚辞后语》中也有选录不当的情形,录于卷末的张载的《掬歌》、吕大临的《拟招》两篇都是弥漫着理学家气息的作品,与全书的情调格格不入,而朱熹却以‘告夫游艺之及此者,使知学之有本而反求之,则文章有不足为者矣’为由,把他们勉强选入,实在是画蛇添足。”[46]莫氏指出《掬歌》《拟招》与全文格调不一致,朱熹将其选入,是画蛇添足。
综合以上各家见解,朱熹的《楚辞后语》篇目的确存有一些缺陷,如选入一些理学气息很重的作品,但他能够将古今“绍骚”作品汇聚一编,极其难得,所选作品也颇能申明楚辞之大义。朱熹录入荀况之《成相》《佹诗》就是得其余韵之作,值得肯定。同时,朱熹还遵循晁补之之意见,将一些篇目予以保留。他说:“其他如《易水》《越人》《大风》《天马》,下及乌孙公主、诸王妃妾、息夫躬、晋陶潜、唐韩柳,本朝王介甫之‘山谷、建业’、黄鲁直之‘毁璧损珠’、邢端夫之《秋风三叠》,其古今大小雅俗之变,虽或不同,而晁氏抑或不能无所遗脱,然皆为近楚语者。其次则如班姬、蔡琰、王粲及唐元结、王维、顾况,亦差有味。”[47]朱熹保留《易水》《越人》《大风》等,以及选入息夫躬,晋陶潜,唐韩愈,柳宗元,本朝王安石、黄庭坚、邢端夫等人作品,这都是合理的,尤其是他对陶潜《归去来兮辞》之推崇与赞赏,具有眼光。
对于《高唐赋》《神女赋》《李夫人赋》《洛神赋》等,朱熹不仅删去,还断定其为礼法之罪人,这就有些过激。朱熹认为蔡琰、扬雄二人,都有失节之举,而扬雄犹下矣,但对二人之《悲愤诗》《胡笳》《反离骚》等作品还是予以选入,而是作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颇不合理。篇末选录张载的《掬歌》、吕大临的《拟招》,认为可以“使游艺者有所归宿”,这些做法似欠妥。由此可知,朱熹对《楚辞后语》篇目的选择始终贯穿着性情与义理兼得之原则,主要是以义裁之。
[1]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08页。
[2]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09页。
[3] 参见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参见(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中所言“若《高唐》《神女》《李姬》《洛神》之属,其词若不可废,而皆弃不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5]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鸡肋集八·变离骚序上》,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3页。
[6] 参见(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中所言“至于终篇,特著张夫子、吕与叔之言”,由“特”字可知晁氏书中未选此二篇,朱熹与晁氏不同,特别选取此二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7]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页。
[8]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90页。
[9]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7页。
[10] (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48页。
[11]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鸡肋集八·变离骚序上》,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页。
[12]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90页。
[13]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页。
[14]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7页。
[15]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9页。
[16]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9—210页。
[17]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37页。
[18]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19]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34页。
[20]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4页。
[21]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9页。
[22]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鸡肋集八·变离骚序上》,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页。
[23]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鸡肋集八·变离骚序上》,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12页。
[24]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鸡肋集八·变离骚序上》,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页。
[25]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26]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27]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28]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61页。
[29]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10页。
[30]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63页。
[31]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22页。
[32]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22页。
[33]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322页。
[34]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323页。
[35]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册,第3505页。
[36]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23页。
[37]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3—304页。
[38]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4页。
[39]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页。
[40] 参见(宋)朱在《跋二》,载(宋)朱熹《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页。
[41] (明)何乔新:《吴原明刊本序》,载(宋)朱熹《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42] (明)沈云翔:《楚辞集注评林引》,载(宋)朱熹《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页。
[43] (明)蒋之翘:《忠雅堂刊本后语序》,载(宋)朱熹《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44] 参见郑振铎《楚辞集注·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5] 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页。
[46] 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页。
[47]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