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规律
1.2.1 基本概念
在分析简单电路时,一般应用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并联规律,但用它们来分析复杂电路就比较困难。这里的简单电路通常是只有一个电源的电路,而复杂电路通常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源的电路。对于复杂电路,常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进行分析。下面通过图1-8所示的一种复杂电路来说明几个基本概念: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

图1-8 一种复杂电路
1.2.2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又可分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路中,流入任意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下面以图1-9所示的电路来说明该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不但适合于电路中的节点,对一个封闭面也是适用的。图1-10a中流入晶体管的电流Ib、Ic与流出的电流Ie有以下关系
Ib+Ic=Ie
在图1-10b中,流入三角形负载的电流I1与流出的电流I2、I3有以下关系
I1=I2+I3
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电路中任一回路内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ΣU=0
在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分析电路时,需要先规定回路的绕行方向,当流过回路中某元件的电流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取正,反之取负;电源的电动势方向(电源的电动势方向始终是由负极指向正极)与绕行方向一致时,电源的电动势取负,反之取正。下面以图1-11所示的电路来说明这个定律。

图1-9 节点电流示意图

图1-10 封闭面电流示意图

图1-11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说明图
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支路电流法
对于复杂电路的计算常常要用到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并且这两个定律经常同时使用,下面介绍应用这两个定律计算复杂电路的一种方法——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使用时的一般步骤如下:
1)在电路上标出各支路电流的方向,并画出各回路的绕行方向。2)根据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列出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未知量。
下面举例说明支路电流法的应用。图1-12所示为汽车照明电路,其中E1为汽车发电机的电动势,E1=14V,R1为发电机的内阻,R1=0.5Ω,E2为蓄电池的电动势,E2=12V,R2为蓄电池的内阻,R2=0.2Ω,照明灯的电阻R=4Ω,求各支路电流I1、I2、I和加在照明灯上的电压UR。

图1-12 汽车照明电路
1.2.3 叠加定理
对于一个元件,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成正比,这种元件就被称为线性元件。线性电路是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电阻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线性元件。叠加原理是反映线性电路基本性质的一个重要原理。
叠加原理的内容是: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下面以求图1-13a所示的电路中各支路电流I1、I2、I的大小来说明叠加定理的应用,图1-13a中的E1=14V,R1=0.5Ω,E2=12V,R2=0.2Ω,R=4Ω。
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图1-13a所示的电路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方向。

图1-13 利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
第二步:画出只有一个电源E1作用时的电路,把另一个电源当作短路,并标出这个电路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如图1-13b所示,再分别求出该电路各支路的电流大小。

第三步:画出只有电源E2作用时的电路,把电源E1当作短路,并在这个电路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方向,如图1-13c所示,再分别求出该电路各支路的电流大小。

第四步:将每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分别进行叠加。凡是与原电路(见图1-13a所示的电路)中假定的电流(或电压)方向相同的为正,反之为负。这样可以求出各支路的电流分别是

1.2.4 戴维南定理
对于一个复杂电路,如果需要求多条支路的电流大小,可以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或叠加定理。如果仅需要求一条支路中的电流大小,应用戴维南定理更为方便。
在介绍戴维南定理之前,先来说明一下二端网络。任何具有两个出线端的电路都可以称为二端网络。包含电源的二端网络称为有源二端网络,否则就叫作无源二端网络。图1-14a所示的电路就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通常可以将它画成图1-14b所示的形式。

图1-14 有源二端网络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电动势E0和内阻R0串联起来的电路来代替。根据该定理可以将图1-14a所示的电路简化成图1-14c所示的电路。
那么等效电源电动势E0和内阻R0如何确定呢?戴维南定理还指出:等效电源电动势E0是该有源二端网络开路时的端电压;内阻R0是指从两个端点向有源二端网络内看进去,并将电源均当成短路时的等效电阻。
下面以图1-15所示的电路为例来说明戴维南定理的应用。在图1-15a所示的电路中,E1=14V,R1=0.5Ω,E2=12V,R2=0.2Ω,R=4Ω,求流过电阻R的电流I的大小。
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电路分成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网络,如图1-15a所示。
第二步:假定待求支路断开,求出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的端电压,此为等效电源电动势E0,如图1-15b所示。


图1-15 用戴维南定理求支路电流
第三步:假定有源二端网络内部的电源都短路,求出内部电阻,此为内阻R0,如图1-15c所示。

第四步:画出图1-15a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1-15d所示,再求出待求支路电流的大小。

1.2.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与阻抗变换
1.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在电路中,往往希望负载能从电源中获得最大的功率,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图1-16所示,E为电源的电动势,R为电源的内阻,RL为负载电阻,I为流过负载RL的电流,U为负载两端的电压。
负载RL获得的功率P=UI,当增大RL的阻值时,电压U会增大,但电流I会减小,如果减小RL的阻值,虽然电流I会增大,但电压U会减小。什么情况下功率P的值最大呢?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内容是:负载要从电源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的电阻(阻抗)与电源的内阻相等。负载的电阻与电源的内阻相等又称为两者阻抗匹配。在图1-16所示的电路中,负载RL要从电源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RL=R,此时RL得到的最大功率是。
如果有多个电源向一个负载供电,如图1-17所示,负载RL怎样才能获得最大功率呢?这时就要先用戴维南定理求出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0和等效电动势E0,只要RL=R0,负载就可以获得最大功率。

图1-16 简单的电路功率传输

图1-17 复杂的电路功率传输
2.阻抗变换
当负载的阻抗与电源的内阻相等时,负载才能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但很多电路的负载阻抗与电源的内阻并不相等,这种情况下怎么才仍能让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呢?解决方法是进行阻抗变换,阻抗变换通常采用变压器。下面以图1-18所示的电路为例来说明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原理。

图1-18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原理说明图
在图1-18a中,要使负载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需让负载的阻抗Z与电源(这里为信号源)内阻R0相等,即Z=R0,这里的负载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一个电路,它的阻抗可以用表示。
现假设负载是图1-18b虚线框内由变压器和电阻组成的电路,该负载的阻抗,变压器的匝数比为n,电阻的阻抗为ZL,根据变压器改变电压的规律
可得到下式,即

从上式可以看出,变压器与电阻组成电路的总阻抗Z是电阻阻抗ZL的n2倍,即Z=n2ZL。如果让总阻抗Z等于电源的内阻R0,变压器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就能从电源获得最大功率,又因为变压器不消耗功率,所以功率全部传送给真正负载(电阻),从而达到功率最大程度传送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真正负载的阻抗不须与电源内阻相等,同样能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下面举例来说明变压器阻抗变换的应用。如图1-19所示,音频信号源内阻R0=72Ω,而扬声器的阻抗ZL=8Ω,如果将两者按图1-19a的方法直接连接起来,扬声器将无法获得最大功率,这时可以在它们之间加一个变压器T1,如图1-19b所示,至于选择匝数比n为多少的变压器,可用R0=n2ZL来计算,结果可得到n=3。也就是说,只要在两者之间接一个n=3的变压器,扬声器就可以从音频信号获得最大功率,从而发出最大的声音。

图1-19 变压器阻抗变换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