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不戴帽子不出门的明朝人
从古至今,大部分人都喜欢被人戴上“高帽子”,因为这种“高帽子”能让人心情愉悦,甚至产生“我原本就如此厉害”的错觉。
与现代人不同,明朝人则是实打实地喜欢戴帽子,他们对帽子的喜爱,甚至发展到了不戴帽子不出门的地步。
网巾
在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推动下,网巾成为明朝成年男子的首选帽子。在使用网巾时,人们需要将其覆盖于头部,让发髻从网巾顶部圆孔中穿出,再将上下网巾带一起收紧,这样一来,不论是头顶的发髻,还是底部的碎发,就都能被收入网巾之中。可以说,这种网巾既简单实用,又美观大方。
在明朝的多款帽子中,网巾属于最基础的那一款,造价低廉,人人都能用得起,但如果想要靠它来凸显身份,那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那些有身份的人在网巾之外,还有其他选择。
唐巾
“唐巾”因在样式上类似于官员的乌纱帽,而受到明朝读书人的喜爱。头戴唐巾,身着道袍,更成为明末士人的标准搭配。
明朝的“唐巾”由唐宋幞头传承而来,多用漆纱制作,在头巾后面会垂有一对软翅。明初时,这种“唐巾”的帽翅比较短,帽筒也不太高,但到了明代中后期,帽筒和帽翅都变得长了起来,帽巾也从向前倾变成了向后仰。很多明代人物画像和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帽子。
东坡巾
与“唐巾”一样,“东坡巾”这种帽子也是从前代流传而来。听到“东坡”二字,大家便知道这又是一件与大文豪苏轼相关的物件。不错,正是由于苏轼的示范效应,这种帽子才得以流行起来。在元人赵孟所绘苏轼像中,苏轼所戴的正是这种帽子,其看上去像是一个方形“黑盒”,只不过在“盒子”前方立着两片帽檐,中间还有一段空隙。在一幅描绘徐光启与利玛窦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利玛窦头上所戴的正是这种“东坡巾”,而徐光启所戴的则是官员们常戴的乌纱帽。
四方平定巾
“唐巾”和“东坡巾”因为传承自前代,颇有文化底蕴,受到了明代士人的认可与喜爱。此外,还有诞生于明朝初年的“四方平定巾”,虽然没有前代的文化传承,但因为是开国皇帝钦定制作,也收获了一大批读书人和平民百姓的追捧。
元 赵孟 《苏东坡像》
这种帽子主要以黑色纱罗制成,呈倒梯形,可折叠,亦可展开,因展开时四角皆方,所以也被称为“四角方巾”。其最初的大小高低是较为适中的,但随后便开始逐渐变高变大,到了明朝末年已经变得非常高大,当时的人头戴这种帽子,就好像“头顶一个书橱”一般。而这种帽子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推行,还得益于元末文学家杨维祯在无可奈何之下所拍的一个“马屁”。
杨维祯是元末诗坛领袖、一代文学大家,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几次三番征召他纂修《礼乐》和《元史》,却都被他以年迈为由拒绝。皇帝提出的要求,臣子哪里有拒绝的道理,被拒两次的朱元璋派出车马,将杨维祯接到宫中,打算强行委以官职。
杨维祯这次入宫面见朱元璋时,佩戴的正是这种帽子。原本还有些怒气的朱元璋看到杨维祯头上这顶奇怪的帽子,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地问起了帽子的名字来。原以为皇帝要问罪于自己,现在竟然对自己头上的帽子好奇起来,杨维祯一下子来了灵感,他对着朱元璋恭敬地说道:“此四方平定巾也!”
这个方方正正的帽子竟然叫“四方平定巾”,这不正是在说现在的天下已经四方平定了吗?这一回答不仅解决了皇帝的疑惑,更满足了皇帝的虚荣,简直无可挑剔。龙颜大悦的朱元璋随即下令批量制作这种帽子,并推行到全国,让读书人都佩戴这种帽子,让他们都知道现在正是四海平定的时刻。就这样,“四方平定巾”便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六合统一帽
如果哪个明朝人觉得“四方平定巾”太大太高,戴着没有舒适感,那“六合统一帽”倒是能弥补他在这一方面体验的缺失。“六合统一帽”是由六块三角形的罗纱缝合而成的一种半球形圆帽,因为形状非常像半个西瓜,所以又被称为“瓜皮帽”。民国时期广为流行的瓜皮帽就是由这种“六合统一帽”演变而来。
与“四方平定巾”一样,这种极具政治意味的帽子也是在朝廷的强令推动下才流行于全国的。但相比于形式感更强的“四方平定巾”,“六合统一帽”在舒适程度上要更高一些,冬天寒冷之时,还可以用棉帛等质料缝制帽子,以增强保暖防寒功能。
可以看出,明朝人可以选择的帽子种类还是非常多的,但选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选择,与衣着服饰一样,戴错了帽子也是会受到律令处罚的。《明史》之中就曾规定,文武官员如果随便佩戴巾帽,就要“革去冠带,戴平顶巾,于儒学读书、习礼三年”。
一不小心戴错了帽子,还要被罚读书习礼三年!看样子,在明廷当官可真要时时刻刻保持警觉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