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生境:文明、生活与宇宙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致谢

在本书收录的二十二篇文章中,除两篇(《关于“另外一些人类学家”》《山与“社会的自然之源”》)待刊外,其余均已发表过。按文章在本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其具体出处如下:

《东方中的西方——中国人类学的形成》,以“The West in the East:Chinese Anthropologies in the Making”为题,发表于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Vol. 18,Iss. 2,pp. 91-123,2017)。

《费孝通》,英文版以“Fei Xiaotong”为题,发表于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edited by Brian H. Turner,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2017. DOI: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book/10.1002/9781118430873/),中文版以《费孝通:〈社会理论百科全书〉词条》为题,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3期(89—99页)。

《局部作为整体——从一个案例看社区研究的视野拓展》,以同题发表于《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4期(98—120页)。

《〈古代社会〉——一个时代的丰碑》,以同题发表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56—170页)。又作为序言收入《从经典到教条——理解摩尔根〈古代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中间圈的文化复合性》,为我与舒瑜合编的《文化复合性:西南地区的仪式、人物与交换》之导论(与舒瑜合作)删节版,亦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24—37页)。

《有关人类学与藏学(答问)》,藏文版,以同题发表于《西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30页)。

《说“边疆”》,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83—93页)。

《从关系主义角度看……》,英文版以“Afterword:a View from a Relationist Standpoint”为题,发表于cArgo: Revue Internationale de’Anthropologie Culturelle & SocialeThe New Chinese Anthropology(Paris:de l'université Paris Descartes-Sorbonne Paris Cité,2018,pp. 149-166)。

《反思“社会”的人间主义定义》,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109—112页)。

《“道德生境”与文明》,发表于《学海》2018年第2期(43—51页)。

《社会中的社会——读涂尔干、莫斯〈关于“文明”概念的札记〉》,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51—60页)。

《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发表于《社会》2018年第4期(1—53页)。

《升平之境——从〈意大利游记〉看康有为欧亚文明论》,发表于《社会》2019年第3期(1—56页)。

《人类学家的凝视与环顾(答问)》(与刘琪合作),原文以“王铭铭教授访谈录”为副题,发表于《学术月刊》2015年第3期(170—176页)。

《民族志——一种广义人文关系学的界定》,发表于《学术月刊》2015年第3期(129—140页)。

《谈〈山海经〉的广义人文关系体系》,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143—148页)。

《当代民族志形态的形成——从知识论的转向到新本体论的回归》,发表于《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25—38页)。

《“西游”中的几个转向——欧亚人类学的宇宙观形塑》,原文以“Some Turns in a‘Journey to the West’:Cosmological Proliferation in an Anthropology of Eurasia”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the British Academy,No. 5,2017,pp. 201-250;中文版发表于《清华社会科学》2019年第2辑(3—69页)。此文的附篇《人类学如何直接介入欧亚研究(答问)》,曾由《三联学术通讯》网站(2017年4月10日)发表。

《“超文化”何以可能?》,刊于《信瑞周报》2019年总第6期(6—9版)。

《“天人合一”与其他宇宙观》,原题《“天人合一论”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发表于《学术月刊》2019年第8期(145—169页)。

我首先要感谢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社会学研究》、《西藏大学学报》、cArgo: Revue Internationale de’Anthropologie Culturelle & Sociale、《社会》、《学海》、《学术月刊》、《民族研究》、Journal of the British Academy、《清华社会科学》、《三联学术通讯》、《信瑞周报》等杂志和网站,是它们刊发或收录了列入本书的大部分文章。

本书中,《东方中的西方——中国人类学的形成》《说“边疆”》《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西游”中的几个转向——欧亚人类学的宇宙观形塑》诸文原为演讲稿。其中,《说“边疆”》于2014年9月21日下午应《三联生活周刊》之邀在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发表,我要感谢舒可文女士的邀请;《“西游”中的几个转向——欧亚人类学的宇宙观形塑》于2017年3月29日在大英学院(The British Academy)拉德克里夫-布朗纪念讲座(Radcliffe-Brown Memorial Lecture)上发表,我要感谢大英学院的邀请,巴大维(David Parkin)教授的主持,理查德·法尔顿(Richard Fardon)、提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Stephan Feuchtwang、Michael Rowlands、Elizebeth Hsu等教授在此过程中给我提供的帮助和批评;《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于2017年4月27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研讲座(第33讲)上发表,我要感谢渠敬东教授的邀请、周飞舟教授的主持及李猛教授的评议;《东方中的西方——中国人类学的形成》于2017年12月28日在东京日本文化人类学会上发表,我要感谢日本文化人类学学会会长松田素二教授、日本东亚人类学会会长河合洋尚教授的邀请,还要感谢著名汉学人类学家渡边欣雄教授的鼓励。

《“道德生境”与文明》《谈〈山海经〉的广义人文关系体系》《山与“社会的自然之源”》《“超文化”何以可能?》等文,原分别为在“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谈话(2017年11月18日),在“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研讨会上发表的主旨发言(2016年12月18日),在《社会》杂志于上海大学召开的“山与社会”学术工作坊上发表的口头主旨说明(2018年12月16日),及在“赵汀阳对话阿兰·乐比雄(Alain Le Pichon,即李比雄)”和“互尊互鉴:跨文化何以可能?”研讨会上发表的评议(2019年6月22日及24日)。文章均据发言提纲整理而成。我应感谢这些学术活动的召集人渠敬东、王南溟、萧瑛、赵汀阳教授的邀请,及参会的苏国勋、杨善华、渠岩、萧梅、张江华、李比雄诸教授在讨论中给予的启发。

本书收录的两篇答问录,实为访谈录。其中,《有关人类学与藏学(答问)》访谈人为西藏大学更尕益西副教授,《人类学家的凝视与环顾(答问)》,访谈人为华东师范大学刘琪副教授,《“西游”中的几个转向——欧亚人类学的宇宙观形塑》之附篇《人类学如何直接介入欧亚研究(答问)》访谈人为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帆,我愿借此机会,对这些青年才俊的错爱表示谢忱。

《东方中的西方——中国人类学的形成》《费孝通》《从关系主义角度看……》《“西游”中的几个转向——欧亚人类学的宇宙观形塑》原文为英文,感谢翟淑平、杨清媚、赵满儿、郭晏然提供初译稿。《中间圈的文化复合性》原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舒瑜副研究员合作,我要感谢舒博士容许我在个人文集中收录此文。本书收录的文章,发表时文献出处注释方式不同,在汇编时,我对它们进行了统一,在此过程中,我得到了张常煊同学的帮助,亦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