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可迎万难:张爱玲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少女的独舞

在张爱玲中学毕业那一年,黄逸梵终于回国了。这是黄逸梵身为母亲最为人称道的行为——她是为女儿张爱玲回来的。黄逸梵知道,中学毕业的这一年是女孩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她必须回来,要在女儿的生命里担当指路明灯的角色。

在张爱玲的前半生,母亲是对她有所亏欠的,而她也承认,自己的后半生对母亲亦有亏欠。或许相互亏欠的情才是亲情吧,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也爱着彼此。只不过这并不连贯的爱,终究还是不圆满的。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在中学毕业这一年,张爱玲终于等回了外出远游的母亲。女孩的青春时期,总有那么一些若隐若现的弯路,引诱着懵懂的女孩走上去。黄逸梵归来的目的,就是希望为张爱玲指明哪条路是弯路,哪条路是直路。她不希望女儿在弯路上碰壁后摔得头破血流。

多年未见,张爱玲觉得母亲似乎变得更加美丽了。一身漂亮的洋装穿在黄逸梵的身上,那是她最喜欢的式样,能衬托出她的优雅与高贵。其实,凭黄逸梵的身材和相貌,穿中式旗袍一定也是极美的,可她坚决摒弃一切代表中国旧俗的东西,把旗袍也归入“旧”的行列,自从出国之后,几乎再也没有穿过旗袍。

张爱玲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最希望快点长大的,那样就能早点穿上母亲的高跟鞋,走出像妈妈一样优雅的姿态。可惜她成长的速度永远追不上母亲远行的脚步,而母亲那美丽的背影也成为张爱玲心底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个崇拜母亲的小女孩,终于长成了少女,却没能长成母亲最喜欢的模样。张爱玲的身材像父亲,细瘦纤长。此时又正是她疯狂长个子的时候,比黄逸梵离开的时候高出一大截,脸庞却没能摆脱稚嫩青涩。于是,在黄逸梵眼中,张爱玲不仅过于纤细瘦弱,头脑中也像她父亲一样装满了中国式的陈旧思想。

这是黄逸梵对张爱玲的误解。又或许,黄逸梵实在太想与一切旧思想划清界限,与她接受的西洋新思想稍有违背的人与事物,都会被她划到对立面。

于是,黄逸梵对张爱玲开展了一番改造计划。在黄逸梵的心中,活着一个想象出来的完美女儿。她的女儿应该如何待人接物,应该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沉默,应该怎样保持得体的幽默感,甚至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微笑,都早已被她设定出模板。张爱玲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把自己塞进那个模板里。

从小到大,张爱玲都对母亲保持着仰视的姿态。尽管她根本不愿意成为所谓的西方淑女,可为了快点成为母亲心目中完美的女儿,张爱玲还是做了很多“蠢事”。

有一次,黄逸梵和张茂渊要宴请客人,需要很多把椅子。为了在母亲面前表现一下,瘦弱的张爱玲想要独自搬动放在走廊尽头的一把沙发椅。那沙发椅实在太重,她根本不能用优雅的姿态搬过去。黄逸梵看到张爱玲搬动沙发椅时那略显笨拙的身影,满眼都是嫌弃。

在看到母亲眼神的那一刻,浓浓的自卑感再一次笼罩了张爱玲的心。无论她的漫画和文章受到多少夸赞,在母亲面前,张爱玲都觉得自己还是那么没用。她就那样呆呆地站在原地,心里有个声音告诉她应该尽快逃离母亲的视线,可双脚却不听使唤,根本挪不动脚步。

张爱玲承认,在很多事情上自己都是不聪明的。比如,她永远记不住家里的车牌号码,在家里住了几年也搞不清电铃的具体位置,甚至记不清自己每天都走的一段路上究竟有怎样的风景,一不留神,还会动作笨拙地碰掉一些东西,总是忘记母亲要求她保持淑女风范。

母亲每一个失望的眼神,都让张爱玲无比沮丧。张爱玲曾经以为,母亲的归来会让她们母女二人的心贴得更近。可现实告诉她,母亲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背影,她们之间永远有一道无法跨越的无形鸿沟。未来的路,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更让张爱玲难过的是,母亲这次还带回一个美国男朋友。母亲的爱,无论温柔还是严厉,终究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或许从那一刻起张爱玲便已认清,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张爱玲偶尔也会把自己的心事讲给姑姑听。可这次自从黄逸梵回来,张爱玲隐约发现,张茂渊和黄逸梵之间似乎也产生了嫌隙。这对曾经始终站在一条战线的姑嫂兼好姐妹,终于还是被金钱撬开了一丝感情裂缝。

当年黄逸梵在出国之前,把张爱玲的生活和学习都托付给张茂渊来照管,还把一些古董等值钱的物件一同托付给张茂渊。张茂渊对这些值钱的东西是没有觊觎之心的,对张爱玲的照顾也绝对算得上尽心尽力。张志沂和孙用蕃结婚后,张茂渊担心孙用蕃在生活上亏待张爱玲姐弟,于是自己出钱给两个孩子买了床、衣橱、写字台和座椅,还亲眼看着两个人安顿好,才放心地回家。

张爱玲和弟弟在一次度假途中得了感冒,两个人都发高烧烧得卧床不起。张茂渊担心孙用蕃舍不得花钱给两个孩子治病,立刻请了一个外国医生来诊治。一直到外国医生把两个人的病情说清楚,开完了药,她又亲自叮嘱佣人们如何为两个孩子服药以及各种注意事项,才和外国医生一起离开。

还有一次,张爱玲去姑姑家里玩,突然想吃包子,张茂渊就立刻动手蒸了四只小小的包子。包子的馅是现成的芝麻酱,张爱玲看着那小小的包子,感觉一股暖流熨平了心底的褶皱,紧接着便被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紧紧揪住了喉咙。她记得自己仿佛一直在笑着说“好吃”。

姑姑的好,张爱玲一直记在心里。即便知道张茂渊真的动了黄逸梵的财物,张爱玲也相信那一定是姑姑的无奈之举。事实的确像张爱玲想的那样,张茂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让她陷入两场官司里。

在黄逸梵回国前后的那段时间,一场又一场的官司正把张茂渊折磨得焦头烂额,而打官司是烧钱的游戏。张爱玲了解的张茂渊本不是一个容易失去理智的人,可无论多理智的女人,都容易为爱情沦陷。张茂渊不轻易动情,一旦动情便奋不顾身。她爱上的是自己的表侄子,因为这场爱情,张茂渊被无端卷入一场和自己毫不相关的官司里。

这个表侄子的父亲名叫李国杰,是李鸿章的嫡长孙,曾经做过高官,却被人告发受贿和挪用公款,还数目不小,进了大狱。他的儿子没了主意,便向张茂渊求助。无论如何,把人从监狱里捞出来是当务之急,而这没有一大笔钱是绝对办不到的。

原来爱情真的可以冲昏人的头脑,至少此刻的张茂渊在张爱玲眼中是被爱情冲昏了。当时,张茂渊有一份在洋行里的工作,收入还算可以,但她手头的那点积蓄连从监狱里捞人的零头都不够。她忽然想到,当年分家时,父亲张佩纶还有一部分遗物没有分割,那里面有许多值钱的古董,当年之所以没有分割清楚,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归属权掰扯不清楚。

当年分家时,张茂渊还小,没有选择权与决定权。她只知道,在那些没有分割的财产里,有一些珍贵的宋版书。有人说,那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张志潜生母娘家的东西,可硬是被张佩纶用张茂渊生母李菊藕陪嫁的钱买来了。如此一来,张志潜、张志沂和张茂渊对这些宋版书都有一部分所有权,至少也应该三人平分。

如今这些值钱的东西都归张志潜保管,为了得到这部分财产,去监狱捞人,张茂渊彻底失去了理智,轰轰烈烈地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打起了官司,并且对打赢官司信心十足。张爱玲也希望姑姑能赢,可结局却让她大失所望——姑姑输了。

得知输了官司,张茂渊似乎并没有太激动,只是有些诧异,然后淡淡地说:“我们送钱,他们也送。他们送的比我们多。”淡然,是张茂渊最大的优点,也是张爱玲最欣赏姑姑的地方。即便花了许多钱又输了官司,张茂渊依然是淡淡一句话便释然了。可是,当得知打输官司背后的原因,张茂渊无法淡然了。

据说,是因为张志沂站在了张志潜那一边,张茂渊才输了官司。又听人说,可能因为张志潜背地里给了孙用蕃和张志沂好处,他们才临阵倒戈的。尽管不知道真相是否如此,张茂渊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可即便如此,张茂渊也没有当着外人的面说过张志沂一句不是,在张爱玲面前对此事更是绝口不提。反而是张家的佣人们背地里议论纷纷,说张志沂耳根子软,禁不住外人挑唆,伤了妹妹的心。

张茂渊也明白,亲哥哥之所以背叛自己,显然是孙用蕃在背地里下了不少功夫。孙用蕃有多么看重钱,大家心里都有数,她怎么可能舍得与张志潜这个阔气的亲戚撕破脸?并且,一直在和黄逸梵暗暗较着劲的孙用蕃,早就把张茂渊划进了黄逸梵的阵营,根本不可能站在张茂渊那一边。

好在黄逸梵虽然对张茂渊动了自己的财物有些不满,还是体谅张茂渊为爱而冲昏头脑的举动,那一丝小小的裂痕并没影响两个人的友情。

通过这件事,张爱玲对孙用蕃的反感和厌恶与日俱增,她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与孙用蕃彻底决裂。

孙用蕃对张爱玲的嫌恶也不止一日了,却从不做表面上的坏人,而在言谈举止之间处处流露出希望早点把张爱玲嫁出去的意思。

一次,张爱玲拿出自己中学时期的照片,觉得自己的样子实在是没有女人味。孙用蕃在一旁看到,说可能是发型不够漂亮,建议张爱玲把头发烫一烫。可是谁都知道,在上海的贵族小姐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即将嫁人的女孩子才会烫头发。这分明就是暗示张爱玲该嫁人了。孙用蕃早就看不惯张爱玲在学校读书,生怕张志沂把钱都拿去给张爱玲交学费。

张爱玲把这件事讲给姑姑听,姑姑一听就发火了,说:哪有让这么小的女孩子出嫁的?黄逸梵也直截了当地问张爱玲:“你想继续读书还是用读书的钱打扮自己?”张爱玲当然更想读书,在她看来,嫁人就意味着青春的终结、才华的枯萎。尤其是见证过父母失败的婚姻之后,她对婚姻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不愿套上婚姻的枷锁,被封建的“女子三从四德”束缚住而彻底丧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