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企业1989-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平成年间,日本两次被“疾风”席卷

考虑到平成年间经济反复动荡,选择如此保守的财务构成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在这三十年中,日本企业经历了两次由危机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两次堪称被“疾风”席卷般的巨大危机。

第一次“疾风”从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开始吹起,一直持续到1998年日本金融崩溃,猛烈且漫长,本书第一章将讲述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如图3所示,在1998年和2001年,日本全部法人企业的当期利润基准均为赤字,但在2001年前后,处理泡沫经济遗留问题的各种政策陆续出台后(将在第二章中讲述),一直到美国次贷危机到来前的这段时间里,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快速恢复,这一点从经常性净利润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中都可以得到证明。2008年9月,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世界。比起其他国家或地区,日本企业蒙受了更大的损失,其中缘由将会在第三章中分析。用“断崖式”这个词可以贴切地描绘日本企业在此次经营沦陷中的状况。所幸此次“疾风”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但猛烈程度超乎想象,就像在第三章中可以看到的那样,这一时期所有的经济指标数据都急转直下。

尽管受到如此强烈的“疾风”袭扰,“疾风”过后,日本企业却完美复活。正如之前提到过的,经历了暴风雨洗礼的日本企业反而为之一振,变得“精神抖擞”,一扫之前的低迷。直至2018年,日本企业经营状况迅速并持续地恢复,相应数据屡创新高。2017年的财务决算及2018年的年中决算显示,日本有相当一部分的上市企业收益创下历史新高。这八年可称之为日本企业开始发挥真正实力的时期。

两次“疾风”的产生皆是以“钱”为引爆点,日本的实体经济因此陷入混乱。第一次“疾风”尽管表面上看源自泡沫经济的破灭,但把泡沫吹大的却是日本的银行在国内的过度融资行为,这种过度融资的形成原因将会在第一章中加以解释。由过度融资产生的大量“热钱”转入投机行业,最终形成了泡沫经济,泡沫破裂引发了难以想象的强大冲击力。

第二次“疾风”的起因源自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即住房贷款过度扩张而引发的危机。房贷债权证券化进而演变为金融衍生产品,助长了美国国内不良贷款的扩散。金融商品化的结果殃及了欧洲的银行,最终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此间详情会在第二章的内容中触及,这也是由金融机构的过度融资行为化作引爆点而导致的一场“疾风”。

对于日本来说,非常不幸的是,在两次“疾风”致使经济和企业陷入极度混乱的大约两年半后,又出现了袭扰全球的大灾害。在1998年金融崩溃两年零九个月后的2001年9月,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整个世界的形势为之一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两年半后的2011年3月,东日本发生大地震,整个日本社会陷入极度混乱。这使得日本企业在受到经济风暴影响的同时,又经受了与经济风暴并无直接关系的连环打击,并且这样的打击以三年或七年的间隔不断出现。此外,进入平成时代后,日本企业相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还经历了动荡的日元汇率异常变动期,周期性地受到日元升值、贬值的影响。可以说,处于平成时代的日本企业经历了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动荡。

我们权且把这两次激烈的动荡称为“疾风”,也可以把这个时期的状况形容为“疾风知劲草”。这句话出自中国的《东观汉记·王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用来评价王霸将军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那样,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一个人才能够显出他的才华与节操的卓越与坚贞。日本的企业遭遇两次“疾风”的劲吹,也可说从那时起才逐渐看出“劲草”般的坚韧。本书讲述的就是何为“劲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由于日本企业或者说日本式的经营基础异常坚固,从而诞生了拥有强大经营实力的日本企业。

经营基础的坚固度是指包括对人、财务以及技术的经营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牢固程度,即日本的企业拥有着从未改变过的经营管理基础。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算起,日本企业整整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不断恢复、不断优化的经营成果,正是它们自身真正实力的体现。在第八章,将着重描述拥有强大经营基础及成果的日本企业的代表——丰田公司。当然,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强大的日本企业。

这个观点当然也受到不同方面的批评。比如在判明“劲草”与否这个问题上,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耗费了太长的时间,一些企业是不是“劲草”还犹未可知,再比如“劲草”的数量是否太少?当我们回首整个平成时代时,就谁是“劲草”、谁是“弱草”的问题进行辩论,并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平成的“劲草”是何种模样?“疾风”又是如何“孕育”了它?我们想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述,引发大家对日本企业该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思考,这也是本书的基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