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航天器设计师。我从事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非常神秘,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一些误解。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一位朋友得知我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设计师时,他兴奋地说:你上去了吗?这一下给我弄蒙了,我说,上哪去?他说,月球啊!我哭笑不得。
故事二:嫦娥四号获得了月球背面诸多探测成果,而很多人常常会问起在月球背面有没有看到外星人。
其实,这个问题不必问我,只要有基本的航天知识就可以判断真伪。从1959年苏联的月球3号开始,包括中国的嫦娥二号在内的多颗月球卫星早就把全月拍了个真真切切。如果几十米高的威震天在背面悄悄活动,科学家早就从月球卫星图片中看到了。
故事虽小,以小见大。我逐渐认识到,航天工作者眼中的航天和外人眼中的航天是不一样的。尽管人们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网络上看到许多关于航天的新闻报道,但似乎只停留在获取消息的层面。如果你去网上搜索航天知识,大量的如“月球背面的外星人基地”“阿波罗11号登月是真的吗”“火星上的人脸”等内容充斥着屏幕,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伪科普文让人眼花缭乱。那种感觉有点像一个初级古玩爱好者走进了潘家园,要想找到货真价实的“宝贝”,还得下一番苦功夫才行。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我国深空探测一线的航天工作者,这十多年来,我每天都和“嫦娥”“天问”朝夕相处。我非常想把我的“毕生所学”写成一套“武功秘籍”,送给每一位感兴趣的朋友,特别是献给“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通过这本书,给他们讲述从苏联的月球1号到中国的嫦娥五号等月球探测器一步步的演进过程,给他们讲述从美苏激烈的太空竞赛到中国的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这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务背后的故事,给他们讲述着陆器着陆月球和飞机降落在机场到底有什么区别,给他们讲述中国航天发展的秘诀。
但当我真的动起笔时,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虽然都有个“科”字,但科普和科技存在很大的差别,从一名工程师到科普作家的角色转换并非易事。科技论文报告,需要严密的逻辑、翔实的数据、清晰的结果,只需业内人士看懂即可;而科普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摒弃专业术语,少用甚至不用公式,用通俗的语言把一个个复杂抽象的科学或者工程原理讲述清楚。更高的要求是可以把知识融入人类大脑更愿意接受的形式——故事当中。因此对科普作家来说,既要有科学的头脑,更要有作家的语言——如果有喜剧作家或者侦探小说作家的语言就更好了。
在创作初期,我尝试采用纯文字来讲清楚航天知识。我想起唐代那个每写完一首诗就拿去给老婆婆分享的白居易,于是一些同学、朋友成为我的第一批读者。他们读后纷纷发出由衷的“赞许”——这写的什么破玩意儿。我只好安慰自己:大侠,请重新来过!
通过不断尝试,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为什么不用青少年喜爱的漫画作为载体,通过三个主人公(机器人李老师和嫦小娥、猪小戒两名同学)的故事,来潜移默化地“播种”航天知识呢?让我从头学习漫画肯定是来不及了,于是寻找一名志同道合的漫画家成了新的挑战。经过苦苦的寻找,无数次的碰壁,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好的漫画家可遇不可求,找到一个愿意牺牲自己赚大钱的时间来和我这个“愣头青”合作的优秀漫画家更是如同大海捞针。
幸运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和航天有着极深渊源的漫画家黄欣婷老师。我把书稿发给了她,向她发出了邀请。她表示用画笔来讲述航天的故事也是她的一个梦想。同时,和航天同样有缘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刘盛平老师找到了我,愿意当这本书的编辑,共同出谋划策,更好地把这本书推向读者。至此,本书的核心创作小组正式完成了组建。
万事俱备,不能摸鱼。为了让这本书早日面世,我白天干科技工作,参数、指标、公式,一丝不苟;晚上从事科普工作,易读、诙谐、硬核,一个不少。两个工作多数时候相得益彰,偶尔也会让我略微“精神分裂”。不过这还不是最难的,最痛苦的感觉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着写着就觉得自己的知识还是太有限,只能边学边写、边写边学。
作者水平有限,本书能够得以付梓离不开各方的支持。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宇宙速度”科普协会的田岱、倪彦硕和李炯卉等参与了本书的编写,郭睿、肖思佳对本书贡献了极佳的创意,温博对本书进行了校对;朱丽雅同学参与了漫画的绘制,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向指导过我的领导、同事、朋友表示感谢,他们为本书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最后,向所有想了解航天、关注航天、热爱航天,特别是对中国的嫦娥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好奇的小朋友、大朋友和老朋友们说一声,年龄不是问题,背景不是差距,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那么就赶紧乘上飞船,随着机器人李、嫦小娥和猪小戒的步伐,共同前往月球、火星、小行星探秘吧!
李飞
于北京航天城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