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的蝉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辑二

食蜜解毒

从前读《基督山伯爵》,对检察官维也福家中发生的下毒事件印象最深。维也福夫人利用番木鳖碱杀人,维也福前妻所生的女儿瓦朗蒂娜,因为祖父暗中安排她每天食用少量毒物,培养出抗毒能力,得以逃过一劫。毒药是神秘之物,一般人难以接触,也不敢接触。小说中与此相关的情节,因此总有特别的魅力。金庸写下毒就很拿手,《倚天屠龙记》第二卷蝴蝶谷的故事中,有关毒物的描写详细生动。而《飞狐外传》的女主角是毒手药王的弟子,后半部的故事,高手斗法,更以毒药为武器。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毒药,除了曼陀罗为人熟知,乌头和砒霜也很常见,名气最大的鹤顶红和鸩毒,我至今搞不清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古代真的有鸩那么一种鸟吗?为什么今天没有了呢?书上说,有些至毒之物,已被佛祖以大智慧力化去。鸩,传说中的断肠草,《神雕侠侣》里的“情花”,鲁迅先生提到的佛经里说的最厉害的蛇毒,所谓“见毒”——不需接触,看见了它的人便被毒死,所有这些,难道都是被佛祖去除了?天道良善,大概如此吧。所以元明清的小说里,下毒还是以砒霜为常见,西方的侦探小说里,则是氰化钾。因为常见,读者感受到的,便只是犯罪气味,没有神秘感和崇高感。一句话,没有传奇色彩了。

苏东坡写过《安州老人食蜜歌》,是写给著名诗僧仲殊和尚的。陆游《老学庵笔记》里说,仲殊吃蜜,“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惟东坡性亦酷嗜蜜,能与之共饱”。东坡爱吃甜食,彼时的四川人又有吃甜的习惯,嗜蜜是天生的。仲殊则不然,他是因为中了毒,不得不吃蜂蜜来解毒。

宋人不少书里都讲了仲殊的这段经历,大约确有其事。

仲殊和尚俗姓张,名挥,本是士人,年轻时放荡不羁,到处拈花惹草,惹得老婆大人不高兴,便在他爱吃的肉里,小小地下了一点毒,差点把他毒死。他服用蜂蜜得救。医生警告他,从此以后,决不可再吃肉,否则吃肉毒发,彻底没治。仲殊无奈,只得出家做了和尚。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他外出游历期间,老婆与人私通,等他回来,老婆和情夫害怕事发,决定下毒把他做掉。

第二种说法比较离谱,也太落俗套,相信的人不多。提到的毒药是鸩毒,显然也是顺手拈来的。

仲殊做了和尚,所做的词却以写艳情著称,想来他年轻时风流的传说,不是一点影子没有。他有一首《踏莎行》,写一前来打官司的妇人,等候在雨中的官署庭院: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雨中花色添憔悴。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因何不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语气很轻佻,民间对此颇有微词。后来仲殊不知因何事自经而死,便有人笑话他,说他是在枇杷树上吊死的,仿佛出言不谨的报应。他的词句也被人改为:“枇杷树下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仲殊中毒,毒素在身体里面,多年不能拔除。他必须长期食蜜,压制抑或克制毒性。最好的结果,是把毒性一点点化解掉。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在复原之前,毒性不时发作,肯定痛苦莫名。我猜想他最后自杀,可能就是因为忍不下去了。

武侠小说里写下毒,最简单的,下在酒食之中,令人一服丧命。《水浒传》中使蒙汗药,一概这个套路。其次,是在武器上喂毒,下毒者甚至浑身布满毒物,他人中了刀剑,或触摸到他,立刻中毒不治。

下毒害人,多半使被害者不知不觉。即使是对付像武大郎那样矮小懦弱的人,会拳脚的西门庆加上英姿飒爽的潘金莲,能用强也不用强,而要骗他把砒霜当药喝下去。骗的好处,除了对方不反抗、风险小,还有情感上的舒服:当你把满满一杯毒酒无比亲切地递给受害人,看着他一饮而尽时,这个将死的倒霉蛋,脸上最后挂着的,还是快乐和感激的笑容。

用强,如我们在金庸小说里看到的,是档次不高的家伙在恼羞成怒、黔驴技穷时才会干的。《倚天屠龙记》里,并不精于下毒的昆仑派掌门何太冲的夫人班淑娴,在企图毒杀丈夫小妾的阴谋被张无忌揭穿后,就硬逼着张无忌带来的小姑娘杨不悔把毒药喝下去。

高级的下毒法,花样多了。比如长期慢慢下毒,等到毒物在受害者体内积累到超过极限后,受害者才暴死或受尽折磨而死。比如明明是两种无害之物,阴差阳错让它们混合,产生极大的毒性。《倚天屠龙记》里绿柳庄一节,赵敏为了对付明教一众高手,就采用了此法:水阁外种植了无毒的“醉仙灵芙”,桌上留下一把用“奇鲮香木”制作的假倚天剑,两股香气混合,“便成剧毒之物”。当代作家周浩晖的小说《鬼望坡》里,也写到这种下毒法,却是用在静心茶里。还有一个办法是欺骗,让一个无辜的人相信所得毒药是治病的良药,是珍贵的补品,而拿去给亲人朋友服用,不知不觉间成了人家下毒的工具。隔一层的做法,不是拿毒来毒人,而是用药物让人失去抵抗或辨别的能力。如此一来,危害很小之物、不容易引起警惕之物,都可以充当害人的利器。

在金庸笔下,使毒是武侠世界中最可怕的东西,比所有武功都可怕。《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洪七公、段王爷,统统斗不过西毒欧阳锋,因为毒物防不胜防,因为下毒的人不按牌理出牌,不遵从江湖规则。也就是说,使毒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使用没有解药的毒药的人,更是十足丧心病狂的恶棍:他把事做绝了。作为对比,金庸在《飞狐外传》里塑造了两位心存忠厚的使毒高手——无嗔大师及其女徒程灵素,并借程灵素之口说:“即令遇上生死关头,也决不可使用不能解救的毒药。这是本门的第一大戒。”

对于毒,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有。除了武功高到不可思议,还有非常简单的一条路。《天龙八部》里,书呆子一个的段誉,无意中吞食了百毒之王的莽牯朱蛤,以毒抗毒,从此百毒不侵了。

人的头脑,免不了有误食毒药、被骗服毒药,甚至被强灌毒药的时候,迷途难返。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地活着,如同傀儡,被牵线而动,却以为自己得天独厚、高人一截。但不要怕,自觉的人,可以像仲殊和尚那样,靠耐心,靠坚持,通过吃药,自我解毒。段公子的“毒王”也不难得,你的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就是让你百毒不侵的莽牯朱蛤。

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