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让日子过得更舒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94/44618894/b_44618894.jpg)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逃离“北上广”——生活成本
曾几何时,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一直是很多人向往的工作和居住地,可是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种比较流行的现象,叫“逃离北上广”。一些在一线城市就读大学,毕业后又留在这些城市工作、打拼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回家乡或是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这种情况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在一线城市,年轻人虽然能够获得更多工作方面的机遇,但是也要承受更加沉重的生活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了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各类成本,一线城市近年来生活成本的攀升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让工作在这里的年轻人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据2016年的一份《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中国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普遍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上海的生活成本在全球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深圳、北京、广州、天津等城市也进入了排行榜前60位。与2015年相比,深圳的生活成本排名上升了12位,上海、北京则分别上升了13位和15位。
在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中,居住成本尤其让很多年轻人感到难以承受。每个月花费在租房或房贷上的支出往往占据了薪金收入的一大部分,再加上就餐、购置服装、通勤交通、通信等各项费用,每月能够结余的薪金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没有余力用于娱乐或其他项目。长时间过着这样捉襟见肘的生活,无怪乎这些年轻人会产生逃离北上广的念头。
小秦就是这样一个不堪承受过高的生活成本而逃离北京的年轻人。2015年,小秦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不错的互联网公司找到了工作,担任软件工程师,月薪15000元。按理来说这份薪水已经可以算是比较丰厚的了,但小秦却仍有入不敷出的感觉。
由于北京房价高昂,小秦在一个距离公司较远的小区租下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面积只有53平方米,月租金却高达3800元。除了租金昂贵外,小秦每天的通勤也成了大问题,由于北京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小秦为了上班不迟到,每天必须早起2个小时,然后辗转坐公共汽车、地铁,最少也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能赶到公司。半年后,小秦实在受不了这份辛苦,就选择搬家到了公司附近。
可是这样一来,小秦每月在房租上就要花费5000多元,再加上他不太会打理生活开支,造成手中余钱所剩无几。小秦曾经梦想着能够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看看存折上的数字,再想想北京不断高涨的房价,他就只能摇头叹气一番,告诉自己买房并不现实。
2017年年底,小秦在犹豫再三后,终于打定主意回老家发展。虽然对北京万般不舍,但小秦实在是承受不了北京昂贵的生活成本了……
像小秦这样怀着遗憾的心情离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并非少数,这固然有生活成本过高造成的结果,但也从侧面提醒了我们,想要更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就一定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好判断,特别是要重视“生活成本”,要根据生活成本和自己的收入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和城市,使自己既能够发挥个人能力,取得更好的发展,又不用承受太大的生活压力,能够更加轻松、愉快的生活。
就像一些始终无法适应一线城市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人,选择移居到中小城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经济条件虽然比不上一线城市,但生活和工作节奏相对要慢不少,而且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要比一线城市低很多,可以让年轻人减少很多身心压力,生活的幸福感也会随之大大提升。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一线城市确实有很多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信息传递速度更快、对口的职位更多、竞争环境相对更加公开、工资水平相对更高、创业空间更加广阔等,所以我们在做出逃离“北上广”的决策时还是应该更加慎重一些,要多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假如我们能够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并能够学会科学理财,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生活成本攀升带来的压力。所以是“走”是“留”,都应该是理性行为,而不应当成为一时的冲动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