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千年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星罗号的冒险

二一五一年一月初,美国的航天发射场被一片忙碌与喧嚣所笼罩,人类第二次外太空之行即将在这里开启。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大企业老板、大财团们齐聚于此,他们身旁簇拥着家属、亲戚和朋友,队伍中还有飞船上的工作人员、演艺人员,以及上千名由特战队退伍军人担任的保镖,这些保镖身着特制的防护装备,手持各种先进的单兵作战武器,神情冷峻,时刻保持着警惕。

现场,几千人排着长队,满怀期待地等待登上那艘承载着他们长生梦想的飞船。除了庞大的人群,还有堆积如山的行李,几千车次的行李陆陆续续被运到发射场,装卸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工作人员们在寒风中忙碌穿梭,汗流浃背。有一些政府官员、议员和民众也来到现场欢送,他们的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有对未知探索的期待,也有对这些人追逐私利行为的担忧。

这艘崭新的飞船被命名为“星罗号”,它参照“人类永动飞船一号”建造,设计图纸和技术人员都是现成的,只是规模有所缩小,去掉了那些复杂的科研用设施,仅保留了满足生活和驾驶的基本功能,因此建造速度极快,短短两年就宣告完工。驾驶飞船的人员中,有两名曾是“人类永动飞船一号”驾驶室的驾驶员,他们身着整洁的制服,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自豪,毕竟这份职业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登船过程,“星罗号”终于缓缓启动。飞船外,送行的人群寥寥无几,与出发时的浩大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飞船内人们的兴致,大佬们迅速组织起一场隆重的派对。人们纷纷换上华丽的礼服,在璀璨的灯光下,手持香槟,品尝着美食,伴随着乐队的伴奏翩翩起舞。虽然这样的场景在地球上屡见不鲜,但此刻他们身处远离地球的太空飞船,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他们尽情享受着这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光,仿佛这里就是他们的专属世界。

走进“星罗号”飞船驾驶室,有一样东西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星际导航仪。它静静伫立在操作台上,散发着科技的光芒。这台星际导航仪原本在“人类永动飞船一号”上,也不知这些大佬们使用了什么手段将其弄来。或许是飞船租赁不成,转而租下了这个重要性不亚于飞船的关键设备,有了它,“星罗号”在茫茫星海中便有了航行的保障。

此时的北极洲,科考船的数量大幅减少。长时间的探索毫无收获,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让科考工作异常艰辛,再加上经费的压力,使得一些企业的科考队和小国家的科考队纷纷选择放弃。这也再次证明,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想要取得科学成果谈何容易。

而曲波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除了继续在北极洲坚守,曲波还亲自带领另一支团队秘密来到地球的另一极——南极洲。这里除了之前就在的一些国家的科考队,还没有其他团队为了寻找那种稀罕微生物而来,因为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

曲波团队坚信,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定存在着他们苦苦追寻的微生物。想想盘古星球的科研队,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几乎将整个星球由内到外翻找了一遍,而且最初他们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是什么,只能边找边做科研实验,相比之下,曲波团队已经幸运许多,他们不仅明确知道要寻找的目标,团队中还有部分成员在盘古星球接受过专业培训教育,亲眼见过那微生物的实物。所以,曲波团队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第一个找到它的团队,并且要有最坚定的决心和耐心坚持到最后。

曲波团队的南极科考队配备了极其先进的设施,一艘巨型科考船宛如一座移动的科研实验室和医药制造基地。这艘船的外形规模堪比一艘航空母舰,有十层高的建筑物,顶上设有一个宽敞的飞行甲板,可以轻松起飞直升机和无人飞行器。船上配备了十架大型无人机,每架无人机的大小相当于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可实现连续二十四小时空中续航。每艘无人机还可以携带十个无线通讯微生物扫描仪,这些扫描仪是专门为此次勘察科研精心开发的科学仪器,它们可以远程操控,在水中自由游走。扫描仪上配备了数据传感器,能够检测核对水中所有微生物的结构物质成分,科学家们早已将目标微生物的所有结构物质成分数据录入扫描仪的数据库,使其能够自动识别核对。在科考船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还能远程监控核对扫描仪所扫描到的各种微生物。扫描仪上配备的三维射线造影探头,能快速对附近的微生物进行扫描,并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图,方便科学家们进行分析核对。一旦遇到可疑的水域,科学家们便会乘坐直升机前往现场采集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

十架无人飞行器一次可以投放一百个扫描仪,也就是说一次可以在一百个水域同时进行勘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微生物扫描仪同时也是定位器,它在水中游走的路线及位置会在实验室的数字地图上自动标识出来。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南极洲的地图上标识出的已勘察区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太空中,“星罗号”正朝着盘古星球艰难前行。然而,或许是因为过于急切和匆忙,当飞船抵达太阳系的边缘——奥尔特星云地带时,不幸发生了故障。动力装置突然出现问题,飞船的速度时快时慢,完全不受控制,在这片布满陨石的危险区域,“星罗号”就像一只失去方向的飞鸟,随时都有被陨石击中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已不适合继续前进,无奈之下,船长只好决定返回地球。在返回途中经过火星时,动力装置彻底失去作用,他们紧急联系了火星上唯一的地球人类基地——中国火星基地。最终,“星罗号”在火星基地紧急降落,等待从地球配送新的动力装置过来。

地球与火星基地之间,不定期每隔几个月就会有飞船运送物资或人员前往。此时,火星基地已经开通了旅游项目,每次都会有一些游客前来观光。往来火星的飞船在“人类永动飞船一号”之前,是地球上最先进的飞船,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从火星到地球单程只需几天时间。飞船上设施齐全,能够满足船上两百人一个月的生活所需。当然,在当时,地球人类最成熟的航空飞行器最远也只能飞行到火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星罗号”的突然降临,让原本宁静的火星基地瞬间变得拥挤不堪。从地球出发的运输飞船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到达,而这次为了运送“星罗号”的配件,还得多等半个月,也就是说最快也要一个半月才能抵达。对于这些习惯了争分夺秒的大佬们来说,等待的日子无比煎熬。但他们心中想着,只要能到达盘古星球,用上那里的长生药,失去的这些时间又算得了什么,到时候可以十倍百倍地补回来。不得不说,这些财团大佬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精打细算,权衡得失,只有那些有利可图或者得大于失的事情,他们才会去做。

终于,在等待了两个月后,火星运输飞船缓缓驶入火星基地。飞船不仅带来了“星罗号”的动力装置配件,还送来了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工程师们争分夺秒地对“星罗号”进行修理、更换配件,并对飞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它能够安全地继续远距离飞行。

“星罗号”再次从火星基地出发,然而,在火星基地长达近三个月的等待,让部分大佬们及其家属心生畏惧,他们对“星罗号”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怀疑,最终选择放弃继续前进,随火星运输飞船返回地球。他们并非不渴望长寿,而是太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再冒险搭乘这艘让他们充满担忧的飞船。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这些选择放弃的大佬们对“星罗号”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为了赶时间,“星罗号”在参考“人类永动飞船一号”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精简和筛减,以便能够尽快完成制造。“人类永动飞船一号”历经十年精心打造,是边设计边制造的精品,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可谓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而“星罗号”虽然有现成的设计图和设计师,建造速度大大加快,但仅仅用两年时间就匆忙完工并投入使用,许多潜在的问题根本来不及被发现和解决。所以,它在航行中出现问题几乎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和地点不同而已。如今,他们选择返回地球,保住了有生力量,等待下一次更安全的机会。

另一边,曲波团队在南极洲的科考工作仍在继续,尽管一直没有任何发现和进展,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随着冰冻季节的来临,户外气温越来越低,就连先进的无人飞行器也难以抵御严寒。这不,一架无人飞行器在一座冰山附近神秘失踪,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努力联系,都毫无回应。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派出另一架无人飞行器前往失踪位置寻找,结果发现它已经坠毁在冰山上。于是,技术人员驾驶直升机前往事故现场,收集残骸物质并清理周围环境。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意外竟成为了他们寻找微生物的重大转机。

那架坠毁的无人飞行器坠毁在一座海拔两千多米高、纵横十几公里的冰山附近。技术人员在收集残骸时,意外发现冰山一角有个洞口,洞口高两米多,宽三米多。走进洞内,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并不像陆地上大山里的洞穴那样黑漆漆的,而是透着光亮,显得格外明亮。洞内还有些暖意,至少比外面要明显暖和许多。

一些胆大且喜欢冒险的队员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决定往里面一探究竟。他们小心翼翼地走了三百多米,突然有人听到了潺潺的水流声。再往前走十来米,一条暗河出现在他们眼前,暗河截断了通道。“洞里有流水!洞里有河流!快拿那微生物扫描仪过来!”发现暗河的队员激动地大声呼喊,声音在洞内不断回荡,一个传两个,两个传三个,很快传到了在外面等待的人那里。听到里面有河流和流水的消息,大家兴奋不已,纷纷飞奔着往洞里跑去,他们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次或许真的要找到他们苦苦追寻的东西了。

当微生物扫描仪被迅速送到暗河边,队员们迫不及待地将其放入水中。扫描仪开始在水中快速游走,数据传感器飞速运转,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核对。实验室里,曲波和其他科学家们紧紧盯着电脑屏幕,眼神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随着扫描仪不断扫描,各种微生物的数据在屏幕上快速闪过,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信号,与目标微生物的数据高度匹配。“难道就是它?”曲波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紧紧握住拳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此时,“星罗号”在离开火星基地后,再次踏上了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旅程。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孤独前行,虽然经过了修理和检查,但谁也不知道它还会遇到什么问题。而曲波团队在冰洞中的发现,究竟是不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微生物?如果是,又该如何将其安全地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都将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