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千年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低谷与希望

科学是严谨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科学仪器的偏差还是制造工艺的偏差,微量元素本身就是微量,如果再有偏差,那么差之微毫,别之千年啊!

曲波及其团队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打击,从一开始,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梦想,去寻找开发传说中能延年益寿的药,这种药是真实存在的,他本人包括与他一起远征外太空的那些人,虽然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个个都未见衰老迹象,年轻如初。那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曲波和他的团队,虽然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人们的嘲讽,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将自己关闭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一刻不停地刻苦地在寻找答案。

时间回到十年前的某一天,曲波接到来自火星基地的曾勇的一个非常电话。

“曲教授,我是曾勇,我这里发现了一个秘密,可能对您的研究有帮助,您最好过来看看!”

“曾博士,火星基地发现了什么秘密呀?难道发现了水?还是微生物?”

“哈哈!曲教授不愧是搞研究的,一猜就中。我们即发现了水,又发现了微生物,不过水是我们制造的水。有没有兴趣过来瞧瞧?对您的研究肯定有帮助!”

“你们制造水?水量有多大?水里发现微生物?”曲波一连串的疑问。

“来吧!来吧!您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突然接到来自火星基地曾勇的电话,在那里竟然发现了微生物,曲波教授职业习惯驱动他前往火星。于是,带领团队奔向火星。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呆了十年仍在继续。这十年间,曲波和他的团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火星基地的实验室,令人欣慰的是至今试验已有成果。非常真实有效的成果!

火星基地在扩大规模,随着一项项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应用,在火星上建设大面积的建筑变得简单。科学家最新发明的一种新材料——有生胶,专门用于真空环境下的建筑材料,常态下成胶体状态,有一定的流动性,放在高速搅拌机里,再加入火星特有的岩石颗粒,在高速搅拌机的高速翻滚搅拌下,有生胶开始溶涨,最大可涨到一百倍的体量,同时,把火星岩石颗粒溶解,而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添加丁点水,然后通过大型 3D打印机器人的快速打印作用下,打印出均匀的墙体,在真空环境下,这打印出来的墙体能快速成型硬化,且地基能与岩土溶解成一体,牢固稳定。墙体及墙体与地面硬化后不透风不透气,能抗十八级的地震,在真空环境下,设计使寿命可以用上千年不会老化。

前期建造几栋小面积的一万平米的建筑物,经过几年时间的验证,安全可靠,远超设计要求。后来,就开始大面积建造大面积的,十万平米的,百万平米的,几百栋鳞次栉比排列整齐,放眼望去,形成一座城市的天际线,人类首座火星城市诞生!

有了建筑应运而生配套的设施也要建立起来,这些建筑是供人类活动的,那么至少满足人类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有保障,水、电、粮食、交通等等各功能设施的建立不可或缺。

地球人类发展到当下,智能机器人已普及到各个领域,许许多多人工工作由机器人代替。这不,火星基地上工程施工,由于环境条件特殊,机器人就派上大用场,建筑体是由三维打印机器人完成,建筑物外围的太阳能板的铺设安装也是由机器人完成,除了建筑物设计是人类完成外,施工建设基本上都是机器人完成。为了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所有建筑物外表面都铺设安装太阳能板,这种高密度高效率的太阳板是之前为了“人类一号飞船”而开发的,高透明透光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抗紫外线耐候性好,强度高抗冲击力强,用在建筑物上,即是装饰玻璃,又是建筑体的电力电源。

科学家们曾经猜测火星地质结构与地球类似,地球与火星是同一物体,在一次遭到外来物撞击而分裂成两个物体。因此可以推断火星内部结构与地球相同,只是所处的不同轨迹上导致产生不同的世界。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勘察,在火星基地附近的地下竟然发现了水,这可媲美盘古开天辟地之价值,是解决了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大难题。发现了地下水,人们把水引到建筑物内,并在建筑物内小范围内种上多种多样的植物种子,比如一些蔬菜和瓜果的种子,经过一个周期的精心培育,植物冒出了嫩芽,渐渐地长出杆径叶,最后真的开花结果,这可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的星球种植植物,创造了奇迹也看到了希望!有了第一次成功的试验,就立马大面积推广,在每栋建筑物内都种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大面积种植,植物在水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照耀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每栋建筑物小范围内的氧气足够一部分人类活动的使用。当然,更多的人们要长时间在这里活动,需要更多的的氧气。科学家们采取火星基地附近的一些岩石是,进行加热熔融后进行通电电解,氧气从熔体中以气泡形式释放出来,继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含氧岩体就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这个技术方法步骤简单,无需附加试剂,除了制氧之外,岩石经过电解后还可以提取纯度较高的硅、铁及其他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又可以制作各种设备,可谓是一举多得。

建筑物内除了加氧气,科学家们还照地球上空气的配方添加了氮气和其他一些稀有气体,使得每栋建筑内有空气的味道。每栋建筑体都有独立的供电、供水、供氧的设备,能满足于本栋建筑物内动植物的需要。各建筑物之间这些设备又是互联互通的,当某栋楼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其他建筑体的相应设备可以及时补充过来,同时也防止因某栋楼的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其他楼栋的设备不能使用的情况。

除了发现地下水,科学家们还在地下发现了石油。风化的土壤下面还发现可以直接燃烧的矿石。科学家们非常兴奋,可以说火星上全是宝。发现各种可以在地上利用的资源,于是,从地上上运来各种开采、加工的设备,在这里建立开采,加工的基地,数百栋建筑物爬地而起,形成了一座城市,随着水、电、氧气等生活必须条件的解决,近十万人涌入了这座火星城。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其他生命存在的可能。科学家们在火星发现地下水,在对地下水进行成分测验时,发现了一些微生物。这不,火星基地的曾勇得知这个信息后,第一时间想到了曲波教授,因为他曾经与曲波教授通话中得知曲波团队正在地球上找一种微生物。或许,这微生物就是曲波团队要找的呢?于是,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曲波教授。与此同时,曾勇脑海里出现一个想法,建一个人工湖,说干就干,决定专门建一栋建筑楼,建筑楼内挖掘出一个坑,面积十几万平米,专门用来储水。这水满足火星基地的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外,就是为日后曲波团队做实验用。

曾勇发现的这些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它们大多呈球状,表面有着一层类似荚膜的结构,这层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纹理,像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密码。这些微生物的体积极其微小,单个微生物的直径大约在 0.5到 1微米之间,需要借助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才能清晰观察。

从生存环境适应性来看,它们能在火星的地下水中顽强生存,这里的水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如铁、镁、钙等,同时还处于低温、高压以及强辐射的环境中。这表明它们拥有特殊的细胞膜结构,能够有效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维持细胞内的稳定。而且,它们对火星地下水中特殊的化学成分有着独特的利用方式,将这些物质转化为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在基因特征方面,经过曲波团队的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微生物的基因序列与地球上已知的微生物有着显著的差异。它们的基因中存在一些特殊的片段,这些片段负责编码一些独特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维持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如适应火星环境、进行特殊的代谢过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有一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高效地修复因辐射导致的 DNA损伤,这也是它们能够在强辐射环境下繁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代谢方式上看,这些微生物采用一种特殊的厌氧代谢途径。由于火星地下水中的含氧量极低,它们进化出了一套不依赖氧气的能量获取方式。它们能够利用水中的矿物质和一些简单的有机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和繁殖。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产生一些特殊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不仅对它们自身的生存环境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可能对火星的地质化学循环产生影响。

曲波在接到曾勇的电话得知在火星上找到了水,水里还发现了微生物,就来了兴趣。而此时距地球人类南极抢夺微生物事件刚好二十年。那次抢夺事件地球人把地球上找到的唯一的微生物基地给破坏,导致无材可用。而这二十年间,曲波团队也紧密跟进关注一些曾经使用过药物的人们,这些人与他们实验室建立了联系,每年都会定期到他们实验室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在这些人群中,那些年纪五十岁时使用药物的人身体状态非常好,非常健康,但是,在这些人近七十岁的阶段,检查发现生理机能已出现衰老迹象。作为专业的研究专家,曲波教授看在心里,感到隐隐不安。他与他的团队研究分析原因,重新仔细梳理药物生产工艺流程,核查各种试验、检测数据,检查生产设备、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并没有发现异常。难道是微生物的差异问题?虽然主要成分类似,可是生长环境不同,应该有微量元素的差异或者说在地球上的微生物根本没有那些微量元素。但是,从盘古星球拿回来的相关技术资料上有说明的成分地球微生物也都有,那就可能还有些微量元素并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说明。而此时,在网上,已经有稀稀落落的声音,开始质疑甚至漫骂。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这些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直到十年后发到高潮。

在火星基地的实验室里,曲波紧紧盯着显微镜下那些微小的生命,心中思潮翻涌。这些微生物,在这遥远的火星地下水层中默默生存,历经无数岁月,它们的基因里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曲波不禁思索,火星与地球环境迥异,重力、辐射、大气成分……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漫长的时光里塑造出微生物独特的特性。

他想到了团队之前在地球上的研究,那些微生物看似与这些火星来客有着相似的主要成分,可结果却大相径庭。“难道是这里特殊的水源,或是周围的矿物质环境,赋予了它们与众不同的能力?”曲波低声自语,眼中满是探究的渴望。

每一次观察,曲波都在心中描绘着这些微生物在火星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它们是否与火星上其他未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又是否能在地球的生物体系中找到适配点,成为开启长寿之门的钥匙?他深知,这些微生物不仅仅是简单的科研对象,更是承载着人类对生命极限探索的希望。

但曲波也隐隐担忧,如此特殊的微生物,一旦研究方向出现偏差,或是应用不当,会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就像曾经南极的那场混乱,人类对未知的过度追逐引发了灾难。他暗自提醒自己,在这条充满希望与未知的道路上,必须保持谨慎与敬畏。

当团队成员小李兴奋地指出基因序列的不同时,曲波凑上前去,仔细观察着数据,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没错,这很可能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差异。”他喃喃自语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然而,研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在人工培养环境下很难存活,更不用说大量繁殖了。这一难题让团队陷入了困境,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焦虑的神情。

“难道我们又要功亏一篑了吗?”团队里的老陈有些沮丧地说道。曲波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别灰心,我们已经找到了方向,只要再坚持一下,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的时候,团队里的一位年轻成员小张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模拟火星的自然环境,为这些微生物创造一个更适宜的生存空间呢?”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团队开始着手搭建模拟火星环境的实验装置。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他们终于成功地让这些微生物在模拟环境中稳定生长和繁殖。这一突破让整个团队欢呼雀跃,他们知道,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舆论场上,对曲波团队的质疑声依旧不断。但曲波和他的团队并没有被这些声音所干扰,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他们明白,只有用实际成果才能堵住那些质疑者的嘴。

随着研究的深入,曲波团队逐渐发现,这些火星微生物中含有的一种特殊微量元素,正是地球上微生物所缺失的。这种微量元素在激活人体细胞的再生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或许这就是实现真正延年益寿的关键所在。

在火星城市里,人们也密切关注着曲波团队的研究进展。他们期待着这些科学家能够带来真正的长寿奇迹,让人类的生命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而这座火星城市,也因为曲波团队的研究,成为了全人类希望的灯塔。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曲波团队能否成功研制出真正有效的长寿药物?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地球上那些质疑的声音?人类的未来,似乎正因为这一场在火星上的研究,而变得更加充满希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