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EPIC模型,转型之旅出发前的行动指南
先分享我自己的转型故事。
第一阶段
十年前,是我在第一家外企工作的第四年,我出现了职业倦怠,就在我的专业能力、岗位待遇逐步提升时,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相比起推进业务部门的制度改进、流程优化,我对培训发展、个人成长有更多的好奇和激情,也更希望专注地投入到这些领域进行实践和研究。
我没有贸然地去找新工作,而是把自己的职业困惑和思考写成演讲稿在当时的头马演讲俱乐部讲了出来,听众里的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古典老师,然后,我去新精英学习了职业规划,才开启了我真实的职业兴趣探索之旅。在那里,通过日复一日的行动和无数个小步尝试,我一点点从学员成长为助教,再到讲师。
第二阶段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沉淀,终于在2018年6月的一天我向老板提出离职,决心成为一名独立培训师,当时遭到了她的质疑:“你又不像别人有什么高管头衔,人家都是总裁、副总裁、总经理,至少也是个总监级别的。况且,你也不是什么大学教授、学者,会有人请你去讲课吗?”
难道只有企业高管和大学教授才能成为好讲师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亲自去找答案。
我利用朋友圈的人脉去国内知名的培训公司一一拜访,有的是去直接试讲,有的是去跟他们管师资的老师聊合作。
结果,我被他们问得最多的三个问题居然是这样的:“廖老师,你最喜欢讲的课程是什么?”“你觉得你最擅长讲的课是什么?”“你觉得什么类型的客户会最喜欢你的课?”
我瞬间顿悟:原来,在培训公司,好的讲师既不是什么企业高管,也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清晰自己“兴趣、优势和价值”定位的讲师。
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回去就开始整理。我喜欢讲的课是成长类、生涯类、软技能类,比起改变人的技能水平,我更喜欢去改变人的思维模式,而流程、制度、体系类的课程几乎不是我喜欢的;我的优势是洞察、启发、思考,加上十多年的企业人力资源背景,还有十多年在生涯圈实践的经历。我惊喜地发现,其实这样梳理下来,跟我有同样经历的老师并不多,我瞬间充满了自信和勇气。
越是浮躁的时代,越需要专注的行动,所以从作为独立培训师开始讲课的第一天起,我给自己定位就是:“专注做好职业发展品类的课程,致力于帮助个人和组织在一个更高投入度、更强执行力和更具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中成长”。这一点在我去谈客户的时候果然起到很大帮助,很多企业负责人说:“我之所以选你是因为你专注于这类课程。”
第三阶段
我的培训师之旅想要长期走下去,内容就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静态的点上,而是要形成一个价值流动的闭环,否则单一的结构是很脆弱的。
于是,我从企业离开的第二年开始梳理自己的系统。
我充分地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在一个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去研究企业和个体的真实情境和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找和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进行批判性阅读,同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最后,创造性地整合成一个系统。
例如,我就通过这样的思路,把我的知识输入输出、线上线下培训、B端C端课程都整合起来,它们相互支撑、形成闭环,这样我的培训师之旅才能长期走下去(如图1-5所示)。
图1-5
在此期间,我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利用人脉关系、价值思维,带着优势的视角和赋能的心态和合作伙伴交流,埋下一颗颗合作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欣赏和信赖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产品、运营用户。
第四阶段
随着势能的不断扩大,主动找我合作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例如成为得到工作锦囊的专栏作者,文章被领英等平台转载,受邀到长江商学院讲课,在中国ATD大会进行分享,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峰会的分享嘉宾……我开始精细化运营个人品牌,更加突出优势标签,更有品牌辨识度。
另外,我开始更系统地思考和布局产品矩阵、搭建运营团队,推动运营流程标准化,也在合作模式生态化方面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和布局。
当队伍越来越壮大,事情越做越多的时候,我反而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并且影响身边的人,现在学习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团队每周五下午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每个人会就本周的学习收获和感悟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启发,碰撞出一些做产品和运营的新思路。
这些年,除了我自己不断转型迭代外,我也帮助和辅导很多职场人,启动他们的转型之旅。我发现共同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转型的路上缺少一个清晰的抓手——能看到自己转型的进展和下一步的目标,于是一旦情绪或挫败出现,我们就容易陷入迷茫或停滞状态中。
所以,在自己经历过转型以及认真梳理了300多个转型案例之后,我总结出了在序言里提到的“EPIC模型”,我把这4个阶段的典型表现、情绪状态、认知误区、梳理工具和阶段重点整理出来,你可以在进入到后续阅读之前,先做一个自我检视,看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见表1-1)。
表1-1
接下来的章节,我会沿着“EPIC模型”的演进,结合我自己持续转型和行动的经历以及对转型的理解,带着你识别这些关卡,为你提供锦囊和武器,助你一路打怪、升级、通关。
在阅读后面章节之前,你可以结合以下每个阶段的认知误区看看自己是否中招,如果有引起共鸣的地方,也可以跳至对应章节的内容寻找行动重点,不一定非要按照章节的顺序来推进。
1.探索阶段的认知误区
不清楚自己转型的内在动机和最终目标,只是利用转型逃避当前问题。对于一些人来说,转型不是在追而是在逃,例如,有人单纯地因为和老板/同事有冲突,或者因为某个特殊性事件就冲动离职,以为换个环境就会避免这样的问题。
试图寻找标准答案,期待确定可行的清晰路径之后再行动。这类人想得很多,做得很少,他们可能会由于年龄、性别、家庭角色、身体健康状况、精力管理水平等出现一些限制性信念,认为一定要想得特别清楚才能行动。
期待一步到位,受不了反复,缺乏容错弹性和复原能力。这类人对于职业转型有过高的期待和过快的要求,一旦遭遇挫败就可能会退回去,比如,有人会说“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如果在新方向上做不出个名堂,我就老实地回到老本行,不再折腾了。”
2.定位阶段的认知误区
以为定位是静态僵化的,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了。定位其实是一个聚焦本质、不囿于形式的过程,实际上定位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内在动机和外在需求和谐一致,不断循环影响、动态调整的过程。
贪多求全,缺乏聚焦。很多想要转型的伙伴都有一颗想要证明自己的心,通常在这种想要急切证明自己的心态下,我们就会设立一些不符合当前阶段的目标,但往往过高的目标如果没有被进一步拆分和实施,就会加剧我们的焦虑情绪,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主动聚焦是一种选择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足够聚焦当前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你就放弃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就会逐渐忘记了自己转型的初心。
以为找到优势就找到了捷径,低估了从优势到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距离。在定位阶段,我们经常会谈到一个词——优势,优势是努力方向的指南针,但找到了优势不代表就走了捷径,不代表就不用努力了,我们不仅要找到优势、利用优势,还要打造自己具有差异化价值的优势,并且不断强化、精进优势能力。
3.融合阶段的认知误区
容易固守旧有工作模式。很多人忽略新角色、新环境的实际情况,继续沿用自己过去的策略和所长,而不是去开发新的能力去适应新的岗位和角色,这样就会很难快速适应“新土壤”。
无法通过价值思维连接到新领域的有效人脉。不少伙伴都期待能够遇到职场贵人,带自己加入新圈子、接触相关资源,但如果只想着碰运气,坐等他人介绍是不行的,我们要带着价值思维去主动创造连接、维持联系。
无法将原有领域中的一些核心能力快速迁移到新领域。很多人以为在新领域就是从0到1,全部从头再来,其实过往的经历中沉淀下来的底层能力是相通的,我们需要把它们迁移到新领域中加以使用,快速上手。
4.升级阶段的认知误区
认为牛人才能有品牌,普通人不配谈个人品牌。但真相是人人都应该建立品牌,未来是一个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的时代。有的人可能还会认为某个领域都已经是红海了,哪还有机会做品牌。与其最好,不如不同,行动起来,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一个明星机会。
转型不是换个地方打工,而是一场“企业家精神”的修行。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充分调动自己和身边的资源,整合机会,不断保持学习精进的劲头,扩大影响力,活出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踩中了以上一些误区,也不用担心害怕,这本书的价值就是告诉你如何走出这些误区的。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所谓专家,就是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在职业转型这条路上,我走过弯路,也掉过坑,对即将要踏上这段旅程或者正在这条路上的你来说,我的使命就是——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实现选准赛道、稳步转型、提高身价,活出最渴望的自己。
一起踏上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