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溯源:伟大思想的历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38/46425838/b_46425838.jpg)
1.4 二项式定理
古希腊哲学家从未考虑过四次幂, 因为他们的数学根植于几何学, 而四次幂意味着第四个维度. 但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结束时, 在中东、印度和中国, 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开始使用任意次数的多项式. 大约在公元 1000 年, 在这三个数学传统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二项式定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284A/2564733400114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42.jpg?sign=1739232434-wo870pRCs1rSSRBHY9SOaHlt9BICh08Z-0-cafcb62a8a2deb3ec4f24c2b8a89cf8c)
其中 是如下三角形数阵第
行的第
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284A/2564733400114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44.jpg?sign=1739232434-UO3Wxb1c7oABAXwHSXzMdv9VPd1k4fRg-0-75e418b7569c8d29dae88d7e3bc61c03)
这个数阵如今被称为杨辉三角, 在欧洲被称为帕斯卡三角(Pascal's triangle)10, 它的每一项都是其肩上的两项之和. 二项式展开最初用于求多项式方程的根11, 但之后在数学里起到了很多重要作用. 特别的是, 二项式定理提供了一种求任意正整数次幂之和的方法.
10布莱兹·帕斯卡在发表于 1665 年的《论算术三角形》(Treatise on the Arithmetical Triangle) 中普及了这个三角数阵, 并将他的名字和它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从未声称自己发现了它.
11若已知关于 的多项式在相邻整数
和
处的取值为异号, 则在
和
之间有一个根. 用二项式
代替
, 再用二项式定理展开, 可得一个关于
的多项式, 它在 0 和 10 之间有一个根. 再求出整数
使得关于
的多项式在
和
处的取值为异号, 则
即为所求根的十分位数字. 再用
代替
, 再一次展开, 可得关于
的多项式, 以此求出根的百分位数字. 该操作可不断地继续下去.
哲学家们曾多次观察到杨辉三角的一个性质, 由这个性质可以推导出 次幂求和公式. 在图 1.13 中, 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从杨辉三角最右边缘处任意一个数开始, 沿着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斜线将各项相加, 那么无论加到何处为止, 这些数的和都等于所停位置右下方紧邻的数. 不难看出为什么会这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284A/2564733400114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0.jpg?sign=1739232434-r9ExvXrbJRFHMoWi0n9tfIZNg1ZX1zPb-0-a56fd094110b7a57ef444b825ec0b755)
图 1.13 从最右侧开始沿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斜线将数相加, 结果恒等于相加的最后一项右下方的数
以图 1.13 所示为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284A/2564733400114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1.jpg?sign=1739232434-YY6CtxMyVxY4n1VtVdPn0WbAwo8vyRQn-0-0d55bd651d0e565e968b5faf627c62a3)
等于 3 和它右边的 1 相加. 由杨辉三角的构成法则,
等于它们正下方的数 4, 4 位于 6 的右边. 故沿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斜线的前三项之和等于第三项 6 与它右边的数 4 的和. 数 6 与数 4 相加, 等于它们正下方的数 10, 而这个 10 恰好位于该斜线上的 10 的右边. 无论我们选择在哪儿停止, 沿该斜线的各项之和, 等于相加的最后一项与其右边的数相加, 结果等于这两个数正下方的数.
该性质最早记录在犹太裔西班牙哲学家埃兹拉 (Rabbi Abraham ben Meir ibn Ezra, 1090—1167) 的占星书中. 它也出现在中国朱世杰 1303 年的手稿《四元玉鉴》和印度那罗延 (Narayana Pandit, 约 1340—1400) 1356 年的《伽尼塔·考穆迪》(Ganita Kaumudi, 意为“数学月光”) 中. 该性质可以表述为如下形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284A/2564733400114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4.jpg?sign=1739232434-cV9XbnGof1coGY0dPqY1OJdvyQNzzEz5-0-5cade725eb30413e567deeb763145138)
在 1.7 节, 我们会看到, 费马将使用该性质求出曲线 下从 0 到
的区域的面积, 这个面积公式在如今写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9284A/2564733400114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56.jpg?sign=1739232434-RZwi7fCkNNshokMmqN4z29KwBnvWExb6-0-a2a58a13cf96c0bbd479c1fd6aa4192b)
其中 是任意正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