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古代医药不分家,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被称为医药学家。他们在运用中药时,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如明代《医学入门》在叙述栀子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时云:“用仁去心胸热,用皮去肌表热,寻常生用。”清代《本草便读》又云:“炒焦入血,炒黑则能清血分郁热。”清代《本经逢原》在论述香附各种炮制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时指出:“入血分补虚童便浸炒;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气血不调,胸膈不利,则四者兼制;肥盛多痰,姜汁浸炒;止崩漏血,便制炒黑;走表药中,则生用之。”由此可见,中药炮制品的功效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是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因此,中药炮制与疗效的关系,在中医药文献中记载较多。如宋代《太平圣惠方》载:“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说的就是中药炮制与疗效的关系。如果炮制不合法度,就会失去固有的性能,对临床治疗而言是有名无实,达不到治病的作用。明代《本草蒙筌》又载:“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表明了严格掌握炮制质量标准(火候)的重要性。清代《修事指南》又载:“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这些论述都表明了炮制与药性、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净制与临床疗效
由于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若一并入药,则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度都十分重视。如汉代《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云:“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明确指出药用部位和净度的要求。《中国药典》炮制通则将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如麻黄,茎具有发汗作用,而根具有敛汗作用;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用药剂量不准,降低疗效。有的原药材中还可能混有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如八角茴香中混入莽草,黄芪中混入狼毒,贝母中混入光菇子(丽江慈菇),天花粉中混入王瓜根等,这些异物若不拣出,轻则中毒,重则造成死亡。
二、切制与临床疗效
药材切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煎药质量,或者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药材切制前需经过润泡等软化操作,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但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至关重要。若浸泡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干燥带来不利影响。若饮片厚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会出现易溶、难溶、先溶、后溶等问题,煎煮得到的浸出物各成分含量多少不一,按照中医理论,将会取气失味或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好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性),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该方中桂枝和白芍为主药,按照炮制的要求,均切成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霉烂变质;或虽干燥,但未干燥到需要的程度,饮片含水量过高,贮存中也易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很敏感的部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暴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三、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许多中药经过炒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麦芽、炒谷芽等。白术生品虽能补脾益气,但其性壅滞,服后易致腹胀,炒焦后不仅能健运脾气,且无壅滞之弊,又能开胃进食。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香气,而且有利于溶媒渗入药物的内部,提高煎出效果。苦寒药物炒后苦寒之性缓和,免伤脾阳,如炒栀子。温燥药或作用较猛的药经炒后可缓和烈性,如白芥子、花椒。有异味的药物炒后可矫臭矫味,利于服用,如九香虫。荆芥生用发汗解表,炒炭则能止血。苍耳子、牵牛子炒后可降低毒性。干姜与炮姜仅就温中散寒的作用而言,干姜性燥,作用较猛,力速,适于脾胃寒邪偏盛或夹湿邪者;炮姜则作用缓和持久,适于脾胃虚寒之证。由此可见,中药采用清炒或加辅料炒等法处理,能从不同途径改变药效,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求。
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某些药物。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不但能使质地酥脆,利于粉碎和煎熬,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自然铜煅后可提高煎出效果。人发通常不入药,但煅炭后得到的血余炭则为有效的止血药。
此外,如生地黄加热蒸制成熟地黄,其性味、功效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川乌、草乌适度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苦杏仁制后利于有效成分的保存;木香煨制后实肠止泻作用增强等。
四、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以尽量符合治疗要求。如苦寒药通常气薄味厚,通过酒制,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既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可使其寒而不滞,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作用。活血药酒制可使作用增强而力速,适于瘀阻脉络、肿痛较剧或时间较短需速散者。滋腻药气薄味厚,易影响脾胃的运化,酒制能宣行药势,减弱黏滞之性,使其滋而不腻,更易发挥药力。活血药醋制能使作用缓和而持久,提高疗效,适用于血脉瘀滞引起的出血证,如醋五灵脂;或积聚日久,实中夹虚,需缓治者,如醋大黄。温肾药以盐制时味的扶助,使气厚之药得到味的配合,达到“气味相扶”的目的,增强其补肾作用,如盐补骨脂。姜制药物可增强其化痰止呕的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蜜制能增强止咳药或补气药的作用,如紫菀生用虽然化痰作用较强,但能泻肺气,仅适于肺气壅闭,痰多咳嗽的患者,若肺气不足的病人,尤其是小儿服用后,有的可出现小便失禁。用甘温益气的蜜炼制后可纠此弊,并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药汁制可发挥辅料与主药的综合疗效,如吴茱萸辛热,以气胜,黄连苦寒,以味胜,用吴茱萸制黄连,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无偏胜之害,故萸黄连长于泻肝火以和胃气。总之,中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辅料炮制后,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