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光绪
康有为2是19世纪90年代中国维新运动最杰出的领袖,由于籍贯是广东南海,其弟子尊称他为“南海”。他忠于大清,向光绪皇帝递交了一封奏折,直接导致了1898年那场著名而短命的“百日维新”运动。对于掌握着中国命运的大多数统治者来说,康有为是最危险的叛乱分子,必先除之而后快。统治集团的迫害使康有为充满愤恨,而对于中国的前途则满怀忧虑。他猛烈抨击中国正统说教,把大清官僚政治比喻为令人恐怖和憎恶的东西。康有为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使他在15年之后被当作了保守派和顽固派,遭到了人们的嘲笑。
在把“异端邪说”介绍给皇帝之前,康有为已经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不遗余力地倡导政治改革,并对儒家经典作出全新的阐释,因而成为“今文学派”的领袖(“古文学派”领袖是章太炎)。不过,他一直忠于皇权,并把孔子尊为中华文明的精神之祖。1898年的时候,他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激情洋溢的学生。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青年导师,康有为的名声从广东传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引起了某些达官贵人的关注,包括湖南巡抚陈宝箴、翰林学士兼监察御史许景澄、皇帝师傅翁同龢。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1856年,他首次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一举考中所有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状元。之后一帆风顺,先后出任户部尚书、大学士和同文馆(一所在北京新建的语言学院)总教习等。翁同龢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被看作刘墉的继承者,而刘墉是乾隆盛世的文坛领袖。后来,翁同龢被任命为皇帝的师傅,先后服侍了同治和光绪两代皇帝。
翁同龢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大师,但思想开放,对康有为颇有好感。翁同龢与志同道合的陈宝箴、许景澄等人商议后,在1898年初把康有为推荐给了光绪皇帝,而且与光绪讨论了这位改革家的政治观点。对于一般朝臣而言,要觐见皇上并与其展开讨论,实在是难上加难;但对于翁同龢并非如此。他是皇帝的老师,不必凡事都通过呈报和恩准。1898年的光绪皇帝年近三十,不再修学,但是翁同龢作为帝师却是终生的特权,他可以私下觐见光绪,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不必遮遮掩掩,也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这种特权让其他官员十分羡慕甚至嫉妒,因为礼仪的繁简表明其与皇帝关系的亲疏。在清朝宫廷里,翁同龢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把改革者康有为介绍给皇帝,这件事意义非凡。我们可以推断,翁同龢心胸开阔,已经摆脱了官场上同僚之间互相敌视和妒忌的恶习,并从迂腐的儒家观念中完全解脱出来;我们也可以从这件事中推断,光绪皇帝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智力低下、毫无作为——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可能是某些人为了引起民众对皇帝的怜悯而凭空杜撰的。事实上,紫禁城内的所有人,包括皇太后在内,没有人比翁同龢更了解光绪皇帝的性格和能力;如果翁同龢认为皇帝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实践康有为的改革计划,那么他就不会与皇帝商量此事。
1898年春天,康有为第一次觐见光绪皇帝。很多年后,我曾几次与康有为谈起那年发生的事情,康有为对这次觐见记忆犹新,一提起光绪皇帝就心潮澎湃,除了颂扬之外就没有其他的评价了。康有为是一位激进的改革家,如果发现自己的国君不能心怀天下,或者缺乏治国平天下的才能,那么他肯定会掉转矛头反对清王朝。当时,反对清王朝的队伍日益扩大,人们确信,清室气数已尽,中国要前进,就必须扫除清王朝这个障碍。康有为是激进的改革派,毫无疑问曾经有过上述想法,不过,当他面见光绪皇帝之后,就抛弃了这些想法。他发现,光绪皇帝不仅支持维新运动,而且希望亲自领导这一运动。
有人把康有为当成皇帝的老师,事实上他从未担任此职。在他仅有的几次觐见中,皇帝授予他一项特权,允许他直接将奏折呈给皇上,无须通过官府的层层审批。面对如此恩典,康有为感激涕零。1898年夏天,在名垂青史的“百日维新”过程中,他的一系列奏折很快转化为了改革诏令,这些诏令引起轩然大波,少数的自由思想家感到震惊和兴奋,而广大的保守派则非常愤怒并表示强烈抗议。
保守派批评道,这些改革构想是草率的,不适应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而且有违中国文化的精神。康有为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的某些设想的确是不恰当的,比如说要放弃中国服饰而改穿西服,这意味着中国的丝绸工业将被迅速摧毁。不过他坚持认为,改革的大部分目标以及为之进行的论战,是有理有据的。康有为和光绪的改革梦想遭遇失败,并不是因为不合理或脱离现实,而是因为改革者自身的性格与能力还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