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微课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58/48356658/b_48356658.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1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和定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BA044/2792329800434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6-0023.jpg?sign=1738872456-fcLzQoYLh0Gq6LoMInZ0isobDXshGyrK-0-d3aad122647f77b992a8504534d3e43e)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一、基本规则
表1.3.1列出了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表1.3.1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BA044/2792329800434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6-0024.jpg?sign=1738872456-0gQRyJri3mGAhfmgXFnZHNT7hXewKFWj-0-e33cb0731da0ecac2b10927fc1cde02e)
表1.3.1中,式1、式2、式11和式12给出了变量与常量间的运算规则。
式3和式13是同一变量的运算规律,也称为重叠律。
式4和式14是变量与它的反变量之间的运算规律,也称为互补律。
式5和式15是交换律,式6和式16是结合律,式7和式17是分配律。
式8和式18是著名的摩根定律,也称为反演律,其实现了与运算和或运算之间的相互转换,常用于逻辑函数的化简与变换。
式9是反原律,也称非非律,表明一个逻辑变量经过两次求反后还原成其本身。
这些公式可以用列真值表的方法加以验证。如果等式成立,那么将任何一组变量的取值代入等式两边所得的结果应该相等,因此等式两边所对应的真值表也必然相等。
【例1.3.1】 用真值表验证表1.3.1中式17。
解:将A、B、C所有可能的取值组合代入式17的左右两边,得到式17的真值表,如表1.3.2所示。
表1.3.2 式17的真值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BA044/2792329800434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6-0025.jpg?sign=1738872456-vxAB2w5XcNR2dtZCe20XY0kT3KkzwX7R-0-21e90d269f9efef9482328e786ab6f70)
由表1.3.2可知,在每一种取值的情况下,式17两边对应的真值表相同,故等式成立。
二、常用的基本定律
表1.3.3列出了几个常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都是由表1.3.1中的基本公式推导而来的,可直接用于逻辑函数的化简。
表1.3.3 常用的基本定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BA044/2792329800434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7-0026.jpg?sign=1738872456-Y5UrQIht2gAL7FTEkkwBb0I0DeasVr66-0-5d08d836ec9c2b727879194d42a6bfb4)
现证明表1.3.3中的基本定律。
式1:A+AB=A
证明:左边=A+AB=A(1+B)=A1=A=右边
结果表明在两个与项相或时,若其中一项以另一项为因子,则该项是多余项,可删除。
式2:
证明:
这一结果表明,两个与项相或时,如果一项取反后是另一项的因子,则此因子是多余的,可以删除。
式3:
证明:
![左边=AB+AC+BCD=AB+AC+(A+A)BCD=AB+ABCD+AC+ABCD=AB(1+CD)+AC(1+BD)=1AB+1AC=AB+AC=右边](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BA044/2792329800434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7-0030.jpg?sign=1738872456-2HAGLqgTjlmdVEstr6WfhspF7Qmsw3vU-0-50b90ae348a745b04c813f9c1b6538e5)
上式表明,若两个与项中分别包含A和A两个因子,而这两个与项的其余因子组成第三个与项时,则第三个与项是多余的,可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