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权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3章 平度守城战打响!

谢平和黄武涛密谈完之后,便离开了黄府,七拐八拐地甩掉了黄武涛派来跟踪的人,而后来到了赤梅院在即墨的秘密据点。

谢平入内,赤梅院众人皆前来拜见。

参谋部和赤梅院本为平级部门,互不统属,但此时谢平身负田敦异密令,可暂时支配即墨城的赤梅院众人。

“拜见谢参谋。”

“诸位请起。”

赤梅院是田敦异新建的情报机构,院下设堂,堂下设处,处下设组,又于各城设立分舵,以舵主和副舵主掌管,其下又有情报处、行动处等。

谢平今日来即墨,扮作他的从人的,其中就有即墨分舵的舵主陈安和副舵主罗乾。

谢平让二人留下商议,其余尽皆散去。

陈安道:“谢参谋,看黄武涛的意思,似乎不愿归降我军,我们该当如何?”

谢平低眉思考,并未说话。

罗乾道:“看来总兵说的没错,黄武涛果然不是真心归降。”

“如今之计,也只有将这个消息回报总兵,等大军开到即墨,直接攻城便是。”

谢平又思索了一会儿,抬头答道:“依我看,黄武涛并非不想归降,而是在观望。”

“若我军真能攻下高密和胶州,他必然献城。”

“若我军被赵飞鹄牵制,南下无功,他必然以此为由,暂不归降。”

“无论怎样,他都不亏,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陈安问道:“那就只能看我军能否顺利攻下高密和胶州了。”

谢平却一挥手。

“绝对不行,我怎能让黄武涛如此舒服?”

“战事即将开始,这关系到总兵两月平莱的大事,我们既然领了这个军命,就必须将此事促成。”

“只要即墨归降,敌军阵脚大乱,我军定能攻破高密和胶州。”

“即便我军真的未能破城,无功而返,有即墨扎在莱州之南,赵飞鹄也不会放任不管。”

“他定然派军来攻,届时匪军对平度的半面包围之势必破。”

“我军再趁势南下,定能功成!”

罗乾问道:“如今黄武涛油盐不进,谢参谋可有良策?”

谢平冷笑一声:“他不想反,我们就逼他反。”

“即墨城中有多少咱们的人?可有火器?”

陈安答道:“各组加起来能有个四十多人,但都在即墨城内外行动。”

“长枪运不进来,但总兵给我们配备了二十支转轮短枪,分舵也存有一些火药。”

谢平拍案而起,毅然道:“这些足够了。”

“立刻将所有人员召集起来,咱们干一票大的!”

······

莱西城中,赵飞鹄收到斥候的消息,官军已经开始攻打高密和胶州,平度那边却没什么动静。

他知道,该自己动手了。

一剑封喉,攻下平度,斩了田敦异,到时官军大乱,说不定整个莱州都是我的囊中之物。

他很快下达军令,点起三军,亲率先锋军一万直奔平度,又催促后军带上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平度。

田敦异这边,也做好了守城的一切准备。

手中兵力有王汉率领的近卫团三千人,和李彦召亲自率领的两千游骑。

近卫团是田敦异精锐中的精锐,亲兵中的亲兵,战斗力自然远超辽匪。

而且在新军中,该团装备转轮步枪的比例最高,每个班十个人中,有三人配备转轮步枪,另外,三个营里各有一个单独的快枪兵连。

快枪兵在近卫团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一。

以这个火力密度,田敦异不直接出城和赵飞鹄硬刚就不错了。

田敦异当然不会这么做,就像赵飞鹄命令南方的辽匪黏住官军一样,田敦异何尝又不是想把赵飞鹄黏在平度城。

免得他带着辽匪主力南下,加入南方战场。

因此,田敦异的策略便是,让赵飞鹄觉得时刻都能破城,可就是破不了城。

给他希望,再让他失望,让他抓耳挠腮,最后绝望。

为了应对辽匪的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田敦异也在平度城上配备了二十门莱州炮。

十五门留在昌邑,十五门给了穆天卓,五十门拨给了韩宏图。

在守城任务方面,王汉率一千近卫新军守南门,近卫团二营营长刘成率二营守北门,李彦召率一千下马游骑守西门。

而直面敌军的东门,则由田敦异亲自率一千近卫镇守。

而另外一千游骑,则为预备队,在城内待命,准备时刻上城。

田敦异坐在城楼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对赵飞鹄翘首以盼。

······

赵飞鹄亲率一万前锋军,于次日午时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平度城下。

然而赵飞鹄并没有立刻攻城,他从军二十几年,也深知知己知彼的道理。

他安排众将,迅速安营寨寨,打造攻城所需器械。

而后,他带着一队精锐的精锐骑兵,远远地绕着平度城转了一圈。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每一处细节,寻找着城防的弱点。

然而,他却发现,平度城似乎处处都是弱点。

城门虽然紧闭,但是城门之外却没有设置任何的防御措施,没有壕沟,没有拒马。

城墙之上,守兵身影稀疏,而且个个站没站相,漫不经心,仿佛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即将率军攻城。

赵飞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这要么是田敦异并非知兵之人,要么这就是他的诡计,引诱自己攻城。

或者,干脆就是田敦异的“空城计”,让自己自疑,反而不敢攻城。

不管怎样,赵飞鹄都已下定决心,不等后军赶到,明日上午,开始攻城。

······

次日上午,天晴,微风。

赵飞鹄早已埋锅造饭,全军饱餐,他的一万先锋军,皆已列阵城东。

他决定,试探性进攻平度城东面。

随着战鼓擂响,匪军各个军阵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开始呐喊着向城墙冲击。

跑在最前面的便是扛着长梯的匪兵,两边则是火铳兵和弓箭兵。

后续匪军则推着云梯和冲车,以最快地速度朝城墙和城门进发。

各级匪军将官则率领各自的亲兵,在后方抽刀督战。

眼看匪军都已冲到城墙前三十多步,城墙上的守兵才迟迟出现。

田敦异不想一开始就把赵飞鹄打蒙,免得他直接率军逃跑,因此故意将匪军放近了打,让他们可以蚁附登城,让他们可以攻击城门。

新军将士们手拿燧发枪和转轮火枪,开始朝着城下的匪兵射击,应者倒地而死。

但匪兵并未退缩,仍旧向前冲锋。

他们毕竟已经靠近城墙,一架架长梯很快搭在了城墙上,匪兵们开始争相攀爬着长梯。

但新军兵士再次拿出了破解长梯的武器,燃烧瓶。

一个个燃烧瓶从城墙上扔下,玻璃碎裂的声音和火油轰燃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团团火焰次第爆开,熊熊燃烧。

木制长梯和城下的匪兵皆被烈火吞噬,木制长梯也被点燃,匪兵们则哀嚎地冲出烈火,在地上打着滚,试图将身上的火焰压灭。

已经登上长梯的匪兵此刻已经没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城头攀爬。

可他们刚刚跳下城垛,迎接他们的却是围成半圆的刺刀阵。

近卫兵士们一个个突刺,将攻上城墙的匪兵一个个捅成了蜂窝。

与此同时,城下匪军的火铳兵和弓箭兵也在朝城头上还击。

然而火铳兵射速毕竟太慢,往往射完一发弹丸,便会被城墙上的各式火枪集火。

弓箭兵倒是对城墙上的近卫兵士造成了一些伤亡,但他们毕竟身穿甲胄,很多弓箭都插在了布面甲上。

他们直接将弓箭拔出,举起手里的火枪,开始找那个朝自己射箭的匪兵。

来啊,中门对狙。

终于,匪军的云梯业已靠近城墙,匪兵们奋力地往前推着,将其靠在城墙之下。

他们挥舞着大刀长枪,如野兽般咆哮着蜂拥而上。

新军兵士们却并未慌乱,他们很快聚集了快枪兵,在城墙的各个空隙向暴露在视野中的匪军疯狂射击。

第一波匪兵很快从云梯上摔下,但其余匪兵仍旧顶着盾牌向前冲锋。

云梯毕竟要比长梯宽的多,也平稳的多,趁着快枪兵换弹的机会,成群的匪兵很快便冲到了城头之上。

然而,他们却被持盾的重甲近卫死死堵住,身后的刺刀长枪也在不断向前突刺。

后面的匪兵继续向前涌着,云梯上很快便挤得满满当当。

快枪兵们早就换弹完毕,再次瞄准他们,不断扣动着扳机。

云梯边缘的匪兵被两侧飞来的弹丸一个个击中,从高高的云梯上如布袋一般摔下。

一时间战场形势焦灼,呐喊声厮杀声响彻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