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实践课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浸润式教学研究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工作,我国在著名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结合的路径还在不断探索之中。在思政实践课教学中深度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高校思政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有助于大学生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视野。通过高校思政实践课和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相结合,补齐地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短板,采用线上线下思政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规律和渠道,是将党史育人目标贯穿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显著;红色;资源;思政实践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红色文化资源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程,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通过思政实践课与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优势,讲好地方红色故事,弘扬地方红色传统,激活地方红色基因,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探索。
一、高校思政实践课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却因其地处偏远、规模较小、发掘程度不深、产业转化率较低而影响较小的红色遗址场馆或红色人物故事等。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如下:
(一)有助于高校思政实践课助力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紧密配合,发挥整体合力,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运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成渝地区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道路上曾经发生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成渝地区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资料、素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那些逐渐被淹没在时代大潮中的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出了极高的发掘、保护、运用价值。成渝两地“牵手”整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之充分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同时,深刻领悟地方革命历程和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有助于思政实践课教育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立志前行、投身建设、报效国家。这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还将进一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有助于通过浸润式教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展
将党史作为高校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理论追求,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和远大理想的历史根基和自信来源。探索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施方法和逻辑路径,实现党史育人功能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和时代使命。将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是大学生在全身心实践中学习研究党史的有效实施路径。革命遗址和红色场馆中蕴藏着无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历史资源。通过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调研、资料收集、传承与保护、实地参观的实践过程中使所学党史知识得到升华。大学生通过全程沉浸式学习研究,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这是新时代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教学路径。
(三)有助于为扩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视野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实践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加以验证和升华。这是高校思政课提升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扩展研究范畴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已有红色文化研究中鲜有以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若能着眼于易于被忽略的地区性、乡野类红色文化资源,将进一步拓展党史研究的深度与宽度。我国各地区在经典、显著的红色文化景点保护和开发方面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那些非显著红色文化遗址和场馆长期以来却处于认识不足、保护不力的状况。通过思政实践课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传承与保护,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并在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实践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以验证。
二、高校思政实践课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路径
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可以从历史出发,照应现实,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利用新媒体、大数据、口述史、影像史等方法开展教学研究。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遵循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原则,按照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路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领域的基本理论融入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全过程,将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融入大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建立线上数字化保护场馆和线下保护性实践基地。大学生在教师全程指导下完成线上线下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考察的思政课实践环节,达成师生多重实践成果和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地方、教师、大学生合力为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探索长久有效的实施途径。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教学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教学研究思路
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具体方法及达到的效果如下:第一,文献法。教师应阅读、分析、整理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有关文献材料,尽可能广泛阅读和精准定位教学史料,做好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中蕴藏的党史内容的思政实践课前置研究。第二,调查法。学生和教师通过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获得数据并加以分析,为教学与研究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依据;通过对部分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探访,挖掘蕴藏于历史深处的革命故事和思政教育价值。教师通过长期跟踪指导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获取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获得情况、思想提升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帮助学生提升思政实践课效果。第三,功能分析法。教师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其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和作用,评价其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的贡献,以确定该模式是否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三、高校思政实践课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研究框架
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通过思政实践课深入研究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兼顾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又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师生对地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探寻调查,严密梳理其党史脉络,深入挖掘其教育意义,广泛建设网上场馆,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教学框架如下:
(一)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实践课的相关概念梳理
师生从历史发展脉络出发,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和明晰红色文化、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化场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文化人物、红色文化资源、显著性红色文化资源、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等关键性概念;从学理研究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课、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思政课实践等概念进行全面整理和界定;从已有研究和实践基础出发,探讨将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课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逻辑合理性,阐述该实践课程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独特意义。
(二)思政实践课视域下的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名录
师生通过对大量思政实践课调研成果、数据、资料等进行汇总和分类,按照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定位标准,对各地的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简要介绍,明确各资源的地理位置、遗存状况、保护效果、历史来源、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等情况。
(三)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党史梳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概括
师生立足于通过思政实践课对各地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的详尽考察,研究各地资源的党史发展背景,充分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历程,发掘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感人故事,探寻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有力促进“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四)通过高校思政实践课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
师生结合专业实际,发挥专业特长,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背景下,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数字化保存的主要方式包括遗址场馆的三维模型塑造、制作红色故事短视频和微纪录片、构建网上展馆、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二次艺术创作、初步虚拟仿真设计等。
(五)基于高校思政实践课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
师生在实践基础上,通过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解析,集中探究其文化优势、群众基础、建设短板、发展前景等要素,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通过与思政实践课结合募集保护资金、整合教育资源、集中智慧力量、拓宽传承渠道为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
(六)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实施路径
师生对高校开设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做进一步探究,全方位论证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历史逻辑和实施路径,创新思政实践视域下的红色教育方法,提出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系列模式(切入、结合、拓展和成果固化等),为地方高校思政实践课拓展空间提供合理建议。
四、高校思政实践课融合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环节
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重点在于,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选择性调查研究及其与思政实践课各实践环节的深度融合入口和融合方式探究。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难点在于,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均应深度融入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素材和党史教育目标。高校思政实践课是包括多种实践环节的复合课程,其实践环节包括国情社情调查实践、正能量信息分享实践、经典文化作品阅读实践、思政案例分析实践、演讲讲座评析实践、红色主题参访实践等,各个实践环节均应做到合理安排,使其与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达到资源传承与保护、凝心铸魂与立德树人的效果。
国情社情调研实践应主要着眼于师生在思政实践课中对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各类材料详尽的历史和现实数据。正能量信息分享实践应通过提炼、总结红色历史故事,利用现代沟通媒介讲述一段动人往事、复原一个感人场景、举起一面红色旗帜、感染一批热血青年。经典文化作品阅读实践应侧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搜集、整理与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密切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文献,既可以使大学生对党史有更加深刻和细致入微的认识,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素材。思政案例分析实践应有目的性地设置相关主题,帮助大学生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各类存在一定争议的真实案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审视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自觉与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做斗争。在演讲讲座评析实践中,教师应对大学生参与有关演讲讲座予以支持,提供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参与相关影视欣赏、多媒体展示、专家演讲或体验直播等活动,丰富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生动形象,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红色主题参访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大学生对已经建成的线上线下非显著红色文化场馆进行参观,鼓励大学生对非显著红色文化故事中的典型人物进行采访,鼓励大学生进行文艺创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达到党史育人的思政教育效果。
五、结语
我国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是各地发掘党史教育素材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政实践课加入非显著红色文化因素,既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史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政实践课各个环节都能够与非显著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大学生深入基层进行线上线下主题式全程跟踪实践,为进一步深化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