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六】
群臣劝进曹操受封魏公书、曹操答汉献帝书
背景
曹操势力日益强大,汉献帝不得已下诏封曹操为魏公。曹操先是上书辞让,竟达三次。后来在群臣的强烈劝进下还是接受了封赏。
原文段一
《魏书》载公令曰:“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前后三让。
注解
“加九锡”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礼遇和权力象征,它代表了天子对臣子功绩的高度认可和奖赏,以表彰其功绩和地位。这里的“加”字表达的是奖励、给予的意思,如同“加冠”、“加冕”等;“九”是数量词,指的是九件东西;“锡”则是“赐”的通假字,表示赠予。
“九锡”包括九种礼器,分别是:
车马:指金车大辂(lù,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以及黑色的公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的一种)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乐则: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虎贲(bēn):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弓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秬鬯(jù chàn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曹操这里还是先谦虚了一下,表示加九锡是能像周公那样功绩和品德的人才可以接受的。前后辞让了三次。
原文段二
于是荀攸、钟繇、贾诩、程昱等劝进曰:“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兴,封秩辅佐,皆所以褒功赏德,为国藩卫也。往者天下崩乱,群凶豪起,颠越跋扈之险,不可忍言。明公奋身出命以徇其难,诛二袁篡盗之逆,灭黄巾贼乱之类,殄夷首逆,芟拨荒秽,沐浴霜露二十余年,书契已来,未有若此功者。昔周公承文、武之迹,受已成之业,高枕墨笔,拱揖群后,商、奄之勤,不过二年,吕望因三分有二之形,据八百诸侯之势,暂把旄钺,一时指麾,然皆大启土宇,跨州兼国。周公八子,并为侯伯,白牡骍刚,郊祀天地,典策备物,拟则王室,荣章宠盛如此之弘也。逮至汉兴,佐命之臣,张耳、吴芮,其功至薄,亦连城开地,南面称孤。此皆明君达主行之于上,贤臣圣宰受之于下,三代令典,汉帝明制。今比劳则周、吕逸,计功则张、吴微,论制则齐、鲁重,言地则长沙多;然则魏国之封,九锡之荣,况于旧赏,犹怀玉而被褐也。且列侯诸将,幸攀龙骥,得窃微劳,佩紫怀黄,盖以百数,亦将因此传之万世,而明公独辞赏于上,将使其下怀不自安,上违圣朝欢心,下失冠带至望,忘辅弼之大业,信匹夫之细行,攸等所大惧也”。于是公敕外为章,但受魏郡。
注解
自古以来,三代圣王以疆土封赏功臣,于国家中兴之际,更是以崇高的爵位与领地表彰辅佐之臣,此举旨在颂扬功勋,嘉赏德行,使之为国家之坚固屏障。昔日,天下动荡,群雄并起,乱世之凶险,难以言喻。明公您挺身而出,以命相搏,平息祸乱,诛灭袁绍、袁术等叛逆之徒,剿灭黄巾贼寇,根除首恶,清除荒芜,历经风霜雨雪二十余年。自文字记载以来,未有如此辉煌之伟业。
昔周公旦承继文王、武王之伟业,接手已成之基业,却能高枕无忧,以笔墨治理天下,拱手礼让群臣,即便面对商、奄之乱,亦不过二年即平。姜子牙吕望,凭借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强大实力,坐拥八百诸侯之威,仅暂执兵权,一呼百应,最终亦能大幅拓展疆土,横跨数州,兼并多国。周公之子八人,皆受封为侯伯,以纯白雄壮之牡马祭祀天地,典章制度、礼仪器物,皆仿效王室,荣耀显赫,盛况空前。
及至汉朝兴起,辅佐高祖的开国功臣如张耳、吴芮,虽其功相对微薄,亦能获封广袤之地,南面称孤,尽享尊荣。此皆因明君在上,慧眼识珠;贤臣在下,受之无愧。此乃三代之典范,汉室之明制。
反观今日,论辛劳,明公远超周公、吕望;论功勋,张耳、吴芮难以望其项背;论制度之重,齐国、鲁国之封难以比拟;论地域之广,长沙之地亦显狭隘。因此,魏国之封赏,九锡之荣耀,相较于前代旧例,实乃怀璧其内,犹被褐怀玉。更何况,众多列侯将领,有幸追随明公,略建微功,皆已身着紫绶,怀揣金印,人数众多,皆将因此恩泽而传颂万世。
然明公却独辞上赏,此举将使麾下将士心怀不安,既违圣朝之欢心,又失士民之厚望。岂可因拘泥于个人小节,而忘却辅佐国家之大业?我等实感惶恐不安,望明公三思而后行。曹操于是对外发布上奏的文章,仅仅接受魏郡,不愿意接受魏公的封号。
原文段三
攸等复曰:“伏见魏国初封,圣朝发虑,稽谋群寮,然后策命;而明公久违上指,不即大礼。今既虔奉诏命,副顺觽望,又欲辞多当少,让九受一,是犹汉朝之赏不行,而攸等之请未许也。昔齐、鲁之封,奄有东海,疆域井赋,四百万家,基隆业广,易以立功,故能成翼戴之勋,立一匡之绩。今魏国虽有十郡之名,犹减于曲阜,计其户数,不能参半,以藩韂王室,立垣树屏,犹未足也。且圣上览亡秦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托建忠贤,废坠是为,愿明公恭承帝命,无或拒违。“公乃受命。
注解
荀攸等再次进言:“我等目睹魏国初封之时,圣朝深思熟虑,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而后方行册封之命。然明公久未遵从上意,未及时受领此大礼。如今既已虔诚地奉诏行事,顺应了众望所归,却又欲辞多受少,仅愿接受九锡中的一项,此举无异于汉朝之赏未能施行,而我等之请亦未被应允。
往昔齐、鲁受封,疆域辽阔,东至东海,井田赋税,惠及四百万家,基业稳固,疆域广阔,故能轻易建立辅佐王室之功勋,成就匡扶社稷之大业。反观今日魏国,虽名义上拥有十郡之地,实则疆域远不及昔日曲阜之广,若以户数计之,更不足其半。以此微末之地作为王室之屏障,犹显不足。
再者,圣上鉴于秦朝无辅臣之祸,痛定思痛于往日动荡之艰难,故托付忠贤之士,以图振兴。明公当恭顺地承领帝命,切勿有所抗拒或违背。”于是,曹操终于接受了册封。
原文段四
《魏略》载公上书谢曰:“臣蒙先帝厚恩,致位郎署,受性疲怠,意望毕足,非敢希望高位,庶几显达。会董卓作乱,义当死难,故敢奋身出命,摧锋率众,遂值千载之运,奉役目下。当二袁炎沸侵侮之际,陛下与臣寒心同忧,顾瞻京师,进受猛敌,常恐君臣俱陷虎口,诚不自意能全首领。赖祖宗灵佑,丑类夷灭,得使微臣窃名其间。陛下加恩,授以上相,封爵宠禄,丰大弘厚,生平之愿,实不望也。口与心计,幸且待罪,保持列侯,遗付子孙,自托圣世,永无忧责。不意陛下乃发盛意,开国备锡,以贶愚臣,地比齐、鲁,礼同藩王,非臣无功所宜膺据。归情上闻,不蒙听许,严诏切至,诚使臣心俯仰逼迫。伏自惟省,列在大臣,命制王室,身非己有,岂敢自私,遂其愚意,亦将黜退,令就初服。今奉疆土,备数藩卫,非敢远期,虑有后世;至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报塞厚恩。天威在颜,悚惧受诏。“
注解
《魏略》记载,曹操曾上书致谢道:“我蒙受先帝深恩,得以在朝廷担任官职,然臣生性疲怠,本已心满意足,从未敢奢望高位显达。恰逢董卓作乱,国家危难之际,臣义不容辞,挺身而出,率众冲锋陷阵,幸而逢此千载难逢之机,得以在陛下麾下效犬马之劳。当袁绍、袁术等逆贼猖獗之时,陛下与臣同忧共患,遥望京师,深知前方强敌环伺,常恐君臣不保,能保全性命已是万幸。幸赖祖宗神灵庇佑,终于剿灭群凶,微臣得以忝列其间,实感惭愧。
陛下又加恩于臣,授以上相之职,封爵赐禄,丰厚无比,此等恩宠,实非臣生平所敢奢望。臣内心反复思量,只愿能保守列侯之位,遗泽子孙,自托于圣明之世,永无忧患。不料陛下竟发此盛意,欲开国封疆,赐臣以九锡之荣,地广堪比齐、鲁,礼遇同于藩王,此等殊荣,非臣无功所能承受。臣曾上书陈情,却未蒙陛下听允,严诏频下,言辞恳切,使臣内心倍感压力,进退维谷。
臣自省身为大臣,职责所在,当为王室效命,此身已非私有,岂敢为一己之私,而违逆陛下圣意?然臣心实难安,唯恐有负圣恩,故欲辞让此封,归还原职。然今既已奉命领受疆土,成为藩篱屏障,臣虽不敢奢望长远,但必当以父子之名,誓守终身,竭尽忠诚,粉身碎骨,以报答陛下厚恩。天威在上,臣惶恐接旨,誓将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