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经济学的演进: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
如果从重商主义算起,经济学迄今大体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四个发展阶段,其间发生过三次重要的革命和大的综合。
一、亚当·斯密革命和约翰·穆勒综合
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学说。该学说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有,因而主张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垄断对外贸易;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重商主义反映了当时(15世纪—17世纪中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对于增加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重商主义的分析只局限于流通领域,没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因此,从17世纪中期开始,重商主义就在“斯密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地被古典经济学取代了。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在1750—1875年这一时期内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其标志性著作是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国富论》把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认为经济规律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主张自由竞争,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亚当·斯密的这些思想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史称“斯密革命”。
亚当·斯密有许多追随者。其中,李嘉图在推动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同于斯密的体系,甚至有人将此称为“李嘉图革命”。李嘉图的成功又吸引了一批跟随者,其中最著名的是詹姆斯·穆勒。
1848年,约翰·穆勒出版了《政治经济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该书将斯密的学说和此后发展起来的其他学派的学说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折衷的体系,实现了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首次大综合。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该书成为大学的经济学教材,被誉为第一本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
二、边际革命和马歇尔综合
19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几乎同时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和《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创立了边际分析方法,标志着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终结和现代经济学的开始。在经济学发展史上,边际学派的兴起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划时代影响,被称为边际革命。
边际学派的核心理论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该学派公开否定劳动价值论,主张用边际效用论取而代之。他们把个人的偏好、消费和市场需求提高到经济问题的首位,强调用主观的边际效用来说明商品价格的决定。他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最大化时的均衡问题。至于这些资源的数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他们是怎样增加的,也就是亚当·斯密所关注的经济增长问题则不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在方法论方面,边际学派开始大量地运用数学工具,尤其是边际分析。在其学术论文和专著中,开始大量出现数学公式、联立方程,以及各种数学符号和曲线图。边际学派利用方程组代表需求和供给,通过寻找他们的根来解决最优问题。边际分析强调问题的微小变化,因而他们基本上不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宏观经济问题。
边际革命对现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其中,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继承了约翰·穆勒的折衷主义传统,把边际革命和新出现的各种理论综合起来,构造了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他在1890年出版了著名的《经济学原理》,实现了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在很长一段时期中,该书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并成为第二本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
三、凯恩斯革命和萨缪尔森综合
20世纪30年代以前,以马歇尔经济学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居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地位。该学说相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够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大量银行倒闭、工厂关门、产出下降、进出口减少、工人失业、贫困增加,社会陷于动荡局面。面对这场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危机,传统的经济理论既给不出科学的解释,也提不出化解危机的有效对策。在此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划时代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这本著作在经济理论、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方面,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固有见解,引发了一场经济理论上的巨大革命,史称“凯恩斯革命”。
《通论》出版后,微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都持续发展、不断完善。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萨缪尔森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理论综合起来,创立了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实现了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这次综合的理论成果就是萨缪尔森于1948年出版的著作《经济学》。此后,《经济学》就逐渐取代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成为第三本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该书每隔3年修订再出版一次。2001年出版了第17版,在对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诸子百家”进行综合的同时,还强调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引起的经济和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网络经济对经济效率和市场力量的影响,对全球的公共产品——环境问题更加重视。2005年出版的第18版中不仅增强了“信息网络经济”的色调,而且对“市场再发现”和“国际宏观经济学”等前沿问题给予正视和回应。可以说,《经济学》各版本推出的过程就是从“原始的综合”到“成熟的综合”的过程。该书也成为有史以来生命期最长、发行量最大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扫码阅读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