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资本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90/52953190/b_52953190.jpg)
第94章 两周
因为就是来这里路演的,一行人就没有做掩饰。
很快的,他们就被影院大厅里排队的男男女女们认了出来。
一群年轻人簇拥着上前,要签名的,打招呼的,纯粹好奇明星的,不一而足。
最被关注的,自然是艾丽·拉特这个女主。
有人说她看起来比电影里还漂亮的,有人说她的气质跟电影里表演的不一样的。
虽然跟以前的场景差不多,不过艾丽·拉特却感觉出了全新的体验。
好像,她是真的成名了。
好像,大家都很喜欢她。她真真正正的,感觉到自己成为了一个好莱坞明星,而不再是一个小演员了。
其实今天的场景跟以往路演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群人挤上来看明星,但是她就是能感觉出来不一样的意味。
主要还是艾丽·拉特的心理感觉不同了。
十天8000万美元票房对她的冲击实在是太大,谁能想到自己的电影次周末票房能这么爆的啊?这不科学啊。
艾丽·拉特,这个女人,因为电影成绩太好,导致她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习惯性的挤出微笑后,女人跟这群自己的新影迷互动了几分钟,才在影院经理的引导下,进了放映厅。
一间不大的放映厅,只能容纳下不到二百人。
这个时间段的北美,影院大部队都是小厅。真要论电影院建设,还得看后世的国内。
没法,因为北美人工成本太高,翻新影院开支很大,轻易不会做的。
所以也导致了一个奇异的现象。
例如3d银幕,很长一段时间内,北美的数量甚至不及国内多。
这也是因为国内院线建的晚,一开始就建的是大厅的原因。
因为是黄金时间段,放映厅里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上座率可以说是百分百了。
如此盛景,也让《惊声尖叫》剧组的一行人放下心来。
这是真稳了。
虽然《惊声尖叫》的票房持续高涨,很多机构都纷纷撤下了自己对于其票房的预测,其中最低的一个,对电影票房的落点也改为了2.1亿美元。
不过这部电影的媒体口碑确实不怎么好。
总的来说,《惊声尖叫》的媒体口碑并不好,只有6.5分。
虽然,这部电影的公众热度是远超同期的其他所有电影的。
这是因为易点门户的强势崛起,已经对传统的媒体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威胁。
还有就是因为江和为了支持易点门户,把很多好莱坞的独家信息都给了易点,而没有披露给各个纸媒,导致人家只能转载二手新闻,而很多好奇心强,爱八卦的网民,第一时间在易点上看到新闻满足后,就不选择订报纸了。
这是在刨人家的根儿,这些传统媒体对江和自然不会再客气了。
譬如洛杉矶日报上刊登的影评人影评,对《惊声尖叫》的攻击已经是明目张胆了。
一部无聊而没有内涵的电影,与《七宗罪》的精妙剧情差距甚远——罗伯特·艾杰
江和无语,你这货之前不是还在阴阳《七宗罪》的吗?这时候用人家打压《惊声尖叫》了,就改口夸了?
你小子职业道德呢?
不过纸媒上虽然闹腾的厉害,但是观影人群并不care这些老顽固的评论。
他们只在意这部电影别人看了自己没看,后面怎么找话题在一起聊天?
不能跟朋友聊在一起,这可一点也不酷。
恰好《惊声尖叫》的宣发团队,也十分懂得的依靠针对性极强的宣发策略,一直将营销对象紧紧锁定在青少年群体身上。
这部分观影人群并不会在意媒体口碑,反而更倾向于听信周围同学朋友们口中说的,最近流行什么。
拜托,让青少年们听一群中老年人的指点,这才是真的不酷,会被人耻笑的。
也因此,随着影片话题度在青少年群体内的进一步扩散,《惊声尖叫》迅速的就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一股观影热潮。
至于这股热潮是怎么形成的,怎么看了这部电影才是酷,这个观念是怎么诞生的,那就要问无形之中的系统力量了。
随着次周末票房的大爆,随后的工作日在《惊声尖叫》剧组的又一轮努力宣传下匆匆而过。相关的票房数据也随之出炉。
次周末的四个工作日,一如票房爆发的次周末,每天都能稳定收入超过600万美元的票房。
不仅毫无悬念地遥遥领先同期其他所有电影,最终,《惊声尖叫》的累计票房数字还顺利突破了1.04亿美元。
仅仅是两个星期,一部恐怖电影,北美票房就顺利破亿了。简直恐怖如斯(不知不觉就用了,土豆害我久矣)。
受此消息刺激,各个票房预测机构,也纷纷上调了对《惊声尖叫》北美票房落点的预期,即便是对电影前景最不乐观的机构,都已经改为了北美票房2.4亿美元往上。
看到这份恐怖的数据,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北美媒体,都不由地产生了一种淡淡的无奈感,这是什么情况?冷门档期诶?你票房怎么能这么爆的?
江和的电影,票房就这么惊人吗?
是的,即便是导演是加里·贝克,主演也没江和,很多人依旧把电影的成功算到了江和的头上。
没办法,谁让投资人是他,这个电影项目,也是他组的局呢。
在连续成功三次后,好莱坞已经不知道江和还能延续多久的成功,只是他们知道,江和的下一个项目,他们想尽办法也要参与进去。
不过理想是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像是新线,也就拿《七宗罪》的投资份额跟江和交换了一次投资机会,就算是华纳,也被江和逐渐边缘化了。更何况是其它几大?
好莱坞巨头们恍然间发现,江和已经茁壮成长了起来,他甚至还有三部已经拍完的电影还在等待上映,以及一部刚刚筹备开拍的功夫电影。
只是这些电影里,江和都没有给他们留下合适的位置。
他们,有点插不进去了。
这也是个废话,能自己玩得转的项目,江和也懒得跟几大电影公司拉扯了。现在自己羽翼初成,没必要作无所谓的退让了。
至于后面的发展,则是到了图谋其余的几大电影巨头话语权的时候。
或许,江和可以筹备把欢乐宇宙这个壳给推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