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同朝,家父千古暴君?](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36/53031736/b_53031736.jpg)
第45章 范桃棒投诚
看到城外的土木工程热火朝天,台城内亦只得修筑土山来应对贼军。
太子萧纲和羊侃等人手握铁锹和簸箕,亲自挖土、背土和填土,立志要赶在叛军前面把土山修成!
面对城外蜂拥而至的老弱病残,萧纲泣涕不已,欲要悉数将其收纳入城中,一众贵族坚决反对。
少府卿徐驎:“太子殿下,绝计不可。台城本就狭小,自顾尚且不暇,如何能再接济难民?
更何况是一群非但不可为战卒,亦难为劳作民夫,而且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治理的老弱病残。”
萧纲:“陛下悲悯,定然无法对百姓受难视之不理!权且收纳一批,众志成城,定有良效。”
羊侃劝言:“太子殿下,绝计不可收纳难民。
且不说台城接受了这批难民,后续的侯景会不会肆意增派难民来冗难台城。
这群难民的身份亦然是有待商榷,若是其中暗藏着侯景安排的细作,恐将大事不妙呀!”
羊侃的分析一针见血。
萧纲收纳难民的想法才算作罢。
侯景遂大肆谴责台城内的所谓朝廷视人命为草芥。
侯景还听取王伟的建议将难民拉回营帐,集中“医治”。
至于医治的效果如何,则无从考究。
但可以确认的是,侯景账内定然不会有老弱病残。
......
城外土山工程靠的是皮鞭的鞭笞,而城内工程靠的是口头的激励。
结果出乎意料,不过三日之间,竟是城内的土山提前完工。
但由于台城内人手不足,土也严重不足,从事修筑的人也参杂着大量不事生产的贵族。
修筑起来的土山属于勉强可看的豆腐渣工程。
萧纲看见土山台子的视觉效果平平无奇,不符合建康文韵,遂下令士卒在上面修筑了几层高楼,取名为芙蓉楼。
芙蓉东西两楼,皆高四丈,用绸缎和毛毡装饰,昳丽非凡。
羊侃看出端倪,劝谏道:“太子殿下,在土山上大兴高楼,恐怕不行,还请殿下尽早将高楼拆毁。
台城内的土质本就较为松软,难堪重负,如今高楼在上,一旦遭遇大雨,这么高的楼肯定会坍塌。
届时高楼一塌陷,势必会对士气不利!”
萧纲:“良卿多虑了,芙蓉楼锦绣在外,可供建康臣民瞻仰,士气定将大涨。”
萧纲的艺术细胞一上头,谁说的话也置之不理。
是夜,羊侃连呕三口老血,他本就顽疾在身,愈演愈烈,如今更是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然半截入了黄土。
萧纲还募集两千敢死队员,分居在东西土山上,和城外的军队对射作战,昼夜不息。
这两千甲士在高楼上若隐若现,好似在腾云驾雾。
萧纲见之,尤甚欣慰,遂取名作:“僧腾客”。
萧纲洋洋得意:“两千甲士威武雄壮,在芙蓉两楼上腾云驾雾,简直就是天降神兵。”
十月十四,陈昕为侯景的部下宋子仙所擒。
陈昕早在九月下旬主动请缨,前往采石渡口替换王质防守。
结果由于草包王质提前撤军,导致侯景钻了空子,兵不血刃成功渡江。
而当时的陈昕还在半路上,抚膺扼腕:“王质此僚,误我河山!?”
九月底时,侯景兵临建康,陈昕兵力微薄,无处可去,只得在采石矶东北一带四处游荡,后来打算前往京口等待邵陵王萧纶的勤王大军,结果不幸被镇守姑孰、出门巡行的宋子仙所擒。
侯景对待陈昕这位名将之后尤甚礼遇。
侯景与陈昕宴饮,希望让陈昕收集部曲,共同谋就一番大业。
陈昕婉言拒绝:“我的父亲自幼跟随在陛下身边,尽心效忠,我作为父亲的儿子,不能背弃陛下!”
【陈昕的父亲是陈庆之。
陈庆之出身寒门,自幼为萧衍的随从,因陪同萧衍下棋而获得萧衍的亲近信任,后来受到萧衍的重用,成为了一代儒将。】
侯景遂命他新封的仪同三司范桃棒将陈昕囚禁。
陈昕抓住范桃棒是南方中原人,而侯景是北方鲜卑人的矛盾,借机游说范桃棒,让范桃棒率所部袭杀王伟和宋子仙,然后到宫城投诚。
范桃棒听从,秘密释放陈昕入台城通报。
夜里,台城上的士卒用绳索将陈昕吊入宫城。
陈昕上报皇帝:范桃棒愿意归顺,请求朝廷能允许他的部众进入台城为国效力。
萧衍闻言大喜,让陈昕带话给范桃棒:“事定之日,封你为河南王,非但侯景的部众全部归你,还会额外赐给金帛女乐。”
萧衍当场要赐给范桃棒免死银券。
掌握台城大权的太子萧纲却担心范桃棒有诈,犹豫不决,只肯名义上接受范范桃棒的投降,不肯接纳范桃棒入台城。
萧衍怒道:“接受投降是常理,这还有什么可疑的!?
侯景乃是逆贼,而范桃棒本为梁人,如今范桃棒幡然醒悟,太子岂能令归附者寒心?”
萧纲联想到当初侯景南投时,自己的老父亲也是这般作态,投鼠忌器,遂没有当场同意范桃棒的投诚。
萧纲马上召开公卿会议。
朱异和傅岐皆认为:“范桃棒投降室由陈昕所言,陈昕乃忠良之后,此事绝不会有假。
范桃棒既降,侯景知道后必定惊慌,我们应该乘此出击,以此大破贼军。”
萧纲一直以来都对傅岐的建议深以为然,然而这次因为朱异的观点和傅岐一致,遂持反对意见。
萧纲认为:“吾等坚城自守,等待外援,援兵一到,贼军势必不能抵挡!坚守待援,这才是万全之策。
且不说范桃棒投诚是否属实?若是范桃棒是在诈降,入城后造乱,恐怕是悔之不及!
如今开门接纳范桃棒,实为不妥。
社稷事重,要更加慎重对待。”
朱异进言:“殿下如果认为社稷紧急,就应该接纳范桃棒;
如果犹豫,臣无言以对。”
萧纲一向不喜朱异,遂没有给范桃棒准确的回信。
萧纲内心:朱异你越要赞成的事,我就越要反对!!!
陈昕归贼营劝慰范桃棒,表态说:“台城正在筹备迎接将军你,还请将军静候佳音!”
范桃棒:。。。
次日,害怕夜长梦多的范桃棒又派陈昕启奏说:“臣现在率所部五百人,到了城门,全部自觉脱下了盔甲,乞请朝廷开门收容。
投诚事成之后,臣保证生擒侯景!”
萧纲见范桃棒言行如此恳切,只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于是更加怀疑。
朱异拍着胸膛说:“太子殿下,切勿在犹豫了!
失去这次机会,社稷大事去矣!”
萧纲听见朱异的话便会下意识不赞成。
此时萧纲见朱异一副信誓旦旦的嘴脸,面色顿然不悦,遂依旧不愿回应范桃棒。
范桃棒:“侯景昔日在梁国无虞时南投建康,受封为河南王。
而我如今在梁国危难时南投建康,结果却不被接受。
还真是造化弄人,呜呼哀哉呀!”
不久,范桃棒欲要投诚之事为部下告发。
侯景让大力士当众将范桃棒扼断四肢和脖颈。
范桃棒死状惨厉。
陈昕豪不知情,如期出宫联络范桃棒,结果被侯景截获。
侯景逼陈昕射亲笔书信进城说:“范桃棒马上率轻骑兵数十人先入台城。”
侯景想要让亲信把铠甲穿在衣服里面,跟着所谓范桃棒的人马混进去。
陈昕宁死不肯,侯景想要杀了他。
王伟:“明公不可,陈昕乃是陈庆之的儿子,留他一命,必有大用。”
侯景听从了王伟的建议,没有杀害陈昕,但将面白的陈昕关押在营帐内供将士取乐。
十月下旬,一阵暴风雨袭来,土山上的芙蓉楼经不起风雨的考验,轰然倒塌,土山亦随着崩坏。
两千名僧腾客要么被锦绣的芙蓉楼所压死,要么溃不成军,为侯景军所灭。
次日,雨过天晴。
侯景抓住时机,下令从土山把士兵调入城中,要一鼓作气拿下台城。
叛军纷纷自城外土山高处搭桥,冲入台城城头里,脸上全是豺狼嗜血的神情。
千钧一发之间,羊侃命令长矛兵拒守在前,让后面士兵投掷火把,形成一道火墙挡住了叛军的进攻。
同时羊侃派人在靠近成为侯景所修筑土山前的城头又筑起一座高大的木墙,并将叛军搭建的过城桥,悉数拆毁,再次把侯景军挡在了城外。
是夜,羊侃强撑着病体统率禁卫,成功抵御住了侯景军的进攻。
亦是这一晚,羊侃在病榻上带甲病死,无声无息,直到次日部将来问断羊侃方才知晓。
没人知道羊侃的临终遗言,只知道他身着战甲,手握刀柄,倚靠在床榻边,至死都是枕戈待旦的状态。
羊侃年轻时在北魏就以勇略知名,然而当他回到他朝思暮想、素未谋面的建康,他发现建康远比他想象得要来的浮华,浮华到他一身武略却只得在权贵面前卖弄武艺。
他的一身武功盖世,却没有用武之地,虽然皇帝待其甚礼遇,让他享尽荣华富贵,可羊侃却只觉在虚度年华。
正值壮年时,举家南归的羊侃渴望驰骋疆场,然而任人唯亲的梁武帝没有给他机会,多以佐官任之。
在羊侃晚年的时候,终于成为了战场的主角,当他终于有机会一展雄才时,要扶大厦之将倾时,他的身体却不允许他继续大展拳脚下去。
人生有四大遗憾:英雄未遇,红颜已老,知己难逢,壮志难酬。
羊侃全占,这怎么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呢?
萧衍听闻羊侃病死,痛哭至失声。
而当侯景得知羊侃已死后,面色大喜:“实乃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