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55/53105455/b_53105455.jpg)
第68章 作内应破城斩朱褒
“朱太守!近来可好啊?”
“马侍中。与其关心我,倒是不如多关心关心你自己——我怎么听说,您在成都城最近可是不太顺利?”
走到城门前的第一句话,朱褒就没什么好态度。
他借着酒劲,在城门上对着马良大放厥词:
“难不成侍中大人这次请命平定南中,是为了多收割些战功,好让自己从泥潭走走出去?”
马良听了这番嘲讽,依旧是面色不改,笑嘻嘻地回答:
“朱太守这话说的倒是不错:良不过俗人一个,自然是希望战功越多越好。”
“唉。可惜啦——”
“可惜什么?”
“可惜我这牂牁地界,没办法放侍中进来。”
“朱太守,这是为何?先不说我们早是故交,你于情于理该与我配合;就说现在陛下圣诏在此,你难道要忤逆不成?”
“马侍中啊马侍中,我是该说你太天真,还是太自大呢?”
朱褒眯起眼睛不住地发笑:
“你我配合,不过都是算计罢了。难不成你当时放我走,不是为了你自己的政治前途铺路?何必要指责我。”
“你!”
“更何况我听说你已被罢去了侍中一职。诸葛亮让你领兵,那是他自己脑子不清醒:一个身上刚刚背了重罪的人,如何领的了兵?只怕手里的诏书,也是迫不得已伪造的吧?”
说罢,朱褒笑的更是放肆。
他知道下面的马良拿他没什么办法,所以自然而然地便肆无忌惮起来。
只是这城楼上有器宇轩昂的,城楼下面自然也有人在部署别的事情。
陈樵拿着兵符,先是给所有守城士兵下了原地待命的命令,然后独自一人走到城门旁。
“我奉太守意思,前来开门。”
“可他在上面,明明……”
“太守此举,乃是使敌人放松警惕的大计。你休要多嘴,坏了大事。”
陈樵这么一威吓,那负责开门的几个小兵便纷纷不敢说话。
“开门!”
“是,是。”
朱褒在城上笑的正欢,却发现下面的马良似乎没心思再回答他的挑衅,反而是骑着马返回军中。
“切。”
“众将听令!全军突进,极速破城!投降者一律不得伤害,沿途百姓不得惊扰,违令者斩!”
他先是一惊,刚打算下城楼去,却发现城门正在缓缓地打开。
“陈兄……陈樵!这是什么情况?”
他慌忙要冲下城楼,却直接被身后把守着的士兵拦住。
“朱太守,多有得罪了。”
“谁敢拦我?”
朱褒抄出刀就要砍出去,却被几人用长柄武器合力架住。
这守城的士兵,早就被陈樵换成了他自己的亲信。除了他的命令,别的谁来也不行。
军队之中,唯一重要的就是忠诚。陈樵刚刚离开行伍不久,仍旧将这一条铁律铭记于心;而朱褒虽也是行伍出身,但他被权力浸泡地太久,早已将其抛之脑后了。
“陈郡丞有令,您不得下城楼。若是负隅顽抗,立刻斩首,不必留活口。朱太守,还请您不要逼我们。”
听到这里,朱褒自知已无力回天,欲要自尽,却也被拦住,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城外战鼓号角震天,伴随着巨大的烟尘畅通无阻地冲过他自以为坚不可摧的牂牁城门。
仅用一个时辰,这牂牁城也就算是易了主。
刚从西南调过来的那支队伍,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已经整个被冲散乱作一团。
如此情形之下,又没了发号施令的人,自然是该逃的逃该降的降。
“朱太守!近来可好啊?”
马良将城下的事情收拾完毕,然后又和陈樵嘱咐几句,便慢悠悠地走上城楼来。
“呸。”
朱褒一口痰吐了出去。只可惜马良离得太远,没能吐到他的脸上。
“没想到朱太守还是个要面子之人。我本以为你会和之前一样,等待着我说些什么呢。”
马良眯着眼睛蹲下来,望着被捆成粽子的朱褒:
“只要太守一句话,我依然可以和之前那般放了你,依旧让你领这牂牁事。今日之变,全当没发生过。”
“狗贼!你……”
“太守不必着急,且听我说:我这次来牂牁本就是借道,你也是我调上来的人。若是你这里出了乱子,我也不好交差不是?”
“哼。”
朱褒不屑地转过头去。
“所以说,朱大人究竟是什么态度,我总要知道呀。”
“我……”
“呵呵。”
马良向身后的人挥手,示意给朱褒松绑:
“朱大人,莫要再让我失望了呀。”
“马侍中再造之恩,褒永生难忘!”
朱褒跪下便拜。
“跟我来吧。我还需要您帮我稳定一下军心呢。”
马良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引着朱褒向城楼下走去。
城楼下面已经围满了人。
马良领来的兵、牂牁本身的守军、以及那两部从益州郡调来的兵,其中但凡是有名有姓的将领,都等在城门前等候指示。
见马良和朱褒在一队兵马的簇拥之下走下城楼,众人便纷纷投去期待的目光,想知道事情的结果究竟如何。
“诸位。”
马良慢悠悠地抽出自己的佩剑。
在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身上。
他在说下一句话之前,突然挥手将剑狠狠地劈下,一颗头便从他身旁滚落。
朱褒的脸上甚至来不及呈露出错愕,就已经永远地将表情定格在了最后一刻。
“原牂牁太守朱褒,原为一地之属官。食汉禄而不思皇恩浩荡,竟狼子野心,图谋不轨,聚众作乱,残害百姓,荼毒生灵,实乃天地不容,人神共愤。不除此奸贼,如何正乾坤,明太平?
我等奉天命讨伐逆贼,正视听,安天下。凡我皇朝臣民,皆应忠于朝廷,共讨叛贼。若能弃暗投明,归顺朝廷者,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与叛贼同流合污者,依《蜀科》以叛国罪同论。”
除了少数几个知道他打算的人外,在场的人无不愕然。
“还有什么疑问吗?”
马良甩了甩带血的剑,然后收回剑鞘。
一片沉寂。
“那便好。余下将士,若是愿意继续从戎的,按照现在编制不变;若是不愿再为我汉朝征战者,我亦不阻拦。明日在此地集合卸甲,各分置金钱若干,在牂牁本地归于民田。”
“陈樵。”
“在!”
“将牂牁事务妥善处理。此地所有大权,暂由你接管。”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