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在历史非虚构写作相遇
我第一次联系李正老师的时候,他说他“刚结束中考考务会”。这令我想起了上世纪我读中学时的班主任,一位每天操心着我们的高考,却总是忍不住在课上给我们讲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故事和观点的历史老师。李正如今在B站上是拥有百万粉丝的著名UP主,但他一说起中考,历史老师的责任感和本色便会马上显露出来,这大概是他上一本历史作品《成为雍正》大卖的根本原因吧。
历史老师,一定得会给学生们讲故事啊。
现在,《乾隆制造》即将问世,我第一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说实话,清史,特别是近代之前的清史我了解得并不多,只零星读过一些文章和著作,既不系统,亦对人物缺少细腻了解。在这个领域,我和他的学生们一样,都是这段历史的普通读者,所以能更清楚地感觉到这本书内容亲切友好,行文朴实流畅。如果你还是清代影视剧的爱好者,那这本书就更对你的胃口了。
简而言之,《乾隆制造》这本书延续了前作的写作方式,也和李正在B站的传播的知识密切相关。从历史写作者的角度看,这本书还可以留意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专业性依然有保障。一位对学生考试心心念念的教师,写下的作品在专业性上当然过硬。别的不提,翻一下书中丰富的文献注释就能明白。从注释看,全书并不仅对所引用的《清史稿》《清实录》等常见史料注明了出处,还广泛征引硕博论文、州府县志、笔记、诗集等。这不光体现了文献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也看得出作者的专业。一部通俗历史作品,读者读到的只是三两句话的情节描述,但背后的工夫并不含糊。
第二,人物依然是中心。《成为雍正》是以人物为篇章展开的,而且写了许多边缘人物。《乾隆制造》延续了这种做法,写了很多大家在生活中耳熟能详、在屏幕上常常见到,但对他到底在历史中做过什么、其命运如何、历史评价怎样反而未必清楚的人。比如我这个年龄段熟悉的《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和珅,年轻时喜欢的《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昀,以及后来火爆的《甄嬛传》里的苏培盛。特别是苏培盛,实话说我从前并不知道这个人。李正特意把他拈出来写了一节,读罢,发现此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若不是影视剧的加持,他大概率就在历史中淡出了。对这样一个人物,李正写出了他的温情,没有夸大苏培盛的人生以博取眼球,也没有从其身上提炼什么做人经验,而是勾勒了此人在雍正朝和乾隆朝的一段命运的波动,以工笔的细腻,侧面刻画了乾隆皇帝的小心思:对前朝这位并无大过错的宦官宠臣,敲打一番又继续使用,从而树立新君的威望和体统。我觉得,李正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抓住了某些戏剧性的情节,但尤其可贵的是温情和节制,没有借着影视剧而大书特书。节制是历史书写的美德之一,此言不虚。
第三,语言依然可爱可亲。有些人大概会强调,李正的作品和B站的视频密切相关。不过,我从本书的语言感受到的,更多是历史教师三尺讲堂的味道。没有多年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就不会有本书行文的娓娓道来。李正时而使用一些通俗生动的修辞,但并不泛滥,更是绝无江湖腔调。
这三个特点,是我看完这本新作后的直接感受。
既然如此,不妨继续谈谈历史非虚构的写作。
我今年到处向人推荐法国历史学者伊万·雅布隆卡写的名为《第三大洲》[1]的文章。文章认为,19世纪以来,写作的地图分成了两个大洲,一个是文学的大洲,一个是非文学的。后者指的是各种统计、研究、调查等。从20世纪开始,一个新的第三大洲正在隐隐出现,它既有文学的面貌,又应用了非文学的工具、方法和成果。简单来说,“第三大洲”代表一种应用社科方法研究,通过叙事方式呈现、追求并表达真实的写作方式。文章末尾宣言式地高呼:“这第三大洲仍等待着被探索、被发现。21世纪前景一片光明!”
“第三大洲”,我理解为“非虚构”。这篇文章给了我很深的触动。最近几年,我有一个感觉,读者或观众对真实越来越渴求。比如,据说B站以前最火的是一些影视剧,但现在最火的是各种课堂实录和学科讲解,这虽然是个段子,但看得出大家对求真的关注。再比如,这几年现实题材的非虚构作品颇为火爆,以送快递、做保洁、开出租等为主题的作品征服了很多读者,连散文都能拍成影视剧。当然,这不是说大家不喜欢故事了。恰恰相反,现在的读者和观众既喜欢真实,也喜欢故事。书写真实的故事,就是非虚构,也就是第三大洲的独特风貌。
由此观之,“历史非虚构”也应该扎根在第三大洲的土壤里。现实题材的非虚构,作者可以去实地采访、约见当事人,甚至有的人写的是亲身经历。历史非虚构做不到这一点,但历史非虚构可以依托扎实的文献,提出有根据的观点,进行流畅的叙事。
此外,中国有丰厚的历史叙述传统,体例上有纪传体、编年体、本末体等;种类上有“二十四史”这类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记传,有《读通鉴论》这类历史评论,有《日知录》之类的历史笔记,还有诸如《史记》《汉书》等史书每一篇内容后面的按语……这些都可以成为中国题材的历史非虚构写作拓展边界的借鉴。我也是一个历史非虚构写作的练习者,愿意和李正老师一起,在这个领域共同努力,为读者们写下新的、更好的作品。
张向荣
2024年7月写于北京
注释:
[1]收录于吴琦主编《单读.23,破碎之家:法国文学特辑》。——编者注(全文非引文出处的注释,若无特殊说明,均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