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16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计来

三人正聊的欢,就听楼下一声大喊:“汪老爷驾到。”

三人徒地站起,准备下楼迎客。

没等到他走到楼下,汪文言已奔着楼梯口上来了。

只见他身材挺拔,大鼻头,走路沉稳有力。

看他这幅尊荣,魏应嘉心里嘀咕,“汪文言也不缺钱啊,怎么还是一副老农民打扮。”

转念又一想,“人不可貌相,也正是他这幅打扮,才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总的来说,两字-舒服。”

魏应嘉带着两人迎着上楼的汪文言喊道:“汪老爷,下官魏应嘉(马三元、郭如楚)在此恭候多时。”

“可不敢啊三位大人,汪某无权无职,怎敢如此称呼。”

“当的,当的。”

魏应嘉几人将他迎进包间。

先是让座儿,接着寒暄叙礼。

汪文言坐在主位上压压手:“都坐,都坐,既然是私下里,咱们就不要这么客气了。都随意一些吧。”

“甚好,甚好。都说汪兄平易近人,今天得见,真乃幸会也。”

汪文言接过茶,轻轻呷了一口茶。

“魏兄就不必客套,咱们也算相熟。随意吧,要不这酒我可不吃了。”

见到汪文言佯装生气,几个人放开了不少。

“汪兄,你看,咱们那就开始?”

“嗯,好。”

魏应嘉将酒满上,几个人开始推杯换盏起来。

随便聊着闲话,谁也没往正事上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这才放下手中的筷子。

魏应嘉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恳请汪文言能帮几人在大佬面前多美言几句。

汪文言并没有直接答应。

反而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可知杨涟否。”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刚上任一个月的明光宗死了。

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皇长子朱由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母亲死了,父亲又死了,他成了没人照顾的孤儿。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孙如游、礼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可以由张选侍照顾。

唯一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杨涟。

他的说法是将幼稚的朱由校交给一个别有用心的女人,一旦被胁迫,后果不堪设想。

事情果然还是按照杨涟的预兆来了。

李选侍想胁迫朱由校垂帘听政。

还是杨涟临危不乱将朱由校从她的手中抢了出来。

就这样,朱由校才在一群大臣的簇拥下离开乾清宫,在文华殿完成大礼,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李选侍并未善罢甘休。

因为她此时还住在乾清宫。

九月初二,吏部尚书周嘉谟御史左光斗上疏,要求李选侍移宫。

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就没办法制约皇帝。

杨涟在期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停的游说,大部分官员随他去了乾清宫。

最终以杨涟悍不畏死的精神战胜了李选侍。

李选侍搬出了乾清宫,这也成为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六,朱由校正式登基,定年号为天启。

杨涟在此期间经历了无数的绝望,又无数次的奋起,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

所以他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汪文言笑着说:“从龙之功就那一次,以后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给你们指另外一条路。”

“愿闻其详。”

“不能让皇上记住那不是你们的错,但是如果让首辅记住应该也不差吧。”

几个人对视,不解其意。

汪文言敲击着桌面:“方元辅为大明付出一辈子,这么大的年龄还不该享受享受生活吗?”

三人瞬间明白。

魏应嘉忙问:“汪兄,该怎么做。”

汪文言呷了口茶,沉思片刻道:“诸位怕是忘了光宗怎么死的了。”

“汪兄,光宗死于“红丸”这人尽皆知啊。”

“没错,光宗是死于红丸,但你要清楚,光宗缘何服用红丸,如果不是崔文升给光宗治病,导致光宗病情加重,光宗怎么会吃那玩意呢。

崔文升是什么人,那是郑贵妃的内侍。一个二把刀怎么会治病呢。”

魏应嘉几人不明所以,也不敢插话,纷纷望向他,等着汪文言分说明白。

“崔文升又为何给光宗治病,还不是郑贵妃给光宗献了八个美姬,导致光宗病发。

期间郑贵妃联络了李选侍,要求光宗封她为皇太后,李选侍为皇后。

但是,我们的方元辅做了什么事?

你我都知道,凭什么要封郑贵妃,凭什么要封李选侍,他们完全没有资格,但是我们的方元辅却看不出来,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几个人眼睛越来越亮,像是找到了方向。

“第二,当李可灼进献“红丸”后,我们的方元辅又做了什么事。

他竟然给奖励李可灼五十两纹银。

这可是谋害光宗的凶手,我们的方元辅到底怎么想的,恐怕也就他自己知道。

第三,熹宗登基之时,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在逼迫李选侍移宫,我们的方元辅说了什么,他说:“一个女人,能翻什么风量,不若可以晚两天移宫。”

那你们说方元辅到底有没有收李选侍的好处呢?”

几人越听越觉得在理,不愧是名满京城的人物,看问题就是清晰透彻。

汪文言笑眯眯的说道:“既做官,就是一生的事业,谁又能久居人下呢。这事要是做好了,必会鲤鱼跃龙门,步步高升啊。”

几个人欣喜若狂。

“多谢先生提携,我们早就给先生准备了大礼,随后让人给您送到府上。”

汪文言悠悠一笑:“汪某先行谢过了。”

“您可千万不要跟我等客气,一点意思不成敬意。”

汪文言站起身来:“都是朋友,可不要跟我这么客气,天也不早了,我先告辞。”

三人忙站起身,将汪文言送出鹤颐楼。

几个人抬头看看天色,这哪里是天色不早了,简直是天色还早。

都说南京为六朝故都,素有“北地胭脂,南朝金粉”之美誉。

事实上北京一点也不差。

尤其是棋盘街的莺花事业,更是蓬勃。

几个人唤过伙计,吩咐赶紧去给他们找几个名妓。

如此佳肴美景,闲情逸致,对月弹琴,佳人佐酒,人间第一等的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