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1620](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94/53142994/b_53142994.jpg)
第8章 战略大师
经九卿决议,孙承宗正式入兵部,督师辽东。
朱由校终于是见到了这位后人熟知的英雄人物。
“朕知先生素有才学,盼能从师。但朕也深知,先生军事才能更甚,故命先生督师辽东。”
孙承宗没想到皇帝对自己如此推崇,受宠若惊。
他喜欢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他读兵书。
他到过大同,帮助房守士平息了大同的一次兵变。
他与边兵一起攀登关隘边垒,勘踏过沿途地形,通晓北方民族和边疆国防的基本情形。
他看到了战争,理解了战争,并最终掌握了战争。
所以得到认命后,他欣喜若狂,不能自已。
得到朱由校的认同,他决定以身许国。
“朝中之事,就不必多言。熊廷弼虽稳定局势,但留给辽东的时间不多了。”
“臣也有所判断,现如今辽东局势稳定,得益于熊廷弼的防守,若是让努尔哈赤知晓熊廷弼被调离,恐怕会选择立即出兵。”
朱由校不禁感叹,不愧是战略大师,一语中的。
“是啊,如今辽东就剩沈阳、辽阳两城。魏伴伴,将辽东舆图拿来。”
舆图铺放,两人围了上去。
孙承宗指着沈阳说道:“陛下你看。自萨尔浒之后,后金已经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好在努尔哈赤打下铁岭、开源后并没有继续进攻沈阳、辽阳。
但是他亲率大军征讨叶赫部,就是为了扫清后方障碍。
如今后金后方无忧,肯定要对沈阳发动进攻,臣也以为他不会给咱们太多的时间。”
朱由校点点头。
看着后金广袤的土地,他眼角不自觉的跳动。
那原本属于大明的八百里山川,就这么让与敌手。
心痛啊,他狠狠的拍击着几案,发出碰碰的响动。
总是他如何心痛,此时也改变不了颓势。
目前大明根本没法发起主动进攻,一个是没人,另外一个是没钱。
他只好攥紧拳头,沉声道:“先生,接下来该如何做。”
“陛下,臣以为当应构建三层防线。
第一,以沈阳辽阳构建第一层防线,沈阳、辽阳属于坚城,易守难攻。只要不主动出城迎战,努尔哈赤就打不进来。
第二,以广宁、西平堡、辽河构建第二道防线。
第三,以锦州、宁远、山海关构建第三道防线。只要守住这条辽西走廊,后金插翅难飞。”
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目前来看,这是最好的方案。
但是有好的方案,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结果。
关键还在于执行。
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先生,朕虽未上过战场,却也知道战场复杂万变,一个拥有卓越军事天赋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孙承宗诧异的看着朱由校,他对这个新皇并不陌生,从自己任朱由校父亲老师的时候,就有所接触。
这孩子从小天资聪慧,但是并没有用在对的地方,反而是对木匠活有卓越的天赋。
没成想朱由校军事上也有些见地,这是不是又一块璞玉也说不定。
不过让他高兴的是,一个懂军事的皇上可太重要了。
就怕不懂装懂在后方瞎指挥,战场瞬息万变,贻误战机,最后背锅的还得是前方作战的人。
“陛下知兵事?”
朱由校在战略大师面前却无法厚脸皮:“朕纸上谈兵罢了。”
“陛下勤奋好学,定能成万事明君。我大明中兴有望。”
孙承宗高兴,朱由校也高兴,俩人哈哈大笑,有种知己难求味道。
“朕给你推荐几个人选。第一个人祖大寿,第二个人吴襄,第三个人毛文龙,第四个赵率教,第五个满桂,第六个曹文诏,第七个陈奇瑜,第八个尤世功,第九个”
说到这朱由校停顿了一下:“第九个袁崇焕。”
让孙承宗差异的是,朱由校为何如此看重这第九人,其他几个人或多或少的有听说过,这个袁崇焕闻所未闻。
“陛下,这个袁崇焕有何特别之处。”
“袁崇焕啊。非常之人,朕也不好说,你见到人之后就知道了。
不过朕要提醒你,袁崇焕你要好好培养,将来必成我大明定海神针。”
孙承宗吃了一惊,没想到朱由校对此人有如此高的评价,这让他尤为好奇,心痒痒的恨不得想立刻见到此人。
朱由校拉着孙承宗的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岛:“这里,朕认为应该遣一员大将,就毛文龙吧。给他升官,让他驻防这里。”
“皮岛?”
孙承宗本来还觉得朱由校懂点军事,不会随意插手军政,刚心里夸赞一番,马上就被朱由校打脸。
他不但安排布防,还安排人员,这让孙承宗极其不舒服,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出来,脸皮抽动的笑了笑。
“皮岛?咦?”
孙承宗将目光上移,看到了皮岛跟前的镇江。
随后他倒吸一口冷气。
神来之笔啊。
镇江位于鸭绿江入海口,与朝鲜隔江而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镇江堡极其坚固,易守难攻。
如果镇江防不住,还可以退守皮岛。
如果辽阳沈阳被占,那这里就是后金的后方,只要努尔哈赤敢进攻,毛文龙就可以派兵攻打他的大本营。定能搅的后金不得安生。
“陛下真乃奇才也。”
“当不得先生夸赞。人你找兵部要,钱户部没有,朕就从内帑给你。
回头你走的时候让内帑给你拨付两百万两,一并带着。”
孙承宗感动非常,辽东环境恶劣,军士缺粮少饷。这笔钱很大程度上提升军队的士气,他跪下来磕头谢恩。
朱由校将其扶起:“先生不必如此。大明要是没了,朕要这钱财有何用。”
“臣定当竭力以报皇恩。”
“嗯期待先生凯歌捷报。对了,朕决定在登莱地区组建水师,以方便支援毛文龙后方作战。
还有啊,先生你看看,朝鲜一直是我大明的属国,对我大明忠心耿耿。
看能不能让朝鲜组建一支奇兵,以协助大明作战。
努尔哈赤肯定对朝鲜虎视眈眈,朝鲜不用兵,恐怕努尔哈赤也会对其用兵。
此乃我大明助力,当派人联络。
另外,蒙古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也要派人联络,不能让努尔哈赤吞了,那样他可就再也没后顾之忧了。”
“臣明白。”
“先生,朕还有一个事,想跟你商量。”
“可不敢,请陛下吩咐。”
“我大明武将最高将领是总兵,如果是涉及大兵团作战,必须派总督指挥了,要么就是督师。
朕以为文官知兵事者少,最好还是要武将指挥武将。
具体配置你帮朕合计合计。”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