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性格决定命运

三队和四队中间,一片竹林萦绕,这是大队养猪场,其实一共只是养了三头猪。

这猪,是年猪。

等过年的时候,屠宰分肉。

对于向阳大队的人来说,这就是保障了吃肉,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一整年,能赚多少钱,已经没有太多奢望了,但是起码有一口肉吃啊。

只要这三头猪能顺利养出来,大队日子能过得去。

要是养不出来,大队今年就很多人都尝不到肉味了。

这竹林之中,中间有两间屋。

周围都是一段一段的篱笆桩,和竹林连在一起,就好像小迷宫一样。

两间屋子之中,一间屋是人住。

一间屋是猪舍。

而在这里只是住了一个人,一个斯斯文文,带着眼镜,粗衣麻布的老人,他最少有六十多岁了,甚至年纪更大一些,精神倒是很好,并没有那种落坡之人的垂落破败感。

他就是猪秀才。

他的名字已经不为人所知了,大家一开始,只是叫他秀才。

后来他养猪。

就变成了猪秀才。

这个地方其实很少人来。

不过今天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秀才爷,这是我家爷爷珍藏的酒,有些年份了,比不上你昔年在沪都醉生梦死喝的那些洋酒,但是味道还是比较纯的,尝尝!”赵东阳既然是找人帮忙,还是带上了礼物的。

他来,是不受欢迎的,猪秀才根本不鸟他,安安心心喂猪。

但是他提着一坛子还带着泥土的酒,猪秀才才变得热情起来。

这酒,还是早上赵大龙从地窖里面挖出来的。

赵东阳说来找猪秀才帮忙,赵大龙想了想,觉得猪秀才会拒绝赵东阳,因为他了解猪秀才的性格,受过太多磨难,甚至已经心如死灰的秀才,不会为了这点事情而动心。

所以他考量再三,就拿着锄头,在他们家房子周围,转了小半个圈,才把这一坛子酒挖出来。

这坛酒一看,就不简单。

赵东阳怀疑,这老登,可能在地底下,藏了好多好东西。

他在上辈子,对于赵大龙比较有记忆的事情。

好像是遗产分配。

是赵大龙把遗产分成了三份,最大一份留给了赵江山,引起了赵江山几兄弟之间的一些争执,后来还引发了一些陈年旧事,才把他们几兄弟的心结解开了。

遗产只是小配角。

那时候,跟着赵东阳赚钱的老赵家人,可不在少数,二伯家的赵东湖,大伯家的赵东顺,那都是赚了不少身家的,对于赵大龙的遗产,并不算是很在意。

可后来赵东阳还是听说了,赵东阳留下了一坛子的大黄鱼小黄鱼,还有几坛子的大洋。

价格不菲啊。

要知道,当初赵大龙,可是向阳大队第一大地主,他举荐搬迁来,可不是逃难,而是隐居了,没解放之前,这向阳大队,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是赵家的。

赵家兴建的大屋。

本来就是向阳大队最好的房子,后来被没收了,如今被改为粮仓,大队部,学校。

没错。

大队部,学校,以前都属于赵家的院落之一,很多墙壁被破坏了,分隔开,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又经常失修,所以才变成如今这么破破烂烂。

“还是那老土匪知道阿拉!”

猪秀才毫不客气的拍开了酒坛子的封口,闻了一口:“多少年没闻过这味道了,十年前就说没这酒了,看来这老土匪还真藏了不少东西啊!”

“秀才爷很了解我爷爷吗?”赵东阳有些试探性的问。

向阳大队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赵家是外来户,猪秀才也是,但是赵家是有跟脚了,来到向阳大队的理由,是避免,避开战乱苦难。

而猪秀才为什么会在向阳大队,就没有多少个人知道。

他和大队的人,本身没有什么交往。

甚至他这一号人。

知道的也不多。

他向来是独来独往的。

也就是这几年,他开始为大队养猪,然后和大队的人,才有了一些交集,特别是打猪草,煮猪食的时候,能做到不耻下问,大队的人,还是非常乐意帮助他的。

“不算很了解吧,被他打劫过!”

猪秀才笑了笑,说道:“不打不相识吧,后来他帮了我不少,我也帮了他不少,一来二往了,就熟悉了一些,其实要说熟悉,我和你老汉,比较熟悉,你老汉十岁就能把我摁在朝阳门码头给揍一顿……”

赵东阳闻言,目光微微一亮。

看来猪秀才和他们赵家的关系,非同一般啊。。

现在赵东阳倒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猪秀才可不是简单的人,他要是被挖出来了,那是最主要被诛的那一类人了,当初是赵大龙和赵江山两个人联手,把猪秀才藏在向阳大队的。

至于他们怎么攀上交情的,那就不知道了。

“这藏起来的珍品酒都拿出来了,是老土匪有事情求我,还是你有事情求我吧!”猪秀才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小酒,那感觉,就好像六月天喝冰水,太酸爽了。

“秀才爷怎么就觉得,我们一定有事情求你啊?”

“土匪家的东西,从来不白给的!”猪秀才撇撇嘴。

“呵呵,还是秀才爷了解我爷爷啊!”

赵东阳奉承的说道。

“你别给我戴高帽子,我撑不住!”猪秀才摇摇头:“我现在就只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废人而已,还有什么能帮到你们的!”

有时候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没错。

他四十岁之前。

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但是近些年……

他这秀才之名,放在以前,可是一个正经八百的读书人,可偏偏在这个时代,他这读书人,不仅仅不吃香,反而落得东居无定所,东奔西逃的下场。

“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风雨过了,彩虹会浮现,黑暗过去,光明会到来,而我,却坚信,罗教授是天下最有能力的人!”

赵东阳说道。

不是奉承。

是真心实意的。

因为了解,所以清楚。

猪秀才的能力能到哪里,没有人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即使功成名就的赵东阳,在这老家伙面前,都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你爷爷倒是和你说了不少,还能知道我姓罗,当过教授的人,屈指可数了!”

猪秀才有些感概。

赵东阳心里面讪讪一笑,还真不是爷爷说的,那是他未来才知道的,而且也只是知道他姓罗而已,也知道他在沪都当过大学生,在渝都当过教授。

“行了,别转弯抹角了,说吧,找我干嘛?”猪秀才喝了两口,那戒备心倒是少了一点点,看着赵东阳的眼神,也有几分看晚辈的感觉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赵东阳取经,正经八百的取经:“我想让向阳大队的日子过得好一点,该怎么做?”

他来,不是为了单纯的养猪。

猪秀才可不是靠着养猪得到的秀才之名,养猪是他的薄弱项,他的长项,是经济发展,是金融手段,而这就是向阳大队,最缺的东西。

发展的核心,还是做生意,靠着刨地的那点粮食,是没办法过上最好的日子的。

“这问题……”

猪秀才闻言,忍不住有些讽刺的笑了笑:“你不应该问我,应该问你老汉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老汉才是大队长!”

“他要是能做到,不用等到今天!”

赵东阳摇摇头。

“那你又怎么觉得,我一个自身难保的老人,就能做到呢?”

猪秀才有些自嘲的反问。

“我最近读书,读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书,书上告诉我,经济发展和时代潮流要融合在一起,人才是根本,要学会去适应时代,要让经济这个词语,融入每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赵东阳微笑:“现在是一个生产队的时代,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发展生产队的经济呢?”

他说完了,又补充一句:“我对这些,半信半疑,但是大队里面,我找不到别人来给我解惑,或许你可以!”

“你踩界了!”

猪秀才环视一眼,低沉的说道。

“我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赵东阳平静的说道:“我不怕踩界,我怕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他虽然是想要苟着。

但是不代表就能做到。

性格决定命运。

他的性格。

骨子里面有冒险的基因,喜欢弄潮儿。

他若是能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那上辈子离开向阳大队,到了燕京城的时候,他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跟着王初夏,读个书,考个编制,这对他来说,并不难,只是有没有必要的动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