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23/53222723/b_53222723.jpg)
第6章 选择
赵东阳开始了每天上工,当老师的小日子。
四五天下来。
面对十三个萝卜头。
他已经开始渐渐熟悉了。
这感觉……
其实还不错啊。
他把课程分配好,采用一种针对性的教育,就好像未来那种补习班差不多。
目前十三个学生,一个五年级了,两个四年级了,四个三年级的,两个二年级的,三个一年级的。
上语文,一起上,让他们自己预习,自己针对性的讲解,从高年级到低年级。
上数学,大教小,自己教大的。
这方法还不错。
他这辈子是高中生。
但是上辈子,也算是一个大学生了。
他记得,上辈子,自己去了燕京之后,被王初夏压迫着去自考的时候,考的就是师范的学历。
赵东阳没有名正言顺上大学的能力,但是到了八二年的时候,他忍不住王家人对自己的挑剔,王家可没有几个人看得起他,都想让王初夏和他离婚,最后扛不住了,选择了自考,准备拿个学历堵住王家那些人的嘴。
辛苦几年,拿到大专毕业证之后,又熬了几年,拿到了一个本科毕业证,学位证都没有拿到。
后来就不是很在意了,一心扑在自己的生意上。
或许也因为如此,让自己和王初夏渐行渐远,王初夏能在七八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最高学府,燕大,智商情商都是双一流的人,多少有些文青病。
她讲究奉献自己,为国为民,而自己追究极致的利益,从倒爷开始,铤而走险,一身铜臭,三观不和的两个人,怎么能去生活一辈子呢。
即使后来,他明明知道她在乎自己,她也知道,自己爱她入骨,还是三结三离。
也因为王初夏的督促,这学历还不是白拿的。
教育小学生,得心应手。
而在教书的这些天,赵东阳沉下心来,开始接受自己真真切切的回到这个年代了,也该考虑一下未来了。
主要是考量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那就是针对自己未来,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他的未来是要继续按部就班,如同上一世的那样去走,还是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
重活一世。
终究不是重蹈覆辙的。
上辈子。
太苦了。
苦自己。
也苦了身边所有人了。
可他仔细想下来,自己能选择的路。
其实没有几条。
这是一九七八年,不是二零二八年,在这个年代,有钱,能赚钱,都不算是好事情,民营经济刚刚开始发展,摸着石头过河的企业家,大多数都淹死在前面了。
钱,有时候更是错误。
赵东阳在未来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大江大河,讲的就是从这个年代开始,针对性的几条发展道路,他对里面的几个人物,有一种非常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宋运辉,雷东宝,杨巡。
这三个人,走出了三条路,所代表的,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人所选择走的三条路。
宋运辉这条是正路。
上大学,走体制,为人民服务。
但是需要底蕴。
首先要考上大学,才有这个资格,没有知识文化,他更加混不了国企,即使他想要砥砺前行,除了需要坚韧的斗志,更加需要知识文化的支持。
再说了,即使宋运辉这样的人物,在这条路上,那也是起起落落的。
这条路,充满崎岖,充满斗争。
而剩下来的,就是雷东宝和杨巡,他们所代表的,是两条不一样的,一个是民营企业家,一个是集体经济领头羊。
杨巡代表的,是民营企业家的道路。
也是曾经赵东阳走的那条路。
杨巡有一句台词。
他记忆犹新。
我想要站着把钱给赚了。
可百分之九十九的民营企业家,都做不到,都是在跪着挣钱。
赵东阳算是亲身经历。
他七八年到燕京,八零年和王家闹翻,开始做小贩,烟酒,衣服,等等的,在西单练摊,八三年认识了一个大哥,开始走毛熊的商路,做倒爷,从燕京到莫斯科,做不到罐头换飞机,但是一车一车的物资从华国过去,又从毛熊回来,也是赚了盆满钵满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他走的路,比杨巡的更加凶险,从倒爷,到企业家,到家族企业,最后到跨国集团,他走了五十年的路。
在那个规则还不完整的时代。
他进去过三次。
更是让身边的人,为他付出了巨大。
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回馈过家乡。
把家族的人都带出去了。
族谱上,他有资格开一页了,哪怕五十年后,他回乡的阵仗,那都是市里面县里面不少领导十里迎接的。
可还有一句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相对于在这条商路上,不断倒下的那些民营企业家,他算是幸运的,八十年代下海的,百分之八十熬不到千禧年就倒下了。
那时候不敢拼做不了生意,敢拼命的都是一个脚在阎王殿,一个脚在大牢。
他算是过五关斩六将了,熬到最后,成功上岸,但是他也付出了巨大了,去毛熊做生意的时候,三哥钱东勇和堂弟赵东湖,把命都丢在那边了。
那时候在毛熊做生意,不仅仅要钱,也要命啊。
后来到了九六年,企业上正轨了,以外贸实业为主,蒸蒸日上,但是也免不了大清算。
在这之前一切不合法的,都会被清算,那时候界限模糊,甚至说没有太多的界限,踩界经营的,比比皆是,走私,税务,问题重重。
二哥许东升站出来,替自己背锅,判了整整二十年。
最后病死在里面。
九八年,因为一个地产项目的投标,他惹上了不应该惹的人,他的企业出了很大的问题,不仅仅面临倒破产,甚至自己都要进去待了。
是他亲爹。
赵江山同志,弯下了他的腰杆子,去求一个老战友,才算是把这关过了。
赵江山老同志为此,一病不起。
最后弥留之际,都等不回正在接受调查的自己。
零五年,财务上出了问题,赵小六这个财务大管家又进去了。
他这个生意做的。
几乎是把全家都搭进去了。
这条路,他走的冷血无情,走的心惊胆跳的,让他再选择一次,他宁愿让自己贫穷一辈子,他也不愿意再让自己身边的一个个人,为自己付出这么多。
其实如果可以选择。
雷东宝的路,是最合适的一条路了。
但是电视上,雷东宝并没有好下场。
可这还真不能怪时代。
雷东宝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
两个原因。
一个,他缺乏发展的远见,看得住脚下一亩三分地,看不到未来,急功急利。
这和他的文化水平有关系。
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虽然有对时代潮流的敏锐,但是却没有办法去把握好时代的红利。
这导致,他带着小雷家,走的路越来越窄。
最后人仰马翻是必然的。
而第二点,他失了公心。
准确来说。
他自大狂妄自私自利的想法,导致他失去了小雷家所有村民的支持,最后那个的画面,小雷家的人有错,他也有错,他一步步走下来,仿佛忘记了,小雷家才是他的根基,以为雷霆公司是根基,事实上,小雷家才是根基,这才导致,他的众叛亲离。
所以赵东阳要以此为鉴。
他还仔细的考量过了一个问题。
不管自己是不是考大学,还是如同上辈子一样,去燕京当倒爷,未来的道路恐怕都是崎岖的,难走,甚至连累别人,一个不消息,还会继续进去做几年。
那日子,自己尝试过。
那是一刻都不愿意想起。
重活一世,其实那些所谓功名利禄,社会地位,他都已经看淡太多了,不是他清高,而是他尝试过了,也就那样而已,钱,不一定要多,够用就行。
平平淡淡过日子。
才是真的。
留下来。
留在向阳大队。
向阳大队的大队长是他爹,一队记分员是他大哥,他想办法,让向阳大队经济发展起来,有向阳大队背书,就算是有什么问题,也不会算到他头上。
他安安分分的苟着。
平平淡淡的生活。
快乐美好的过完这一辈子。
这样的想法,顿时就已经是占满了他的所有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