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爷爷你朱元璋,带我造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正式练兵 二代线膛燧发枪

大别墅,房间里。

没有发现朱元璋等人‘消失’的朱英拿着燧发枪图纸和53式步枪图对比研究。

看了一会,“年后再研究!先看学习资料。”随即拿出一本彩绘杂志看起来。

亥时一刻,朱诗雅、纪文宣两人端着马秀英熬煮的鸡汤推门进来。

两个女孩子一左一右站在朱英身边,看到杂志里面的人时瞬间满脸通红。

“大哥,你是大坏人,羞羞...”

“英哥儿,你是大坏人。”

听到声音的朱英先是一惊,随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羞什么羞?大哥是在学医。”

朱诗雅把小汤罐放在桌上,疑惑道:“大哥你在学医?”

纪文宣把碗、汤勺放在桌上,接话:“英哥儿,学医也不能看别人不穿衣服啊。”

“大妹、宣妹,这你们就不懂啦!穿衣服的人如何看她们的经脉?”

朱诗雅满脸羞涩的抬手指着一女人图,“可是我没看见上面有经脉线图。”

朱英指着比基尼处,“这不是吗?”随即合上书起身驱赶她们,“好啦好啦!你们快回去休息。”

两个小姑娘在朱英忽悠中懵懵懂懂的走出房间。

......

元宵节后的第三天,辰时初刻。

朱英昂首挺胸的‘押着’朱元璋、朱樉等人来到操场上。

朱英还没发话,后面跟过来的一群弟弟妹妹吵吵嚷嚷的问这问那,一会又陆陆续续来了一群孩子。

刘璟、刘廌、张宇初、姚广孝、陶成道几人手忙脚乱的招呼一群群热闹的孩子们去教室。

操场安静下来后朱英对着朱元璋的人高声大喝:“都站好,不要东张西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你们自己都不训练出一身腱子肉,以后如何带兵?按高矮次序都排好。”

“小英,我们都一把年纪不用再训练了吧?再说我以前当过红巾军,还是懂一些军操。”

场中年纪最大的汤和一脸笑容的开口。

朱英面色一冷、语气严肃的开口:“汤爷爷别说话,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再废话开除你。”

“呃。”汤和应了一声没再说话。

见他们都整整齐齐站好,朱英点了点头又意气风发的模样大声喊话:

“听好,我喊将士们好,你们就回将军辛苦啦!知否?”

“知道啦!”朱橚、毛镶、吴奇几人开口回答。

就见几人回话,朱英面色不悦的再次开口:“你们听懂了没有?不回话,本将军每人抽你们十鞭子。”

朱元璋、徐达等人懒洋洋的应付:“听懂啦!”

朱英没说话走到朱元璋面前抬起手给抽了他大腿一下。

“哎哟哎哟!你小子敢打咱?”朱元璋蹲在揉刚刚被打的左腿。

“噗......”徐达、朱樉等人捂嘴笑。

朱英挥了挥手中的马鞭,怒喝:“严实点!现在我是将军,你们是兵!”

众人见他认真的小模样,也跟着认真回答:“是,将军。”

朱英点了点头,大喊:“将士们好!”

众人:“将军辛苦啦!”

朱英洋洋得意的点了点头再次呐喊: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众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全体都有,随我做第七套广播体操。”

话毕,朱英打开小喇叭播放键。

“第七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第一节伸展运动,预备七!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朱英在前面做示范带着众人做广播体操。

为此前几晚朱英偷偷的在房间里用VCD碟机看了好几遍。

一套广播体操结束,又带他们一群大老爷们在操场上跑圈。

跑完圈休息一会,再带他们去大食堂吃早餐。

辰时四刻,小操场上。

朱英给众人演示了一遍‘现代’军训项目。

立正、稍息、原地转向、齐步、正步、跑步、踏步立定、下蹲、报数、行礼、礼毕、跨立等。

朱元璋等人看着朱英做这些动作一个个感觉以后要遭这小子的老罪。

临阵脱逃的朱樉被朱英逮住,无情的当着众人面抽了他屁股二十马鞭。

朱樉捂着屁股敢怒不敢言,这小祖宗身后有人!

因现在基地没有之前那么重的建设任务,轮班休息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小操场看他们一群‘大佬’被皇长孙收拾。

连平日在家做针线活的马秀英等女性家属也围着看。

古代娱乐节目不多,看热闹大有人在。若不是那些孩子都去教室读书,这里更热闹。

朱英没管周围的人,此刻手持马鞭在朱元璋等人周围边吹哨子边喊口令。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爷爷、二叔、三叔你们左右不分?记住,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再来,向右转......”

马秀英等人看到朱元璋左右不分“咯咯...”的大笑。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朱英看着他们同手同脚,呵斥:“一落左脚,二落右脚,不要同手同脚,你们要听口令!”

朱元璋等人被朱英折磨一上午,到吃饭时一个个捏腿扶腰的抱怨。

朱英才不管他们抱怨声,休息半个时辰后,提着马鞭上门一个个的揪出来继续训练。

就这样朱元璋等人被朱英折磨了一个月。

他们‘出师’后又安排他们对基地内的男人、小孩进行报复式训练,把大家折磨得哭爹喊娘。

张宇初、姚广孝、陶成道、刘璟、刘廌几人也没逃过此劫。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朱英还想让那些妇女们也训练一番。

期间朱标偷偷来过几次见马秀英,看到好大儿太对老爹、兄弟们那么狠,后面也不敢再来,生怕自己也被拉进去。

朱元璋倒是想让胖朱标来锻炼锻炼,奈何宫中之事还得需要有人做,这才没有拉他进来。

洪武十六年这一整年,大家都在‘充实’的生活中度过,期间四王、徐达、汤和等人都没离开。

这一年,吕氏完全掌控了周德兴,周德兴索性一路走到黑,在吕氏的帮助下拉拢数名手中有兵权的勋贵。

......

洪武十七年。

十岁的朱英现在又长高了一截,还有一群弟弟妹妹们也长高不少,朱尚炳和朱高煦现在在基地中成了狗都嫌的熊孩子。

元宵节后第二日,辰时二刻,生产车间里。

朱英亲自拿着第二代燧发枪枪管刻膛线。

机床前,带着护目镜的朱英双手加力,枪管发出“咔哧咔哧...”刺耳的声音。

朱元璋等人一个个捂着耳朵站在周围看。

两刻钟后,朱英拿起手电对着枪管里瞄。

朱元璋见他比划好一会没说话,出声问道:“大孙如何?你所说的膛线刻好了吗?”

朱英把枪管丢到一边,摇了摇头,“不行,错口啦!”

心痒痒的朱棣走上前,“大侄子你让开!让四叔我来试试”

“行,四叔你来试试。”朱英取下护目镜递给朱棣。

随后朱棣拿起新枪管按照步骤开始在机床上刻膛线,又两刻钟后宣告失败,朱樉接力。

直到吴奇操手枪管内的四条膛线才勉强刻好。

朱英用锉刀稍作加工,第一把二代燧发膛线枪出炉。

一群人心急火燎的拿着枪、子弹包冲向靶场。

朱英对新枪检查一番,加上弹药对着木靶标准开火。

“嘭!”

一百步命中(约一百三十米),比没有膛线的燧发枪命中率高一大截,还能破甲。

“嘭!”

两百步命中(约二百六十米),没能破甲,但对付没有甲胄的敌兵也能造成杀伤力。

“嘭!”

三百步(约四百多米)没中,不知子弹飞哪里去。一代燧发枪要命中一百步外的靶子全靠运气。

有这个结果朱英已经很满足,能打两百步的敌人,在这个时代是不敢想象的事。

这个时代的弓箭手一般也就能射出一百步的射程,再多就得吃臂力。

这个时代饭都吃不饱,没有那么多大力士来当弓箭手?

朱元璋看到这个结果,贼头贼脑的拉着朱樉去到一边说悄悄话。

此后每天都会被他们爷俩偷走数根刻有膛线的枪管。

弩此时逐渐被淘汰。

第一点,在战场上不能抛弧线发射,弩只能直线发射。

第二点,在战场上弓每分钟可乱箭齐发十数次,而轻弩每分钟只能发射几次,连弩射程近,重弩操作还没火炮方便,维修还很繁琐。

第三点,随着火器普及,相比于弩,火铳的射程更远、更灵活。

第四点,再者轻弩管控很严,罪名比私藏甲胄还严重,一旦发现谁私藏弩器立即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