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章 影响
魏国取代沙捞越王国一事,在南洋地区实在是微不足道,除了纳闽总督与荷属东印度有所关注外,几乎无人问津。
文莱也仅仅是失去了名义上的臣属而已。
然而,当徐炜凭借菠萝啤酒吸引众多船只停靠后,不仅抢占了纳土纳群岛的生意,更是获得了大量关注。
船员们只要在魏国中转停靠,消息便迅速在南洋传开。
引发轰动的并非近在咫尺的兰芳,而是新加坡。
早在1826年,英国逼迫荷兰人割让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三地后,便成立了海峡殖民地。
新加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十字路口位置以及港口优势,发展极为迅速,数万人依靠港口维持生计。
这个拥挤的小岛上,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
总督府高高在上,以警察作为爪牙,岛内被划分成一片片社区,由黑帮负责自治。
黄昏时分,海鸥逐渐散去,灯塔亮起光芒。张永盛耷拉着脑袋,一条黑得有些发黄的毛巾搭在脖子上,与一众码头工人坐在地上,等待着船只到来。
为了赚钱养家,不到天黑,他们是不会离开的。
果然,就在太阳即将完全落下,最后一丝光芒即将散尽之时,一艘船缓缓驶来。
肥胖的税务官像离弦之箭一般,以与他体型极不相符的速度冲了过去。他登上栈桥,踏上木梯,快步来到甲板,双手叉腰,冷哼道:
“停泊费,每吨一先令!”
“你这船大概两三千吨吧?”
“您稍等!”船长赶忙点头,从怀中掏出钱包,数出一叠英镑递过去,然后又偷偷塞了几张英镑。
“两千吨,收一百英镑!”税务官露出一丝心领神会的笑容,下巴微微抬起:“停三天,超过时间可得加钱,到时候价格就不一样了……”
说完,他便带着两个手下离开了甲板。
船长这才摇摇头,又看了一眼自己的钱包,脸上露出一种既偷着乐又有些肉疼的表情。
2500吨的船,少算了五百吨,用十英镑就节省了二十五英镑的税费,值了!
“卸货,卸货——”
大副刚喊出口,一群码头工人就一拥而上,接着一个穿着短衣的汉子走上前来。
谈妥价钱后,紧接着就开始卸货。
新加坡作为中转站,拥有不少仓库,许多东亚的商人们都在此地交割货物。
虽然去印度的运费更高一些,但所耗费的时间,都够再跑一个来回了。
张永盛一抬起箱子,就闻到了浓浓的茶叶味,立刻猜到这是从大清买来的茶叶、瓷器之类的东西。
即便印度的茶叶再便宜,伦敦的贵族和商人们依旧对东方茶叶情有独钟,这可是身份的象征。
就像瓷器、丝绸等物品一样,讲究的就是这个格调。
“只有半船?”
一群人卸了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张永盛感觉还没干过瘾。
最近又打起仗来,钱越来越难赚了!
领完工钱,张永盛和一群工友朝着窝棚区走去,那是他们的住处。
在路上,恰好碰到船上的水手闲逛,手中拿着酒,表情悠闲。
“这沙捞越的菠萝啤,味道确实不错,比朗姆酒好喝多了,甜丝丝的!”
“那是!”另一人附和道:“不过人家现在不叫沙捞越了,改名叫魏国!”
“真了不起,一个华人把洋鬼子赶跑了,给咱们华人长脸!”
“听说了,去了就分地呢,好家伙,等我干不动了就去那儿养老,肯定舒坦……”
听到这话,张永盛走不动了,旁边的工友们也都停下了脚步。
他们这群人,要么是下南洋过来的,要么是从其他地方逃难来的,混得都不怎么样。
毕竟要是混得好,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那个,兄弟我也是客家人!”张永盛壮着胆子走上前:“你刚才说的魏国,在哪儿啊?”
“婆罗洲呀!”汉子随口答道:“就在蜈蜞岛东边,一个姓徐的好汉赶走了白鬼子,建立了魏国!”
“我们刚从那儿停泊了一会儿,买了些西米、胡椒,还有菠萝啤。”
“那分地是真的吗?”另一人急忙问道。
“是真的!”汉子上下打量了一下众多码头工人,笑道:“确实,对你们来说那是条出路,比在码头上扛包强多了!”
简单说了下自己听到的消息,汉子这才摇晃着脚步离开了。
这边,工人们听得满脸通红,神色各异,心里的想法自然大不相同。
张永盛回到窝棚,不大的地方住着四口人,一下雨就积水内涝,让人苦不堪言。
“刚刚帮里的阿令过来收钱,说生意不好,少收了一先令!”
阿娘唠叨着,老爹默默地吃着饭,小弟也同样一声不吭。
住在窝棚,每个月要交五先令的保护费,这可是张永盛努力工作四五天才能挣到的钱,扣除吃喝,到月底也剩不了多少。
粗米粥在嘴里,张永盛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阿爹,阿娘,咱们得离开新加坡。”
他双眼满是兴奋:“去魏国,那里免费分地,一年能种三季,天天能吃大米饭,还能娶媳妇……”
听着大儿子的介绍,一直沉默的老爹终于开口:“去,留在新加坡娶不到媳妇!”
“咱们老张家可不能断了香火!”
“那要是假的呢?”老娘担忧地问道:“我听说兰芳不也是这样嘛?好多人采矿采着采着就没钱了,最后还得离开!”
“娘!”张永盛认真地说:“咱们去种地,又不是去采矿!”
如他一般的工人不在少数,成群结队而走。
一开始新加坡总督倒是乐见其成,毕竟华人太多让人忌惮。
但随着大量华人的离开,新加坡城市接近半瘫痪。
喝的水无人搬运,垃圾无人运送,卫生也少人打理……
整个城市关于吃喝拉撒的服务人员,少了三四成,新鲜的蔬菜、大米、肉食,再也到不了白人的餐桌。
“该死的华人!”
新加坡总督看着垃圾成堆的街道,愤怒道:“瞧瞧他们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