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0章 八大员之一的没落
郭建强找高卫华是来诉苦的,和目前的工作有关。
“我是70年代初进的公社放映队。”
他满脸纠结:“当时选拔一批文化水平和宣传能力的优秀人才,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现在我挂靠华影集团,其实不算正式员工,算自负盈亏。”
“儿子今年12岁,他和母亲不希望我再东奔西走。”
“但不做放映员,我还能做什么?”
“放映员去乡村颇受欢迎,比其他工作吃香。”
……
郭建强说得没错。
华国放映员的历史能够追溯到50年代,最早一批出自江南市的放映训练班。
放映人员组成600多个放映队,首次将电影带到农村,开创华国农民看电影的新时代。
……
80年代初,乡镇电影放映员成为农村活跃文化阵地、普及电影放映、传播农业科普知识的生力军。
待遇也很好。
渴望文化生活的乡亲们,在电视无法普及、电影院都在城市的情况下,对放映员的渴望犹如天旱逢甘霖。
正因如此,放映员与另外七种职业,并称为八大员。
“手风琴拉得欢,现在表演八大员。八大员不简单,哪位同志也离不了咱……”
60年代有首《歌唱光荣的八大员》,曾经全国各地风靡一时。
歌里提到当时非常吃香的8八种职业就是八大员,分别是售货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放映员、炊事员、文/工团员。
‘八大员’其实是泛指,服务行业的人都可以归入这个行列。
八大员为什么吃香?从售货员说起。
这个时候不管城里商店还是农村供销社,都属于国营企业,有垄断性质。
无论是工资还是福利,售货员比普通工厂职工好一大截。
不仅如此,售货员能买到别人难以买到的紧俏商品,比如白糖、自行车、布匹等等。
……
60、70年代,社会上汽车极为罕见,整座县城只有十几辆。
驾驶员屈指可数,自然奇货可居。
……
通讯落后,电话极为罕见,老百姓交流主要依靠书信。
邮递员负责传递信件,是大家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非常受人尊敬。
他们是国营企业正式职工,工作稳定工资高,能养活全家人。
邮递员有统一制服,人手一辆凤凰(永久)牌自行车,让人羡慕。
……
保育员是托儿所、幼儿园老师,只出现在城市,同样属于正式工作人员。
再说理发员,以前他们叫‘剃头匠’,社会地位低,不受人待见。
但是当下这个职业不但不被人轻视,反而很吃香。
物资匮乏的年代,谁家出个炊事员,意味着可以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最后是文工团员,想想前不久倒闭的某房产公司,就能明白这个职业的优越性。
……
扯得有点儿远!
说回郭建强的放映员,看他在大安山乡的受欢迎程度,就能想到这些年过的是怎样的风光日子。
他舍不得,也很正常。
郭建强常年在外搞放映,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交际,遇到问题总不能问乡亲们吧?
前段时间高卫华来到大安山乡,谈吐举止透着不凡,他就上了心。
临走前他不是说‘有事儿常联系’吗?郭建强就动了求助的心思。
想着找过来问问,谁知他竟然是华戏学生。
懂人情世故的华戏学生,看着那么成熟,郭建强来到燕京,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只管找上门来。
他找对人了!
说到放映员的前途,谁能有高卫华清楚?
这是个夕阳职业!
其实就算是电影,华国也会经历一段低潮,都跟电视普及有关。
当下买得起电视的家庭屈指可数,文化娱乐活动除去书籍,全靠电影消遣,某部影片动辄上亿观看量很正常。
随着春风吹过大地,华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慢慢买得起电视,电影就没以前那么必须。
看电影的人少了,放映员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
郭建强提到换工作,高卫华想到曾经听说过的一个人。
他叫裴朝群,家是魔都的,北大荒当过知青。
79年全国知青返城,他也回到魔都。
仅仅在魔都待三个月,裴朝群又回去北大荒。
他仰仗的是什么?就是放映员的工作。
没有认清现实,觉得放映员的工作还能持续吃香下去。
……
裴朝群兄弟姐妹五个,他是家中老大,71年国家号召知青下乡,裴朝群去的是北大荒。
73年组建电影放映组,裴朝群成为第一批员工。
北大荒娱乐设施匮乏,电影非常受欢迎,找裴朝群玩的人很多。
有一次别人拽着他去后勤,认识后勤喂猪的姑娘,两人偷偷建立恋爱关系。
79年1月,姑娘顶替父亲的职位回魔都,成为国企正式员工。
裴朝群的母亲在街道工厂上班,属于小集体,3月她办理退休,裴朝群回魔都。
两人年龄都不小,裴朝群和姑娘回到魔都本该结婚,感情却出现裂痕。
在北大荒,裴朝群是电影组放映员,姑娘在后勤养猪。
男强女弱!
到魔都,他在小集体企业,姑娘国企上班,中间夹个大集体,差两级。
刚回来时,姑娘同母异父的妹妹出嫁,男方准备‘三十六条腿,12寸大电视,三转一响’当彩礼。
三十六条腿指的是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加起来正好是三十六条腿。
三转一响中,三转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指的是收音机。
姑娘也要这些,裴朝群哪里拿得出来?
他心一狠,觉得在魔都工作,不如北大荒当放映员,要求落户回去。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放映员不再吃香,裴朝群甚至要上门推销。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关键是户口。
他的儿子后来的分数,如果是魔都户口,考魔都交大都没问题,但是因为落户北大荒,只能去江南市的普通本科读大学。
……
郭建强的妻子和儿子,应该不了解未来。
但他们需要陪伴,其实是帮他。
晚换不如早换!
“建议你找个新工作。”
高卫华委婉提醒:“事业固然重要,家庭同样需要珍惜。”
“《喜盈门》电影里不也注重家庭和睦吗?”
他开始忽悠。
“这样吗?”
郭建强仔细想想,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正好有人想要我这个工作,我就跟他换一下。”
“行!”
高卫华为即将换工作那人默哀,送走郭建强,回到宿舍,立即动笔写剧本。
《放映员的故事》!
他知道该写什么了!
当下所有的困难,等拍完这个剧本,就能完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