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制药厂并购谈判
公元1928年10月,板垣征四郎招来其在武汉时期的老搭档石原莞尔,关东军恶棍二人组开始研究武力占领东北的可行性。
陈捷华现在是真没什么精力管这个,和老师兼老板的板垣征四郎请假后,安排好周永素的工作,将空间里剩下的青霉素分开藏到旅顺城的两个安全屋,赶紧乘船去美国!
美国方向来电话,不是磺胺药研发成功了,而是制药厂遇到了麻烦!
长时间的青霉素秘密生产储存,但又不对外销售,秘密仓库储存的青霉素越来越多,秘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经常偷偷将青霉素带出实验室,给亲戚朋友使用,逐渐的,在西部地区小范围内,众人发现了青霉素的逆天功效!
由此,嗅觉敏锐的辉瑞公司以及戴维斯-帕克公司几乎同时盯上了陈捷华的西部心脏制药厂和秘密实验室!
接到电话后,陈捷华只能通知乔治•卢卡斯,先解散磺胺药的研发团队,让格哈德•多马克带着研究数据和愿意跟随的科研人员一起,秘密离开实验室,返回德国!
接下来第二步就是停止青霉素的生产,团队全体软禁,或者称为保护起来更合适,等待陈捷华抵达后,与两家公司谈判。
陈捷华的想法,目前暴露的是青霉素团队,至于磺胺药团队有没有泄密,远隔重洋还真没法确认,只能先解散,数据全部给原主带走,至于能不能保住,就看命运的安排了!
实际上这历史的修正能力是真的强!陈捷华不得不认命!貌似历史上1928年发现青霉素,最终拿下青霉素秘方并付诸生产的就是辉瑞,同时辉瑞也靠青霉素起飞。
二战时期,辉瑞向美国军方低价供应青霉素,到了后期,盟军的士兵几乎人手一瓶青霉素,带身上随时准备救命用的。
但是在当时的民国,青霉素却卖出了和等量黄金一样的天价!所以,陈捷华考虑给自己定的底线,就算保不住制药厂,也要拿下青霉素在民国和日本的代理权或者销售权!
从旅顺乘船先到日本神户,再从神户到美国旧金山,全程21天!这民国时期的交通是真要命啊!
还好陈捷华带了俄语和德语学习书籍,在船上交替学习俄语和德语,以打发时间,不然21天无聊的估计都要跳海!那个年代又没手机刷!
陈捷华抵达后下船,按照惯例找厕所简单化装,回到自己的制药厂秘密实验室,通知乔治•卢卡斯,约两家公司谈判。
第一轮谈判,两家公司出面的都只是中层虾米,都带着大批的“当地人”,给出的条件也很离谱,连建厂子的成本都没给够,看来是想探探厂子老板的实力,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血腥的。
两家公司从制药厂内部人员处获得的信息,厂长是东方面孔,虽然说的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但应该是日本人或者民国人,因为老板长时间不在厂里!
但不管是哪国人,那个年代,东方面孔在美利坚都没什么人权!
这也是为什么陈捷华一开始就考虑要和两家公司谈判的原因,自己不可能长期留在美利坚,自己东方人,在美利坚根基终究是太弱,厂子是保不住的!只能通过谈判,拿到自己想要的产品独家代理权或者销售权。
硬抗没有意义,制药厂也不是陈捷华的重点,青霉素已经有了,其他的都只是锦上添花。
只不过就是不想给老美白占这个便宜!
既然你们不想好好谈,想探探我的实力,我就给你看看我的实力!那到时候再谈判,我可要加钱了!
陈捷华首先找的是戴维斯-帕克公司的现任领导者威廉姆•H•帕克,悄悄跟随回家,趁他洗澡的时候打开门,进卧室,向其喝水的水杯里丢了一粒阿司匹林,并将阿司匹林药瓶放在了水杯边上。
陈捷华做的第二件事,用威廉姆•H•帕克的笔和纸写了一句话,然后用手术刀片将这张纸钉在了帕克的床头。
帕克洗澡出来,首先看到的是钉在床头的纸,“Life can be very long, or it can be very short.”
“Oh!My God!”帕克确认,去洗澡之前还没有!
接下来,帕克在惊慌的状态下又看到了桌上的药瓶!
威廉姆•H•帕克明白了!这是遇到硬茬了!
帕克小心翼翼的取下那个奇怪的刀片,打电话通知自己的秘书,约西部心脏制药厂幕后老板,明天亲自去谈判!
同样的情节也出现在辉瑞掌门人约翰•安德森家里。
夜里,来自乔治•卢卡斯的电话。
“Boss! You're amazing! Both companies called and want to schedule a new round of negotiations tomorrow!”
“省得麻烦,两家一起来吧!在一起一次性谈完!”
公元1928年10月23日,美国西部旧金山,天气晴好,宜谈判、结盟。
辉瑞公司掌门人约翰•安德森,戴维斯•帕克公司负责人威廉姆•H•帕克,美国西部心脏制药厂负责人陈捷华,三方友好地坐在一起谈判。经过多轮磋商,三方达成初步意见,成立新公司,主要负责青霉素生产运营以及销售。
陈捷华提出自己的条件,“我的制药厂、实验室、科研人员、青霉素秘方、青霉素生产工艺等所有在这里的产业,只兑换7%的不可稀释股权,就是说,无论以后新公司怎么扩张,增加股东,这7%都是7%!”
“这7%的股权只要有我的签字加股权书原本再加我的信物,就可以转让,交易!”
“我的附加条件只有一条!青霉素在日本和民国的销售权归我!”
陈捷华几乎提供了青霉素生产的所有条件,却只要新公司7%的股权,就算是不可稀释,在当时看来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心想,你早说啊!你早点这么说,我们也不至于有前面的误会!
至于民国和日本的销售权,这压根都不算条件!
三方趁热打铁,在律师和公证署(当时有没有这样的机构,作者没空查了,就这么写吧,要是真有问题,请留言)的见证下,完成新公司成立以及股权分配的一系列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