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歌悠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楔子二——苦难辉煌一

熙武十年,此时距离崇武皇帝刘恂复汉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

大汉国都,建康城。

建康,这座当今大汉的都城,在春日的暖阳下本应是一片繁华景象。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行人熙熙攘攘。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街边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与远处传来的丝竹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然而,与富贵繁华的建康格格不入的古朴汉宫深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皇帝刘成端坐在明光殿中,面前的书案上堆满了奏章。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书案上的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刘成眉头紧锁,时而翻阅奏章,时而凝视着墙上悬挂的大幅舆图,那上面中原大地的广袤山河被红线重重勾勒。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渴望,仿佛透过这张舆图,已然看到了北伐胜利后,汉军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百姓欢呼雀跃的场景。

刘成正值盛年,剑眉星目,面容刚毅,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威严。他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数代皇帝共同的梦想——北伐中原,收复那片沦陷于胡人之手的汉家故土。

自登基以来,他便一直想要复兴大汉,建功立业,驱除胡虏。每念及此,他便夜不能寐,决心要让大汉的旗帜重新飘扬在中原的土地上。

“陛下,王丞相和谢司徒求见。”贴身太监陈忠轻声禀报道。

“宣他们进来。”

刘成放下手中的奏章,整了整衣袍,心中暗自期待着能得到两位重臣的支持。

王献之和谢贤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御书房,二人皆是一袭华服,神色恭敬。

王献之面容清瘦,眼神深邃,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阴鸷;

谢贤身形微胖,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可眼底却藏着一丝贪婪。

他们在踏入御书房的瞬间,快速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暗藏着不易察觉的算计。

“陛下,臣等听闻陛下近日一直为北伐之事操劳,不知可有定论?”王献之率先开口,他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刘成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朕心意已决,不日便将亲率大军北伐。中原乃我大汉根基所在,数代皇帝的安息之处如今沦陷于胡人铁蹄之下,朕怎能坐视不管?”

刘成在说这番话时,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是为了告祭先祖,也是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

谢贤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陛下,北伐虽乃壮举,但如今我朝内部尚未完全稳定,粮草辎重筹备也需时日,贸然出兵,恐怕……”

谢贤心中暗自想着,北伐一旦成功,刘成的威望将达到顶点,而这武天子刘成和先帝一样,重寒门而轻士族,军事机要和地方大臣都交由寒门掌握,又在江南推行土断,还数次要求各家释奴。

听闻天子还有用考试代替中正官的想法。

要是北伐成功,迁都到洛阳,届时王谢等大族势力更是大受打击,天子推行新政更加肆无忌惮了,这对他们门阀士族的利益极为不利,所以必须设法阻止。

刘成摆了摆手,打断了谢贤的话:“朕明白二位爱卿的顾虑。但如今北方义军蜂起,皆愿响应我朝北伐,此乃天赐良机。

至于粮草辎重,朕已命人全力筹备,不会有误。”

刘成看着眼前的两位大臣,心中虽有些不悦他们的反对,但还是希望能说服他们,毕竟北伐需要朝廷上下一心,离不开各个士族的支持。

王献之与谢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但他们很快掩饰过去,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愿全力支持陛下北伐大业。”

刘成看着二人,心中涌起一丝欣慰。他一直认为王、谢两家乃朝廷栋梁,虽知门阀士族势力庞大,有时行事不免偏向家族,

但他始终对王谢这两个在晋末复汉事业中建功的家族抱有期望。希望能在北伐中携手共进,恢复汉室荣光。却不知,这二人表面顺从,内心却各怀鬼胎。

数日后,建康城外的校场上,军旗猎猎,战鼓震天。阴沉的天空中,乌云缓缓涌动,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狂风呼啸着席卷过校场,吹得将士们的衣甲猎猎作响。

刘成身着一袭明黄色龙鳞甲,头戴金冠,骑在一匹高大的白色战马上,威风凛凛。他的脸庞被寒风吹得有些发红,但眼神却无比坚毅。

他身后是整齐排列的北伐大军,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众将士听令!此次北伐,乃为收复中原,为我大汉百姓复万里江山!重塑汉家威严!望诸位奋勇杀敌,我等定能凯旋而归!”

刘成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

“愿为陛下效死!万胜!万胜!万胜!”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那声音中充满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克复中原、建功立业的渴望。

随着刘成一声令下,北伐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

望着远去的大军,王献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谢兄,如今那武天子已率军北上,咱们的计划也该开始了。”

王献之心中愉快,觉得自己的阴谋即将得逞,仿佛已经看到了刘成失败后,自己家族掌控朝廷的美好前景,士人的天堂又要回来了。

谢贤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错,这武天子整日幻想回中原,疏远政事,又和士族离心离德。而建康城如今空虚,皇城仅有禁军近万人,

而我们几家可是能从庄园中凑出三万精兵,武备库此时也大开,这正是我们动手的好时机。”

谢贤搓了搓手,心中盘算着如何在这场叛乱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献之和谢贤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将忠于皇室的力量逐渐调离建康城。他们还买通了皇宫中的一些侍卫和太监,为叛乱做好了充分准备。

皇帝出征一个十日后,整个建康城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