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世权臣的崛起之路](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96/53335896/b_53335896.jpg)
第8章 朝堂博弈,真相大白
第八章:朝堂博弈,真相大白
苏哲将收集到的关于周成等人的罪证整理成册,准备在朝堂上揭露他们的阴谋。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为了南宋的未来,为了自己的清白,他必须全力以赴。
早朝的钟声敲响,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依次站定。苏哲站在队列中,神色平静,内心却如波涛汹涌。他紧紧握着手中的证据,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皇帝端坐龙椅,扫视群臣,缓缓开口:“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周成立即出列,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苏哲心中一凛,他知道,周成必定又要借机发难。只见周成一脸严肃,说道:“陛下,自苏哲将军推行军事改革以来,虽有一些表面的胜利,却耗费了大量的国库资金。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赋税沉重,各地民怨沸腾。臣以为,苏哲将军的改革举措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生计,应当立即停止。”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与周成勾结的官员纷纷附和,指责苏哲的改革给国家带来了诸多弊端。而支持苏哲的官员则面露不满,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苏哲目光坚定,不慌不忙地走出队列,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周大人所言纯属无稽之谈。臣推行军事改革,旨在增强我军实力,抵御蒙古入侵,保卫国家和百姓的安全。至于耗费国库资金一事,每一笔开支都有详细的账目记录,且都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如今,我军凭借火器等先进装备,多次击退蒙古大军,这难道不是改革成效的最好证明吗?”
周成冷笑一声,说道:“苏将军,你不过是在强词夺理。火器虽有一定威力,但制造成本高昂,维护困难,且在实战中并非万无一失。你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实在是自私自利。”
苏哲心中怒火中烧,但他强压情绪,平静地说道:“周大人,既然你对火器如此不满,那不妨让事实说话。臣建议,在朝堂之上,再进行一次火器演示,让陛下和各位大人亲眼看看火器的威力。”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也好,朕倒要看看,这火器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于是,苏哲命人将提前准备好的小型火器抬上朝堂。他亲自操作,演示了突火枪和火炮的发射过程。随着一声巨响,火炮射出的炮弹准确击中了远处的目标,巨大的威力让在场的大臣们纷纷惊叹。
苏哲趁机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这就是火器的威力。在战场上,它能对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为我军赢得胜利的机会。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火器的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臣坚信,只要合理运用火器,我军定能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占据上风。”
一些原本对苏哲持怀疑态度的大臣,在亲眼目睹了火器的威力后,开始动摇了。他们意识到,苏哲的军事改革或许并非毫无道理。
然而,周成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眼珠一转,说道:“苏将军,就算火器有一定威力,但你在改革过程中,任用亲信,排除异己,导致军中风气不正。这一点,你又作何解释?”
苏哲心中早有准备,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周大人,臣在选拔将领和士兵时,始终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任人唯贤。至于说任用亲信,这完全是污蔑。臣可以提供所有将士的选拔记录,供陛下和各位大人审查。”
周成见苏哲应对自如,心中有些着急。他正想着如何继续发难,苏哲突然话锋一转,说道:“陛下,各位大人,今日臣不仅要为自己的军事改革辩护,还要揭露一件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
皇帝微微皱眉,问道:“苏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苏哲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双手呈上,说道:“陛下,这是臣近日调查所得的证据。证据显示,户部尚书周成等人,贪污受贿,与富商勾结,垄断朝廷物资,谋取暴利。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还与蒙古奸细有过联系,很可能在为蒙古人提供情报。”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接过册子,仔细翻阅起来。周成的脸色则变得惨白,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陛下,苏哲这是在污蔑臣,臣冤枉啊!”
苏哲冷笑一声,说道:“周成,你还想狡辩?这些证据都是臣的手下经过多方调查收集而来,每一条都有确凿的人证和物证。你若不信,不妨一一查看。”
周成瘫坐在地上,无言以对。其他与周成勾结的官员也吓得脸色苍白,纷纷跪地求饶。皇帝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说道:“周成,你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国效力,反而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周成等人拿下,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周成等人押了下去。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
苏哲再次向皇帝行礼,说道:“陛下,周成等人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朝廷的声誉。臣恳请陛下,严惩这些贪官污吏,以正朝纲。”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苏爱卿,你此次立下大功,不仅为国家揪出了奸臣,还为自己洗清了冤屈。朕决定,对你进行嘉奖。”
苏哲连忙跪地谢恩,说道:“陛下,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这是臣应尽的职责,不敢居功。”
经过这场朝堂博弈,苏哲成功地揭露了周成等人的阴谋,为自己和军事改革正了名。他的威望在朝堂上进一步提升,皇帝对他也更加信任。
然而,苏哲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虽然这次成功地解决了内部的危机,但蒙古的威胁依然存在。为了应对蒙古的下一次进攻,他必须继续加强军事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回到府邸后,苏哲立刻召集火器部队的将领们,召开军事会议。他对近期的军事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蒙古军队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必定会调整战略,卷土重来。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更加狡猾和凶狠的战术,对南宋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苏哲说道:“各位将军,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蒙古人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他们的挑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要加大火器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火器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要加强士兵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和战术素养。”
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这是一场关乎南宋生死存亡的战争,必须全力以赴。
在苏哲的带领下,火器部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士兵们日夜苦练,火器的研发和生产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此同时,苏哲还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密切关注蒙古军队的动向。
几个月后,侦察兵传来消息,蒙古军队再次集结了大量兵力,向南宋边境进发。苏哲得到消息后,立即向皇帝请命,率领火器部队前往边境迎敌。
皇帝批准了苏哲的请求,并授予他全权指挥此次战役的权力。苏哲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程。一路上,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心中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当苏哲率领的军队到达边境时,蒙古军队已经在不远处安营扎寨。双方的军队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对峙着,气氛十分紧张。
苏哲站在河边,望着对岸的蒙古军队,心中暗暗思索着破敌之策。他知道,蒙古军队擅长骑兵作战,机动性强,而自己的火器部队虽然在火力上有优势,但在灵活性上稍显不足。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制定出一个巧妙的战术。
经过一番观察和分析,苏哲发现,蒙古军队的营地设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周围没有任何障碍物。这虽然有利于他们骑兵的行动,但也给了火器部队可乘之机。
苏哲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术。他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佯装进攻,引诱蒙古军队追击。然后,利用火器部队的火力优势,在预定的地点设下埋伏,对蒙古军队进行伏击。
一切准备就绪后,苏哲下令小股部队出击。蒙古军队果然中计,他们看到南宋军队人数不多,便以为有机可乘,纷纷出动骑兵追击。
当蒙古军队进入伏击圈后,苏哲一声令下,隐藏在四周的火器部队立刻开火。突火枪和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蒙古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倒地。
然而,蒙古军队毕竟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组织反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在战斗中,苏哲身先士卒,带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他的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火器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蒙古军队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撤退。苏哲见状,下令乘胜追击,不给蒙古军队喘息的机会。在南宋军队的猛烈追击下,蒙古军队损失惨重,狼狈逃窜。
这场战役,南宋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不仅成功地击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苏哲再次成为了南宋的英雄,他的名字在百姓中传颂得更加响亮。
然而,苏哲知道,这只是一场暂时的胜利。蒙古人不会轻易放弃,未来的战争将会更加残酷和激烈。他将继续带领着火器部队,为保卫南宋的江山社稷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