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小作坊(二)
王健的提议很是诱惑。
毕竟一个打工人的终极目标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板的赏识,成为一个公司管理层。
老许也有这样的野心。
只是,他所在的这家作坊,本就是夫妻档。
他们本身就负责技术这一块。
而王健这边的优势,就是完全将技术交给老许。
“你能放心把厂子交给我么?”
“厂子?不,我这边也是家作坊。”
王健对这些小作坊的接触还不深。
虽然只是小作坊,但他们也把自己工作的地方称为厂。
毕竟,再怎么说,这家作坊的营业执照上还是以公司命名的。
“嗯,就是作坊。”
老许点上香烟抽了一口:“若是王老板能保证我们叔侄俩的收入,我肯定会尽心把作坊做得风生水起。”
老许此时也被王健的饼喂得有些饱。
一时竟忘了之前的待遇问题。
倒是王健,估量后才解释道:“目前,我这边的业务还没有开展,不过第一个月试工期的工资我会保证你们的基本。”
“后面,自然还是按照其他作坊一样,按量发钱。”
王健并不担心业务。
此时,那些工厂生产的服装款式还比较老套。
只要他略微出手。
生产出来的衣服就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无论是大批量售卖给国营商店,还是批发给那些个体户,都不难。
“王老板,你这边是准备自己做,还是给其他的老板做代工?”
老许原本也和这个作坊的老板提过这个问题。
但考虑到成本和资金的运转。
这对夫妻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自己做?你是说?”
“做自己的品牌。”
“不过这样一来,不仅仅是生产的问题,产品的铺销问题也很重要。”
“当然若是代工的话,只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就行了。”
“但...”
老许想了一会,才继续道:
“王老板你应该也不是缺钱的人,而且认识自己的货源,若是愿意花时间去做品牌的话,收益会更大。”
老许的提议确实不错。
八十年代,能有这样想法的人很稀有,但也不少。
主要原因当然来自于资金。
无论是生产、销售,每个环节需要的人脉和资金,都不是简单说说的。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口碑。
一家老企业,拥有自己的老客户,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人脉。
而一家新厂。
若是没有新的产品吸睛,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过,王健既然准备办这个作坊,自然不会甘心于给别人做代工。
这方面的投资虽然大,但收益之差也更大。
一件普通的成衣,若只是做代工。
仅仅能赚到每件几块的代工费,但若是自己的品牌。
销售的利润就完全属于自己,仅一件成衣的利润就在十块以上。
当然。
想要拥有更高的价格。
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质量和样式问题了。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才能给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属性。
......
在王健思考的时候。
作坊的老板见老许迟迟未归,也找了出来。
“老许,怎么样啊,不合适的话,就赶紧让他走,别耽误进度。”
“好的董老板,一会就谈好了。”
作坊的董老板也没多说,回到了作坊。
“王老板,你这边什么时候需要人?”
“我这边的话,最早也得这个月底才能离职,主要是手里的这批单子,得给他完成了。”
虽然有了更好的前途。
但毕竟在这个作坊,工作了三年。
再加上这个订单接手,老许也是跟董老板保证过的。
所以老许并不准备突然离职。
“可以,我等你到月底。”
“现在是三月份十八号,最迟月底之前你要过来。”
王健拿出纸笔,写了自己的公司地址。
“现在作坊的地址还没有选定,等你过来我们再看。”
“好。”
......
离开越秀区。
王健才发现,自己出来这么久,竟然连名片都还没有用过。
这个时代,可并不是什么人都有及时的通讯工具。
名片就成了生意人人手必备的东西。
包括企业的宣传册,这些在后世显得有些落时的东西,正是这个时代的潮流。
王健拨通了小杨的电话。
也在他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家距离他公司不远的印刷厂。
这是一家国营印刷厂。
日常的业务都是印刷报纸、书本这些。
像名片这样的小业务,他们通常不会接手。
毕竟调试机器花费的代价,本身就不低。
若是没有充足的量,他们宁愿不做。
不过小杨自然有他的门路。
但王健来到印刷厂门口时,已经有一位年级稍长的负责人等在了这里。
“你好,是王总们,不知道你想印制什么样的名片?”
“我们这里主要印制的是黑白名片,不过若是带上你们公司的标志,做出一张彩色版,那样的效果会更好。”
“标志?”
王健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当然一个公司品牌,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不仅仅是名称。
一个好的标志也是一部分。
“我们这里可以帮忙设计标志,费用的话好说。”
说话间,印刷厂的这位负责人也递来了一张名片。
看到姓名的那一刻,王健便知道了。
此人也姓杨,八成是小杨的亲戚。
这么热情的原因,也很简单。
仅仅印刷名片的收益不高,而且是厂子的收益。
若是设计标志的话。
这笔钱完全可以进他个人的腰包。
“没问题啊。”
王健也笑着回应道:
“那你应该知道我这边的情况,标志的费用好说。”
“我也有印一部分宣传册的打算,不过现在刚刚起步,还没准备那么多的资料。”
一本好的宣传册。
不仅要浓墨重彩的宣传公司的文化。
一些硬件设施也是要有的。
但王健这边,公司的场地刚刚确定。
还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进来谈吧。”
老杨带着王健进了厂子,来到了生产线附近。
“这几条生产线是我们从日本刚刚进口的,印刷效率比起之前要高上不少。”
“主要是彩印比较好操作,那几条黑白的印刷线,还是用的国内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