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陨之下:三国逐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初来乍到见卧龙,临危受命或真像

陆临跟着姜维穿过城门时,马蹄铁撞击青石板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街道两侧的蜀中百姓纷纷避让,却在看到姜维的旗帜时停下脚步,弯腰行礼。陆临注意到那些目光中的疲惫——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骨瘦如柴的孩童,老翁挑着两筐干瘪的粟米,连守城士兵的皮甲都磨得发亮。

”蜀汉竟困顿至此……”他攥紧缰绳,掌心渗出冷汗。

城楼上的诸葛亮转过身来。陆临呼吸一滞——那人的眼睛比塑像更清亮,像是能看透千年光阴。羽扇轻摇间,他开口了:“将军说你是奉我之命而来?”

姜维的枪尖抵上陆临后腰,冰冷的枪尖透过薄衫,刺得他一阵发麻。

“丞相恕罪,”陆临翻身下马,双手捧剑,“此剑确是丞相所赐,但……不是此时的丞相。”

空气陡然凝滞。诸葛亮的目光落在剑柄铭文上,忽然轻笑一声:“星陨之时,天命所归。好一个‘天命’。”他接过古剑,指尖抚过剑脊锈痕,“建兴三年,我在汉中铸此剑时,可没刻过这些字。”

陆临心头剧震。这把剑竟是诸葛亮亲手锻造?史书从未记载!

“说吧,”诸葛亮突然用羽扇挑起他的下巴,“你是从建兴几年来的?”

“丞、丞相何出此言?”陆临强压惊慌。他能感觉到姜维的杀气在身后凝成实质。

“剑上的铜绿是药水伪造,铭文却是用后世楷书所刻。”诸葛亮收回羽扇,似笑非笑,“更别说你衣襟里露出的……”他忽然用羽扇尖端挑开陆临的衣领,一枚塑料纽扣滚落在地。

姜维的枪尖刺破外袍。

“等等!”陆临急中生智,“我能让汉中屯田产量翻倍!”

枪尖顿住。诸葛亮抬手示意姜维退后,目光如炬:“细说。”

“渭水南岸可改种冬麦,来年开春再种蜀黍,一年两熟。”陆临语速飞快,“再以粪肥混草木灰为基肥,亩产至少三石……”

诸葛亮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晕开暗红。姜维箭步上前搀扶,却被他推开:“接着说!”

“成都平原可造筒车引水,省去人力戽斗。军中连弩射程不足,若将箭槽改为螺旋纹……”

“够了。”诸葛亮喘息着坐回藤椅,“伯约,带他去兵器坊。”

“丞相!此人来历不明……”姜维急道。

“他能说出筒车二字,就该知道这物件二十年前已随孝直(法正)入土。”诸葛亮盯着陆临逐渐苍白的脸,“给你三日。若改不出能射两百步的连弩——”羽扇划过脖颈。

姜维拎起陆临,听见丞相低不可闻的叹息:“天命……总算来了个像样的。”

兵器坊内,铁星四溅,工匠们的锤打声此起彼伏。陆临盯着案上的连弩图纸,冷汗浸透后背。历史上诸葛连弩直到诸葛亮死后才由姜维完善,而他现在要提前十年复现这项技术。

“用弹簧?这时代连钢都炼不好……”他抓起炭笔在羊皮上狂书,“等等,秦弩的青铜机括或许可以改造——”

“你就是那个妖人?”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

陆临抬头,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扒在窗棂上。那眉眼与姜维七分相似,却多了几分跳脱。“我叫姜承!阿爹说你能让弩箭飞过沔水?”

历史中的姜维之子本该在三十年后出生。陆临笔尖一顿,羊皮纸上晕开墨团。

“别听我爹胡说。”少年翻窗而入,抓起弩机零件,“你看这个,我在箭匣底下加了个滑槽,上弦速度能快……”

“等等!”陆临阻止他,“把滑槽改成斜角,用牛皮做缓冲。”他飞速在图纸上勾勒,“这样可以增加弩箭的稳定性和射程。”

姜承愣了一下,随即露出钦佩的眼神:“陆先生,你真厉害!”

“快去准备材料。”陆临迅速指挥工匠们,“我们需要牛皮、猪油和桑皮纸,越多越好。”

姜承带着工匠们迅速行动起来,不一会儿,所需的材料便堆满了兵器坊。陆临拿起一张桑皮纸,仔细地将其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用猪油均匀地涂抹在纸面上。他一边操作,一边向姜承解释:“猪油易燃,涂在桑皮纸上可以作为引火材料。箭头裹上这种纸,在发射时点燃,就能在空中形成火焰,对敌军造成混乱。”

姜承听得入神,眼神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这主意太妙了!”

“但关键在于弩机的改造。”陆临拿起一个弩机零件,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在箭匣底部增加一个斜角滑槽,用牛皮做缓冲,这样可以减少弩箭发射时的震动,提高精度和射程。”

姜承立刻动手帮忙,他虽然年轻,但手脚麻利,很快就掌握了改造的要点。在陆临的指导下,他们将一张坚韧的牛皮剪成合适的形状,固定在滑槽的底部。接着,他们将裁剪好的桑皮纸裹在箭头上,用细绳紧紧绑住,确保在发射时不脱落。

“这样就行了吗?”姜承拿起一支改造好的火矢,仔细端详。

“理论上是可以的。”陆临接过火矢,点燃桑皮纸,火焰瞬间燃烧起来。他迅速将火矢装入改造后的弩机,瞄准远处的靶子,扣动扳机。

火矢呼啸而出,划过一道明亮的弧线,精准地命中靶心。靶子瞬间被火焰吞噬,发出“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成功了!”姜承欢呼起来,眼中满是钦佩,“陆先生,你真是个天才!”

陆临微微一笑,心中却明白,这只是他从现代带来的知识和经验。他迅速指挥工匠们继续制作火矢,时间紧迫,他们必须赶在魏军攻到城下之前准备好。

三更时分,当姜维带着一身血污冲进兵器坊时,看到的是一地焦黑的竹筒和忙碌的工匠们。姜承脸上沾着炭灰,正把最后一段引线塞进竹节。

“这是何物?”姜维踢了踢地上的竹筒,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和警惕。

“丞相要的连弩。”陆临举起改装后的弩机,箭槽中并排三支裹着油布的箭矢,“顺便加了点烟花。”

姜维接过弩机,仔细端详。他拉动弩机,感受着改造后的稳定性和射程提升。就在这一刻,城外突然亮起冲天火光,魏军的惨叫隐约可闻。

姜维猛地转身,枪尖抵住陆临咽喉:“你究竟是谁?”

“我是……”陆临咽了口唾沫,“能让星陨之人。”

姜维的枪尖微微颤抖,陆临能感受到那冰冷的金属刺痛皮肤。就在这时,城楼上的诸葛亮轻声笑了起来。

“伯约,放下枪。”诸葛亮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姜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收起了长枪。诸葛亮缓缓走下城楼,来到陆临面前。他手中的古剑锈迹正片片剥落,露出底下星辰般的纹路。

翌日清晨,陆临被带到丞相府。诸葛亮正在案前批阅公文,见他进来,头也不抬:“昨夜的火攻,是你教姜承的?”

“是。”陆临低头答道。

“那孩子天资聪颖,却太过莽撞。”诸葛亮放下笔,“你可知他今早请命,要带兵追击魏军残部?”

陆临心头一紧:“丞相答应了?”

“我让他去了。”诸葛亮抬眼看他,“带着你改装的连弩。”

“这太危险了!”陆临脱口而出,“魏军虽败,但司马懿用兵如神,必设伏兵!”

“所以,”诸葛亮站起身,“我给你一个选择。要么现在告诉我你的来历,要么等姜承战死的消息传来。”

陆临咬紧牙关。他知道,这是诸葛亮的试探,也是他唯一的机会。

“我来自千年之后。”他直视诸葛亮的眼睛,“我知道蜀汉的命运,也知道丞相的遗憾。”

“哦?”诸葛亮挑眉,“说来听听。”

“建兴十二年,丞相病逝五丈原。姜维继承遗志,九伐中原,却因我主亲信小人,最终功亏一篑。”陆临深吸一口气,“我想改变这一切。”

诸葛亮沉默良久,忽然笑了:“你可知我为何信你?”

陆临摇头。

“因为那把剑。”诸葛亮指向案头的古剑,“它确实是我所铸,却从未赠予他人。直到昨夜,我才想起——那是我在梦中所得。”

“梦中?”

“梦中有人告诉我,'星陨之时,天命所归'。“诸葛亮的目光深邃如渊,“现在想来,那人……或许就是未来的你。”

陆临怔住。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穿越竟是一个闭环。

“去吧。”诸葛亮挥了挥手,“姜承需要你。蜀汉……也需要你。”

当陆临策马冲出城门时,远处已传来喊杀声。他握紧缰绳,心中默念:“这一次,我一定要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