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心脏超声检查及其正常超声表现
第一节 超声检查技术
一、患者准备
1.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前
无须特殊准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前应禁食和禁水8h。
2.不能配合检查的儿童
需要在镇静状态下接受检查。
3.检查前
安静休息5min。
二、体位
探头置于胸骨旁和心尖部检查时,受检者通常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检查时,受检者需取肩部垫高的仰卧位;探头置于剑突下检查时,受检者膝关节蜷曲、并拢,使腹部放松。
三、仪器
一般采用配备相控阵探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成人探头频率为2.0~5.0MHz,儿童探头频率为5.0~7.0MHz。二维图像帧频应≥30帧/s。采用最小检测深度和尽可能高的发射频率以优化二维图像分辨率。M型超声和频谱多普勒测量时图像记录速度一般设定为100mm/s。
四、检查方法
(一)检测部位
常规部位包括胸骨旁区和心尖区,根据需要可增加剑突下区和胸骨上窝等部位。
(二)常用切面
标准切面包括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胸骨旁主动脉瓣水平短轴切面、胸骨旁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胸骨旁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剑下四腔心切面等。此外,还有一些非标准切面也常用到,可以更好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检查技术
常规检查包括二维、M型、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等技术。一般首先应用二维超声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形态、各结构间相互连续和毗邻关系以及整体运动状态等;对于特殊感兴趣的结构,如瓣膜或室壁,可应用M型超声观察其运动轨迹并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心腔内血流分布和途径,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瓣口和心腔内血流速度;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分析室壁和房室瓣环的运动速度。最后,综合分析各种检查方法所获信息,对患者的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作出综合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四)检查内容
1.确定位置
心脏位置、心脏和内脏的位置关系。
2.检测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包括各房室的大小和形态、室壁的厚度及运动方向和幅度、各瓣膜形态结构和启闭情况、各结构间相互连续关系及空间位置关系。
3.检测血管结构异常
主要观察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以及上、下腔静脉等血管和心脏的连续关系、血管形态和走行。
4.检出异常回声
如心腔、大血管和心包内以及心脏周围是否存在异常回声。
5.评价心脏和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检测心腔和大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时相和速度;定量或半定量评价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程度;评价心内存在的异常分流和分流压差等。
6.心脏功能评价
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