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技巧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党政公文的文种

1.5.1 公文文种

根据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主要有以下15种:通知、请示、公函(函)、报告、通报、纪要、通告、批复、意见、决定、议案、决议、公告、公报和命令(令)。

(1)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单位的公文,转发上级单位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人员,发布规章制度,等等。

(2)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比如,请示类公文《关于申请防护栏建设资金补助的请示》。

(3)公函(函):公函(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比如,湖州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的《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商请支持设立浙江湖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函》。

(4)报告: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比如,199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

(5)通报:主要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比如,贵州省发布的《关于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6)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比如,常委会会议纪要。

(7)通告:主要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8)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比如,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

(9)意见:主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比如,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10)决定:主要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比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1)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议案》。

(12)决议:主要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比如,新虹公司发布的《关于通过新虹公司财务管理办法的决议》。

(13)公告:主要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比如,某省发布的《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建议的公告》。

(14)公报:主要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公报》。

(15)命令(令):主要适用于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或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比如,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解放海南岛的命令》。

1.5.2 案例分析

案例 1-1

近日来,某单位办公室主任张某某很烦。该单位承办了全市普惠金融工作会议,并计划在会议上举行一个重大项目的签约仪式,领导交代他:①邀请市领导参加会议;②向附近一所大学借用场地开会;③将近期的筹备工作情况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

请问:在这个案例中,可能会用到几种公文?

参考答案和解析:

①邀请市领导参会,需要用到请示(或函)。如果市委市政府是该单位的主管单位或有上下级关系,又无法确定由哪位市领导来参会,也不知道拟邀请的市领导是否有时间,那么,行文时以请示为佳。

②向附近一所大学租用会议场地,这所大学与该单位无隶属关系,那么,就需要用到函。

③向市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会议筹备情况,需要用到的公文是报告。

④承办会议,涉及经费的问题,申请经费时需要用到请示。

⑤会议召开前,需要给参会人员发通知,此时用到的公文是通知。

⑥会议结束后,要形成会议总结材料,此时需要用到的公文是会议纪要。

案例 1-2

新虹县公安局关于严禁占用道路的布告

穿行我县的808省道,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缠绕在美丽的新虹江畔,朝霞中,它似嫦娥手中飘扬的锦带,引领着过往车辆南来北往;月色下,它如同圣洁的哈达,召唤人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啊,秀丽的808省道!但是,近日发现在这秀丽的省道上,时有群众占用道路晾晒稻谷和其他杂物,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导致过往车辆经常滑入江中,为保障我县省道的畅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自本布告发布之日起,严禁占用道路,杜绝一切安全隐患,违者一经发现,将给予一定严厉处罚。

特此发布。

新虹县公安局

20××年××月××日

请问:上述公文中,都有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上述公文的文体使用错误。此处应为“通告”,不是“布告”。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公告”“布告”“通告”是不同的。

公告的发布机关级别高,党和国家的高级机关才用,面向国内外。

布告除解放军机关外,在地方上必须是省级人民政府方可使用,也就是说,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部门(如省级人民政府下属的厅、委、办、局,县级人民政府下属的科、委、办、局等)不可使用布告告知事项,在实践中,中级人民法院针对死刑犯(和同案犯)发布公开的告示也用布告这种形式,但它属于司法文书的范畴,与本书所讲的机关公文不是一回事。布告主要面向国内发布,“新国标”发布之后,布告这种公文在实践中一般不再使用了。

通告这种公文,上至中央机关,下至基层部门均可使用。

需要注意:通知和通告是不同的。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受文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这是向新虹县808省道附近的居民发布的周知性公文,文种应为通告。

上述公文的第二个问题是,修辞不当。公文不是写诗歌、写散文,语言应当简洁、准确、庄重,不可以有太多抒情性的内容。

文中“违者一经发现,将给予严厉处罚”表述不当,应当注明处罚依据及处罚措施。

另外,“特此发布”也应改为“特此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