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党政公文的文种
1.5.1 公文文种
根据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主要有以下15种:通知、请示、公函(函)、报告、通报、纪要、通告、批复、意见、决定、议案、决议、公告、公报和命令(令)。
(1)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单位的公文,转发上级单位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人员,发布规章制度,等等。
(2)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比如,请示类公文《关于申请防护栏建设资金补助的请示》。
(3)公函(函):公函(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比如,湖州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的《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商请支持设立浙江湖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函》。
(4)报告: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比如,199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
(5)通报:主要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比如,贵州省发布的《关于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6)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比如,常委会会议纪要。
(7)通告:主要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8)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比如,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
(9)意见:主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比如,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10)决定:主要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比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1)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议案》。
(12)决议:主要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比如,新虹公司发布的《关于通过新虹公司财务管理办法的决议》。
(13)公告:主要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比如,某省发布的《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建议的公告》。
(14)公报:主要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公报》。
(15)命令(令):主要适用于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或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比如,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解放海南岛的命令》。
1.5.2 案例分析
案例 1-1
请问:在这个案例中,可能会用到几种公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案例 1-2
新虹县公安局关于严禁占用道路的布告
新虹县公安局
20××年××月××日
请问:上述公文中,都有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