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章 石猴问路三星洞,樵子吟词方寸山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秦姑经历一番生死,已知生前种种,不过当时梦幻,死时便是梦醒。
便就有了许多感悟。
又经张悟凡地府一番经历,让她留滞地府许久,使她更多内观反省,渐已了却人心生道心。
只是未能彻悟,尚念张悟凡恩情深挚,未曾报答。
饶是如此,也比先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好上许多。
便有了放张悟凡去修仙学道的心思。
张悟凡学道多年,自然知道秦姑这一番新生言语,是经历生死的明悟所来,心底高兴。
油然就对断字又有一种新悟。
觉断未必便是一刀两断,也不尽是不滞不碍,也可以是这般纠缠其中,似更紧密,反得了断。
玄玄妙妙,不可尽言。
在心中一闪而过,让他回味不已。
听完秦姑的话,稍稍缓了缓,才道:“一切顺其自然便好,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娘子你不必现在为他忧心。”
“今日我俩重返世间,非只是我俩福缘,也赖在场亲友帮衬,大家也莫着急回去,择日不如撞日,趁今天,我摆场大宴,将我夫妇还阳之喜,并感谢大家照顾之恩,一并为了。”
“正好当行。”
龙君道:“我家中藏有好酒,当时便想请善邻品尝,今日大喜之日,正好助兴。”
王员外也道:“此是大好事,我家也藏了陈酿,也与丘兄一并拿来助兴。”
张悟凡道:“如何敢烦劳二位?”
即欲拒绝。
龙君王员外执意要奉,拗不过,只好同意。
后又吩咐下人,置办宴席,宴请全村。
众人大喜不提。
饮到深夜,送了王员外与龙君,已到了子时。
张悟凡念着在地府这段时日,久不回方寸山,便没回家,在村头转了向,上了山。
到了山上,见洞门闭着,知道祖师与师兄们正在休息,这才又下了山,回了家。
也不睡去,在床上和秦姑说了会生死感慨,听得一声鸡啼,便又起了床,换了打柴的行头,带上绳索和斧头,上山打柴去了。
看来却是怎生打扮: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行来步轻如履风,远去影摇似乘云。
秦姑借着灯光看着,忽然心中有感,觉得她相公今日不同往日。
原来她对此都无疑心,这次地府走了一遭,见张悟凡能下地府,还能在赚阴德,心中便对张悟凡的行迹,有了猜疑。
此时见张悟凡才听一声鸡鸣,就起床砍柴,又身影隐隐有出尘之意,心底不由生出奇异,也穿了衣服,小心跟在张悟凡身后,想看看她这神奇的相公,在山上究竟都是在做些什么。
天黑着,张悟凡只是如寻常一般赶路,并没去注意,身后有没有人跟着。
多少年了,他都这么上山,也没个什么人,在身后跟着他。
他熟悉路,脚步不快,和平时散步差不多些,也是如此,秦姑在后面远远才能跟上。
山中路多有转折,到了山中,天黑着秦姑难辨方向,张悟凡几个转弯,秦姑便就被转迷了路,失了张悟凡的踪迹。
无奈之下,她只能自己寻路,往山上走。
张悟凡不知这些,到了山上,即直奔烂桃峰方向,去到方寸山所在。
三星洞正有师兄开门,便去行礼拜见师兄。
“师兄久见了。”
“悟凡师弟,你终于回来了,你这些天,可是让我们思念的紧。”
这师兄开了门,见是张悟凡,开心不已。
张悟凡道:“让师兄惦念了。大家可还都好。”
“那自然是好的。”师兄上前揽住张悟凡肩膀,“快随我进去,和师兄们都好好说说,这些天去哪逍遥了。”
说着,便拉着张悟凡进了三星洞。
一路去到大殿法坛。
众师兄都已在了,见张悟凡来到,一起都围上来,询问张悟凡这些天的经历。
张悟凡把广智传他下地府之法省去,别的全无保留,都一一说了。
“想不到你这几天,不仅去地府转了一圈,还混上了公职,公款把四大部洲都游玩了一番。”
“你可真是个有福气的。”
“以后我们这些师兄,下了地府,报你的名,也算有个接应了。”
大家一阵玩笑。
又说了一会儿,祖师来到。
众弟子立时肃静,整顿仪容,分列左右。
祖师登坛高坐,并不急着开讲,目光在下面看了一圈,留在张悟凡身上。
捋了捋颔下素须,笑问:“悟凡,这一番经历,足称精彩,你可有什么所得么?”
张悟凡躬身行礼,答道:“弟子此番穿行阴阳两界,游走死生之间,颇有悟得。”
祖师笑道:“说来我听。”
张悟凡道:“一者,悟祖师那日所讲定数改易,今番悟得天地间欲改定数,则必要承其因果。不能承其因果,则定数难改。”
“改天地定数,承广大因果,要须法力弥满。”
“然亦只是改一时定数而已。”
“若要尽改,使定数无定,弟子尚未悟得真旨。”
“二者,祖师教我断字诀,又有一二深悟。”
“悟得断固是斩断之断,无厚入有间之断,亦是不断之断。”
“所得止于此,未知究竟,望祖师不嫌浅薄,多多指点。”
祖师道:“空悟不得悟空,凡悟却可悟凡。”
“你这一番所悟,颇得环中,信你再多些时日,必能法性灵通,根基稳固。”
“且好好听讲,莫生躁进之心,多多用功,机缘难有,要须珍惜。”
张悟凡深谢。
祖师即揭过话题,开始讲道。
待讲完,张悟凡还如往常一般,先忙杂务,而后读经。
读完一卷,即出离三星洞,径下方寸山,还回到鲜桃山,练斧砍柴。
天光渐明,待他打好了柴,担着下山,已是日上东山。
不忘旧事,将一担柴放肩上担起,即吟唱起了菩提祖师教他的《满庭芳》。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一遍唱完,正要回气再唱。
就听侧里传出声响:
“老神仙,弟子起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