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学生对科学的态度
学生对科学的态度是TIMSS调查的一个主要方面,虽然评价指标几经改变,但主要包括学生是否喜欢学习科学、学生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程度等内容。在1995年,德国8年级学生中有65%喜欢生命科学,55%喜欢地球科学,49%喜欢物质科学。
(一)学生对科学的正面情感(PATS)
2007年,TIMSS采用学生“对科学的正面情感”(PATS)这一调查指标,从①喜欢学习科学的程度,②认为科学枯燥的程度,③喜欢科学的程度三个方面来判断学生对科学的态度。
表2-10中给出了2007年4年级学生对科学不同喜爱程度和其相应的平均学业成绩。从表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的态度越积极,其相应的学业成绩也越高。此外,德国4年级学生对科学的态度非常积极,处于高水平的学生比例高达81%,说明德国学生对科学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每个水平对应的平均分均远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德国4年级的教育质量具有较大优势。
表2-10 2007年学生平均得分与其PATS水平的相关性

2011年,TIMSS仅对PATS当中的学生“喜欢学习科学的程度”进行了调查,虽然喜欢学习科学的程度与其成绩仍具有正相关性,但是“喜欢学习科学”的学生比例明显减少,仅为58%,持中间态度的学生显著增加,比例达30%。
2015年的测评没有对该指标进行调查,但以上数据足以表明:整体而言,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与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对科学持积极态度的学生比例却在大幅减少,这势必会影响德国学生整体的科学学业成绩。
(二)学生对学习科学的自信程度(SCS)
学生对学习科学的自信程度,主要是指“自我感觉在学习科学上的表现”(1995年),在2003年以后,具体细化为学生在“我通常在学习科学上做得好”“科学对于我来说比对其他学生难”“我就是不擅长科学”“我在学习科学时学得很快”等问题中的回答。
从表2-11中可以看到,对于4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程度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从数据中同样可以看出,高SCS水平的学生比例在2011年急剧减少,而中等、低SCS水平的学生比例却在显著增加。虽然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德国4年级学生的变化情况相一致,但德国高SCS水平的学生比例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平均水平。
表2-11 2011年学生平均得分与其SCS水平的统计

(三)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对学习科学的自信程度,都遵从同样的规律,即学生的情感越积极、正面,其学业成绩水平越高,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换句话说,PATS、SCS等指标可以作为判断学生学业成绩的“敏感指标”。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SCS指标中处于高水平的学生比例在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