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随军养崽崽,漂亮后妈要翻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我叫刘文东

1980年年底,国家颁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经济改革,真正迎来了春天。

苏曼华揣着仅剩的一百块钱,大包小包地踏上了回荣县的火车,真的叫她赶上了!经济改革的洪流!

看到车站外苏致远那焦急的脸,苏曼华好心情地扬唇,终于回来了。

荣县的黑市,以前她不知道在哪,如今一改革,热闹得人进人出的,都不用打听,顺利地就进去了。

原来偷偷摸摸不知抓了多少投机倒把的人进去的巷子,如今张灯结彩的,卖菜的、摆摊的,热闹熙攘。

“婶子!个体经济也是有流程的!这里不许摆摊!”

“你抓我啊!你抓我啊!国家都允许出来找钱了!你不许?你来啊你来啊!”

苏曼华一进巷子迎面就撞上一老太太又是拍手又是跳脚的和一年轻人吵架,那年轻人斯斯文文的,满脸无奈,“老太太,你摆摊你得去里面摆!哪有摆到路上的?”

“摆里面去谁来!你来啊!菜焉了卖不出去你们工商局包圆吗!黄毛小子少在这儿拿着鸡毛当令箭!真当还是以前怕你们呢!”

“你!”

苏曼华没空看戏,拉拉这个年轻人,“同志。”

青年轻叹一声,转过头就对上苏曼华那张明媚的脸,顿时红了耳廓,“咋...咋了?”

“同志,我想问问,来这儿摆摊要走什么流程啊?”

青年摸摸鼻子,“你...你想卖啥?”

“胸罩。”苏曼华半点不害臊,两个字把青年臊地瞠目结舌。

“就是内衣。”苏曼华找补了一句,“还有内裤袜子什么的,同志,这巷子里我没看见卖衣裳的,所以想问问怎么回事。”

“这里都是些菜贩子干货摊子,衣裳百货在另一条街开摊呢!要不...我领你去?”

苏曼华毫不吝啬裂开一个笑容,“那真是太谢谢你了!”

青年领着苏曼华隔了一条街外,热闹地不像话,比这边更甚。

“快过年了,现在又不比以前,看着热闹,其实里头没几家摊子。但是咱这儿不是大城市,就这么几家卖衣裳鞋袜的都热闹得挤不进去哩!”

苏曼华眼睛亮得可怕,“这地儿是进去就能摆吗?”

青年摇摇头,“划的有摊位哩!你花上几毛租一个,摆一日租一日。”

眼见着要挤进去了,苏曼华一把拉住青年。

青年好不容易褪红的耳根子再度红温,“怎...怎么了?”

苏曼华讨好笑笑,凑近他压低声音,“同志,里头有好点的摊位吗?”

青年摇摇头,强忍着不自在没躲开,“都大差不差的。”

苏曼华闻言,正要放开他,青年就再度开口,“不过...我可以帮着给你找个宽敞些的...”

“真的!”苏曼华欣喜极了,“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你人太好了!同志,我瞧你年纪也不大,不晓得怎么称呼,同志同志的,好生分!”

青年摆摆手,“我...我叫林文东。”

苏曼华上下打量着还算白净斯文的青年,“林文东?”

“嗯...”林虎没敢抬眼看她,“你呢?”

苏曼华爽朗一笑,“我叫苏曼华,望富村儿的。”

“苏曼华...”林文东轻念着,清瘦地身影在前头带路,一会儿就把苏曼华带到了巷子里拐角的地方,就因为是拐角的,所以面积宽敞一些。

整条巷子里人来人往的,也不是说话的地儿,林文东指指外头,“你在这儿等着,我把我同事喊过来!让他给你登记一下就是!”

“那就麻烦你了!”

来人跟在林文东身后,手里拿着本大册子,看清苏曼华的模样,拐拐林文东,“东子,你相好啊?”

林文东连忙拉住他,“别胡说!我姨姥姥是她们隔壁村儿的,遇都遇见了,帮把子手!”

那人不怀好意思地笑笑,“有啥不好意思的?你也该成家了!遇着合适的还不抓紧些,你妈可跟我念叨几回给你介绍对象了啊!”

林文东看着走过来的苏曼华,眼神示意好友别说了。

“苏...苏曼华,他是我同事,管这块儿的,你叫他大虎就成。”

苏曼华连忙送上一枚热情无比的笑容,“大虎兄弟,真是麻烦了!”

林虎只是笑笑,给苏曼华登记好,又收了她三天的租金才离开。

“那我就先去忙我的了。”

苏曼华点点头,“林文东...东子!我听大虎兄弟都这样叫你,我能叫吧?”

林文东连忙点头。

“你们几点下班啊?”

林文东摸摸脑袋,“这几天都要加班,得等摊贩走干净了我们才能下班了!”

苏曼华点点头,“成!那你去忙!”

林文东点点头,依依不舍地走了,苏曼华却是没有心情理会这些,喜滋滋地再瞧一眼空无一物地摊位。

“姐!咋样?”苏致远守着苏曼华从滨城带回来的货,片刻不离。

苏曼华离开滨城前终于想起给家里去个电话,苏家还以为她怎么了,早早就派了苏致远来接,没想到是来帮着她摆摊来了。

“成了!那边都打点好了,咱把这两大包带过去!”

苏致远点点头,一手一个包袱,压地手臂抬都抬不起来也不要苏曼华接手,“姐,你到底是要卖啥啊?”

苏曼华笑眯了眼,“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我出来接你一直不回去,爹娘该担心了,一会儿我得找个电话打回去。”

苏曼华点点头,“只说留在县里有事儿,别说咱俩干嘛。”

摊位处苏曼华去巷尾找了几个横杆搭在墙缝里,她大概走了一圈,卖衣裳的都是这么干的。

这条状元巷,街头街尾不过七八家卖衣裳的,苏曼华看过,见识过滨城的繁华先进,再瞧这些,还真看不上。颜色老气保守不说,款式还极少。

就这还乌泱泱的人走来走去的来回比价挑选,价格倒是不贵,起码对比国营商场来说。

其余都是些什么布料、窗帘、鞋子缝补、生活百货一类的,苏曼华甚至看到一家卖窗帘的!一整条街摊子摆得又满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