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朱棣:我谢谢你

【佛本是道朱元璋:小子,你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怨咱了?】

朱元璋不是傻子,能看出朱存梧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说他不应该立朱允炆当储君么?

【遮天泰武皇帝:小子不敢,这只是两百年来天下共识。太祖爷您制定祖训为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懿文太子薨后,秦王为嫡长,当为太子。便是要立太孙,懿文太子亦有三个嫡子。】

【遮天泰武皇帝:莫说孝慈高皇后嫡出的秦晋燕周四王,以及懿文太子的三个嫡子,便是太祖爷您其余诸子,哪个身份不比他朱允炆正统?朱允炆一介庶子当了皇帝,削藩已是必然,如此诸王焉有活路?】

【遮天泰武皇帝:如今朕光复大明社稷,入主神器,不过是完璧归赵,拿回本就属于我们秦藩的皇位,此乃天命所归矣!】

不是朱存梧要跟朱元璋作对,而是不解释清楚,这倔老头心里有疙瘩,他还怎么抱大腿薅羊毛?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爹,这后辈说的没错,朱允炆确实是不给儿子们活路啊!】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哼!谁知道你们说的是真是假?@遮天泰武皇帝,小子,别以为咱看不出来,说什么建奴趁你北伐的时候攻打南京,怕不是你看建奴要攻打南京,才跑去打那闯贼,好有理由推脱不去勤王,来个坐山观虎斗。】

呃!

朱存梧无语,这老头,看破不说破不知道吗?

朕堂堂泰武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误会了,咱不是那样的人!】

有些事,可以做,但不能说!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咱懒得管你们这群不肖子孙,走了!】

朱元璋直接下线了。

【长生界大汉天子:这老朱气性真大,居然走了。】

【西游贞观天子:怕不是去教训自己世界的永乐皇帝了吧?】

朱棣表示你看人真准,并为佛本是道世界的自己默哀。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李兄不要乱说,我父皇不是那样的人。】

【遮天泰武皇帝:……】

好吧,你们说的都对。

【秦时明月始皇帝:新来的怎么都不说话?@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天之痕大地皇者@龙蛇演义大宋官家】

【龙蛇演义大宋官家:赵匡胤见过诸位。】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刘秀见过诸位,@长生界大汉天子,不知阁下是我大汉哪位皇帝?】

【长生界大汉天子:朕乃刘彻,你也是我汉家天子?】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见过世宗武皇帝,我乃孝景皇帝六世孙,长沙定王之后,本是落魄宗室,后因平定新莽篡汉,扫除割据四方的乱贼,重建汉家社稷而继位天子。】

【长生界大汉天子:原来是六哥的后人。】

【秦时明月始皇帝:怎么又是一个重建社稷当了皇帝的?】

始皇帝酸了,怎么一个个的都亡国了还有后裔复国,难道这就是分封制的好处?

想想自己大秦二世而亡,始皇帝不禁有些动摇了。

【西游贞观天子:该说不说,这分封制虽不利于中央集权,但是维护自家江山还是有些效果的。】

李世民动心了,历史上他本就想实行分封制,却因大臣阻止而作罢。

【遮天泰武皇帝:郡县制和分封制各有优劣,还是因地制宜为上。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之地,当以朝廷郡县直接掌控;偏远贫瘠险要之地,分封宗室镇守省心省力。】

【西游贞观天子:此言有理,譬如汉初郡国并行,待生地化为熟地,便可废封国而置郡县。若是当年秦国亦行此策,恐怕也不会二世而亡。】

【秦时明月始皇帝:哼!吾等既然得此仙缘,此世定能长生,只要朕还在一天,六国余孽翻不起风浪。】

【长生界大汉天子:话说还有一个新人呢?怎么还不出来?@天之痕大地皇者】

【遮天泰武皇帝:估计不在吧。】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存梧是吧,问你个事儿,朕的庙号怎么是世祖,不应该是太宗么?】

朱棣早就想问了,只是前面老爹在,就没敢提这事。

【遮天泰武皇帝:本来洪熙帝给您上的庙号是太宗的,但是后来被嘉靖帝改为成祖,我登基后又改为世祖了。】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

【遮天泰武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英年早逝,因其无嗣亦无兄弟,其堂弟兴王世子朱厚熜继位,改元嘉靖。但嘉靖帝想继统不继嗣,就追封其父兴献王为献皇帝,并将牌位抬进太庙,只是太庙正殿位置已满,按规矩须将您的牌位请到附殿,怕群臣反对,便将您的庙号改为成祖,万世不祧,从而将洪熙帝的牌位挪到附殿。】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继统不继嗣,还能这么玩?】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那你呢?你又是为什么?】

【遮天泰武皇帝:我亦是继统不继嗣,将您的庙号改为世祖,追封先祖秦愍王为烈祖皇帝,从而另成一系。而且,您是世祖,我日后就可以用中祖了,这个庙号千古以来还从未有人用过呢!再说了,世祖可比太宗好,您也知道,历朝历代太宗继位的过程都比较坎坷。】

朱棣:我特么谢谢你啊,你也不看看庙号世祖的都是些什么人?

彷佛知道朱棣的不愉快,朱存梧开始转移话题。

【遮天泰武皇帝:世祖爷,有个事儿我一直很疑惑,“永乐”这个年号,方腊曾经用过,这个事您知道吗?】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方腊?】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已下线。

朱存梧:……

······

佛本是道世界。

朱元璋一下线就叫来秦王和燕王,解下玉带逮着俩人就是一顿抽打,打得那叫一个惨啊,一边打一边骂。

“咱叫你奉天靖难!”

“咱叫你天命所归!”

好在马皇后和朱标及时赶来劝阻,否则俩人说不得被打个半死。

至于朱允炆,如今才洪武九年,他还没出生呢。

“陛下,老二老四犯了什么错,惹你这么生气?”

马皇后心疼儿子,她还是第一次见朱元璋如此教训儿子。

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马皇后的问题,反而赶走了挨打的老二老四,“你们两个混账给咱滚回府里面壁思过去!”

朱樉朱棣无可奈何,灰头土脸地走了,挨了半天打,却不知什么原因,他俩冤死了。

待朱樉朱棣二人退下,朱元璋才向马皇后和朱标解释了今天群里发生的事情。

朱元璋加入【诸天帝王论道群】,整个佛本是道世界,只有这二人知道。

“陛下,这是真的?”马皇后听完朱元璋的讲述,有些不可置信。

朱标亦是有些悲沉,紧张地盯着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阴沉,咬牙道,“怕是八九不离十。”

马皇后一个踉跄,好在朱标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一下子听到三子一孙的死期,常人怕是早就倒下了。

朱标顾不上悲伤,赶紧劝道,“父皇母后勿要悲伤,如今提前知晓此事,平时多加防备,或可逃过一劫。若真是逃不过,只能是天意如此,到时父皇当顺应天命,不可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