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邺城的"文坛才子"
穿梭符的光芒消散后,朱迪感觉自己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巨大的搅拌机里搅了个天翻地覆。他吃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朴的木床上,周围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倒是摆了满满几架子的竹简和木牍。
“这是哪儿啊?怎么这么简朴?“朱迪揉着太阳穴坐起身,“该不会穿越到哪个不是皇帝的倒霉角色身上了吧?“
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宿主身份更新:魏国陈王曹植。当前所处朝代:魏国(三国时期)。地点:陈国。时间:公元232年一月。“
“曹植?“朱迪一听这个名字眼前顿时一亮,“就是那个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太子建成和魏王李泰争太子之位?啊不对,那是贞观长歌里的...搞错朝代了。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被称为'三曹'之一的文学大家!“
系统冷冰冰地纠正:“宿主记忆有误。曹植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不错,但与太子建成、魏王李泰无关,那是唐太宗时期的人物。“
“知道啦知道啦,我就是串台了。“朱迪不耐烦地挥挥手,“曹植是不是就写了那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讽刺他哥曹丕要害死他?“
系统提示:“部分正确。该诗题为《七步诗》,相传为曹植在哥哥曹丕威胁下七步之内所作,以表达兄弟相煎的悲哀。提醒宿主,当前时间为公元232年一月,距离曹植去世仅剩一个月。“
“什么?又是要死的节奏?“朱迪翻了个白眼,“系统你这是要刷新我的穿越死亡记录吗?就不能让我穿越到一个长寿皇帝身上?“
他忽然顿了顿,疑惑地问:“等等,曹植好像不是皇帝吧?他是...魏国的王爷?陈王?“
系统回答:“正确。曹植为魏文帝曹丕之弟,被封为陈王,是一位王爷而非皇帝。这是宿主首次穿越到非皇帝身份。“
“哦豁,这下可好,终于不用当皇帝受气了,当个王爷逍遥快活不好吗?“朱迪笑嘻嘻地说,“王爷好啊,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应该也不会死得那么惨吧?“
系统冷淡地泼冷水:“提醒宿主,曹植一生颠沛流离,屡遭排挤,心怀抱负却壮志难酬。太和六年(232年)二月因郁郁不得志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一岁。“
“我靠,这也太惨了吧?年纪轻轻就抑郁而死?“朱迪一脸不可思议,随即嘀咕道,“不过比起被毒死、被废黜、被囚禁饿死、被肢解,抑郁而终好像还算得上是善终了...“
他环顾四周,只见房间虽然简朴,却收拾得很整洁,墙角放着一张琴,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显然是个热爱文学的主人。
朱迪下床活动了一下筋骨,忽然感觉腰间一沉——穿梭符、辟邪玉佩和便携弓弩都安然无恙地挂在那里。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那双破布鞋依然如影随形。
“好家伙,我这都成了'百变穿越装'代言人了。“朱迪自嘲道。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当前身份曹植可学习技能:高级诗词创作、马术。“
“诗词我能理解,曹植可是文学大家啊,但马术是怎么回事?“朱迪疑惑地问。
系统解释:“根据史料记载,曹植不仅文采斐然,亦擅骑射,自称能'突刃触锋,为士卒先','抑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武艺不凡。“
“哦?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主儿?“朱迪眼前一亮,“那我之前从朱棣那里学的骑射技能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正当朱迪思索之际,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着素服的中年男子躬身而入:“王爷,用膳的时辰到了。“
朱迪见状,马上进入角色:“嗯,摆上来吧。“
不多时,几名仆人端上几盘菜肴,虽然种类不多,但看起来也算精致。朱迪正要开动,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一位穿着华贵的使者快步走了进来。
“陈王殿下,“使者行礼道,“臣奉明帝之命,特来宣旨。“
“明帝?“朱迪一愣,转念想起这是曹叡,曹丕的儿子,也就是曹植的侄子。
使者展开诏书,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叔父陈王才华盖世,文武双全,心系家国。今边关未稳,朝中需才,特召叔父入朝,共商国事。钦此。“
朱迪听完,心中一阵狂喜:这不是要重用我吗?看来这次穿越不会那么悲惨了!
他强作镇定,郑重地接过诏书:“多谢陛下厚爱,本王定当竭尽所能,为国效力。“
使者又道:“明帝口谕:特许叔父先行回府收拾,三日后启程入京。“
朱迪点头应下,使者便告辞离去。待人走后,朱迪掩不住喜色,一边用膳一边思考这次的转机:“怪了,历史上曹植不是抑郁而死吗?怎么还能被召入朝?莫非我的穿越改变了历史走向?“
就在他思索之际,系统提示:“检测到历史走向出现偏差。提醒宿主,历史记载曹植虽受明帝曹叡重视,却因朝臣忌惮其'素有壮志,一朝得偿夙愿,恐难为臣',始终未能重获重用,最终郁郁而终。“
“啊哈,原来如此。“朱迪恍然大悟,“明帝是想重用我,但被那些小人从中作梗!既然如此,我得好好准备,这次一定要扭转曹植的命运!“
朱迪当即叫来府中管事,询问府中情况。管事告诉他,陈王府上下共有仆役二十余人,卫士十余人,府中钱粮尚算充足,但远不及其他王爷阔绰。自从被封为陈王以来,曹植就一直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写作。
“王爷近日身体可好?“管事小心翼翼地问。
朱迪一愣:“为何这么问?“
管事面露忧色:“王爷近半年来常常郁郁寡欢,整日饮酒作诗,饮食减少,身体日渐消瘦。老奴担心王爷...“
朱迪心中暗叹:看来曹植是真的抑郁了,正在走向历史记载的悲剧结局。他拍了拍管事的肩膀:“无妨,我感觉好多了。这次进京,正是东山再起的好机会,你们也别愁眉苦脸的。“
管事见王爷神采奕奕,心情似乎好了不少,也露出了笑容:“那就好那就好,老奴这就去准备进京的行装。“
接下来的两天,朱迪一边准备进京的物品,一边翻阅府中的书籍,了解曹植的生平和作品。他发现曹植确实才华横溢,诗文俊逸,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操、曹丕并称“三曹“,在文学史上地位极高。
系统不时提示:“检测到宿主正在研习曹植诗作,'高级诗词创作'技能进度提升至5%。“
朱迪一边读一边感叹:“这曹植是真有才啊,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尝试着模仿曹植的风格写了几首诗,虽然比不上原版,但也颇具韵味。
系统再次提示:“'高级诗词创作'技能进度提升至10%。宿主当前技能组合:骑射(25%),书画(5%),佛学(15%),词赋创作(40%),音律掌握(15%),初级政治改革(5%),穿越者互联网思维(15%),高级诗词创作(10%)。“
“我这技能面板越来越丰富了啊。“朱迪得意地笑道,“感觉都快成文化人了。“
第三天一早,朱迪换上朝服,带着简单的行装,在一队卫士的护送下启程前往洛阳。一路上,他不断思考如何在朝中站稳脚跟,避免历史上曹植的悲剧命运。
经过数日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洛阳城外。朱迪望着这座三国时期的魏国都城,不禁感慨万千:“想不到我还有机会亲眼看到古代的洛阳城,要是能穿越回去告诉我那些历史系的同学,不知道他们会有多羡慕。“
入城后,朱迪被直接安排在了一处规模不小的王府中。这里比陈国的府邸宽敞多了,显然是明帝对叔父的优待。刚安顿下来,就有宫中使者前来,传明帝口谕,请陈王明日早朝。
朱迪心中紧张又期待,连忙整理朝服,准备明天的大场面。当晚,他辗转难眠,脑子里想着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之策。
次日拂晓,朱迪穿戴整齐,随侍从前往皇宫。洛阳皇宫宏伟壮观,金碧辉煌,处处彰显着大魏王朝的气派。
“陈王殿下到!“
随着通报声,朱迪缓步走入大殿,只见殿上端坐着一位年约二十五岁的年轻帝王,面容与曹植有几分相似,显然是曹丕之子曹叡。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神情严肃。
朱迪上前行礼:“臣曹植拜见陛下,愿陛下圣寿无疆。“
曹叡面露喜色,连忙示意侍从扶起曹植:“叔父免礼。朕久闻叔父才华盖世,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朱迪谦虚地回道:“陛下过奖了,臣不过是个粗通文墨的闲散王爷,哪敢当'才华盖世'四字。“
曹叡爽朗一笑:“叔父过谦了。叔父的诗文朕常读常新,每有会心,当代无人能出其右。“
正当君臣相谈甚欢之际,一位年约五旬的大臣站了出来:“陛下,老臣有话直言。“
曹叡点点头:“蒋公但说无妨。“
朱迪看到那人头顶浮现“大将军蒋济“的字样(又是梁武帝那里学来的“身份识别“技能派上了用场),立刻警惕起来。
蒋济拱手道:“陛下,陈王殿下久居藩地,对朝中事务恐怕不甚了解。臣以为,应当先让陈王熟悉朝政,而后再议重任。“
这番话看似为曹植着想,实则是在阻挠他直接获得重要职位。朱迪心中冷笑:“这老家伙怕是害怕我威胁到他的地位吧?“
曹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蒋公所言有理。这样吧,先请叔父担任议郎一职,每日与朕共同商议国事,如何?“
议郎虽然品级不高,但能够直接与皇帝接触,也算是难得的机会。朱迪欣然应允:“臣领旨,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朝会结束后,朱迪正要离去,却被曹叡单独留下。待众臣退下,曹叡亲切地说道:“叔父,朕自幼就敬仰您的才华。先帝在世时,常对朕说您文才无双,若能用于朝廷,必成大器。如今朕继承大统,第一件事就是要重用叔父。“
朱迪心中一暖,没想到侄子对叔父如此推崇。他真诚地回道:“陛下厚爱,臣没齿难忘。臣一定尽心辅佐陛下,共创魏国盛世。“
曹叡满意地点点头:“朕知道蒋济等人对叔父有所防备,但朕自有主张。叔父且先担任议郎,熟悉朝政,日后朕自有重用。“
告别曹叡后,朱迪回到王府,心情大好。他没想到曹叡对曹植竟如此看重,难怪历史记载明帝有意重用叔父,只是因为朝臣阻挠才不得实现。
“这次我得把握机会,扭转曹植的命运!“朱迪暗下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迪每日入宫担任议郎,与曹叡共商国事。他运用自己积累的各种技能和现代知识,为魏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尤其是“穿越者互联网思维“和“初级政治改革“这两项技能,让他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三国时期的局势。
系统提示:“'初级政治改革'技能进度提升至15%。“
然而,朱迪很快发现,朝中大多数重臣对他都抱有戒心。尤其是以蒋济为首的一批老臣,处处与他作对,阻碍他施展抱负。
一日议政时,朱迪提出了一套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案,得到了曹叡的赞赏。但蒋济等人却极力反对,认为会损害豪强地主的利益,动摇国本。
争论中,蒋济忽然阴阳怪气地说道:“陈王殿下诗才无双,但治国理政却是另一回事。恕老臣直言,殿下素有壮志,若一朝得偿夙愿,恐怕难以安于臣下之位啊。“
这话暗示曹植有不臣之心,若得势恐怕会威胁皇权,直接戳中了君王最敏感的神经。果然,曹叡听后眉头紧锁,看向曹植的眼神也多了一分警惕。
朱迪心中大怒:“好你个老贼,竟敢挑拨君臣关系!“但他表面上依然保持镇定,微笑道:“蒋公此言差矣。臣乃陛下亲叔,与魏国一体,忠心为国,何来'难为臣'之说?若蒋公因臣建言有功而妒忌,未免太小人了。“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蒋济脸色铁青,曹叡则露出惊讶之色,显然没想到平日温文尔雅的叔父竟能言辞如此犀利。
朱迪趁热打铁,转向曹叡:“陛下,臣入朝以来,一心为国,从无二心。若有人因私心而阻挠国事,陛下当明辨是非,莫要听信谗言啊。“
曹叡沉吟片刻,点头道:“叔父所言极是。朝中上下,当齐心协力,共创盛世,岂可内斗?“
蒋济虽然不甘,但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会后,不少大臣对朱迪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以文采著称的陈王,在朝堂上竟也能唇枪舌剑,毫不示弱。
消息很快传开,朝野上下对这位“新秀“颇为关注。有人赞其才干,有人忧其威胁,议论纷纷。
朱迪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引起了朝中的注意,但也因此树敌不少。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否则很容易重蹈历史上曹植的覆辙。
一天,朱迪正在王府中练习骑射(他发现曹植的身体非常适合这项运动,几乎是本能反应),忽然接到曹叡的密召。
来到一处僻静的宫苑,只见曹叡独自一人站在湖边,神情忧虑。
“陛下,您找臣有何要事?“朱迪行礼问道。
曹叡示意他起身,低声道:“叔父,朕遇到了难题,需要您的建议。“
原来,东吴孙权近日频繁派兵骚扰边境,似有大举进攻之势。朝中大多数将领都主张先发制人,出兵讨伐,但曹叡心中犹豫,担心贸然出兵会引发大规模战争,百姓遭殃。
朱迪听完,心中一动。作为穿越者,他知道三国历史,明白这个时期魏国虽强,但也不宜过度扩张。于是他建议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使者与东吴交涉,同时加强边防,做好战争准备。若东吴真有歹意,我军早已准备充分;若只是试探,则免去一场大战,百姓得福。“
曹叡眼前一亮:“叔父此言正合朕意!朕也正是这么想的。只是朝中主战派势大,无人支持朕的主张,如今得叔父相助,真是太好了。“
朱迪趁机提议:“陛下,若要平息朝臣争议,何不举行一次武艺比试?让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派代表一决高下。胜者之策,可暂为朝廷所采。“
曹叡思索片刻,拍手称妙:“好主意!这样既能分出胜负,又能鼓舞士气。就依叔父所言,三日后在宫中武场举行比试。叔父可愿代表主和派出战?“
朱迪拱手应下:“臣遵旨。“
回府后,朱迪开始为比试做准备。他知道这是一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若能在武艺上获胜,定能进一步赢得曹叡的信任,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他取出从朱棣那里带来的便携弓弩,仔细检查了一番,确保它处于最佳状态。虽然这把弓弩小巧隐蔽,不适合正面对决,但关键时刻可以派上用场。
比试当日,宫中武场上人头攒动,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曹叡高坐观战台上,兴致勃勃地等待比试开始。
主战派派出的代表是一位名叫徐晃的将军,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是曹魏名将,百战余生。
朱迪看到对手如此强悍,心中不免忐忑。虽然曹植身手不错,加上自己的骑射技能也有25%,但要赢过一位真正的名将,恐怕不易。
“陈王殿下,久闻您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然风度翩翩。“徐晃抱拳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朱迪也不示弱:“徐将军威名远播,今日能与将军切磋,实乃荣幸。“
比试分三个环节:射箭、骑术和格斗。第一轮射箭,朱迪发挥出了骑射技能的优势,箭箭命中靶心,与徐晃不相上下。
第二轮骑术,两人策马奔驰,跳跃障碍,表现都十分出色。眼看就要打成平手,朱迪灵机一动,想起曹植诗中“抑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描写,便尝试了一个高难度动作——飞身下马,抓住树枝,又迅速翻身回到马背上。
这一招惊艳全场,连徐晃都不禁赞叹:“陈王果然身手不凡,徐某佩服!“
台上的曹叡更是拍手叫好:“叔父武艺超群,今日一见,朕才知叔父诗中所言'突刃触锋,为士卒先'绝非虚言!“
系统提示:“'马术'技能进度提升至20%。“
最后一轮格斗,徐晃年富力强,战场经验丰富,朱迪虽然凭借灵活的身法暂时周旋,但渐渐落入下风。眼看就要败北,朱迪灵机一动,使出了从李煜那里学来的一招特殊武技,出其不意地绊倒了徐晃,随即剑尖直指其咽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全场哗然,没想到以文采著称的陈王,武艺竟然如此了得,连名将徐晃都不是对手!
曹叡龙颜大悦,当即宣布采纳主和派的建议,先派使者与东吴交涉,同时加强边防。他更是当众赞扬曹植文武双全,是魏国的栋梁之才。
这一战,彻底奠定了朱迪在魏国朝堂上的地位。连一向对他不满的蒋济等人,也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陈王的能力。
随后的日子里,曹叡对朱迪愈发信任,常常召他入宫密谈。朱迪也开始尝试扭转历史上曹植抑郁而终的命运,他每日锻炼身体,参与朝政,创作诗文,过得充实而快乐。
二月初,朱迪正在王府中研读一份奏章,忽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胸痛,仿佛心脏被什么东西紧紧揪住。
“不好,难道是历史上曹植抑郁而终的时间到了?“朱迪心中大惊,急忙取出辟邪玉佩,希望它能像上次在李煜危机时那样显灵。
然而这次玉佩没有任何反应。朱迪痛苦地倒在地上,挣扎着呼唤仆人,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
“系统,救命啊!“朱迪在心中大喊。
系统冷静地回应:“检测到宿主生命体征急剧恶化,符合历史上曹植抑郁而终的走向。紧急穿越程序启动,请宿主在10秒内选择一样物品带入下一个世界。“
朱迪绝望地看着四周,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本诗集上。那是曹植生前创作的诗集《洛神赋》,记载了他对洛水女神的美丽幻想和无尽思念。
“就带它吧。“朱迪心想,“也算是对这位才子的纪念。“
系统提示:“物品:《洛神赋》。功能:文学艺术珍品。评价:曹植最著名的辞赋作品,描绘洛水女神之美,千古传诵,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可提升宿主的艺术修养。“
朱迪勉强笑了笑:“又是一件除了好看没啥用的东西...“
就在此时,房门被撞开,几名仆人惊慌失措地冲了进来,看到倒在地上的主人,发出惊恐的叫喊。紧接着,曹叡的身影也出现在门口,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悲痛。
“叔父!坚持住!太医马上就到!“曹叡跪在朱迪身边,握住他的手,急切地呼唤。
朱迪想说些什么,却已经无力开口。他看着侄子关切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曹叡是真心想要重用曹植的,只可惜命运弄人,历史的车轮终究无法被轻易改变。
“叔父!您不能有事啊!魏国还需要您的才华!“曹叡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看来是真心在意这位才华横溢的叔父。
朱迪微微一笑,心中却已经接受了现实:“这是第八次了,看来历史的惯性真的很难打破...不过没关系,我已经积累了这么多技能和物品,总有一天能够逆天改命!“
他的视线逐渐模糊,整个人仿佛被一种奇异的力量包裹,意识渐渐远离这个世界。在彻底失去知觉前,他隐约听到系统的提示音:
“宿主已学会技能:高级诗词创作(25%),马术(20%)。物品携带成功:《洛神赋》。准备进入下一个世界...“
朱迪的意识再次沉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不知下一站,又是哪位历史名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