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朱桓

琅琊王氏麾下新增猛将太史慈,王融心情相当不错。

他在下邳城中款待了太史慈后,便遣对方率部出发赶往沛国。

配合周泰、甘宁用兵,同守沛国南部。

“袁术虽然败走了,但以袁氏的威望和根基,他随时可以在淮南再次拉起一支兵马,说不定会从淮河北上,进掠沛国。”

“沛国南部,幼平、兴霸手下兵马,多是些水师将士,你可率军前往相助。”

王融亲自送太史慈出城二十里地。

“慈必不负明公重托!”

太史慈慨然而去,渐行渐远。

王融的日子照旧,他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政务。

有徐州本地的,有徐州朝廷的,还有以徐州士人为核心团体的士族内部事务。

在徐州地界,除了徐州本地士人之外,颍川陈氏、钟氏,东郡陈氏、济阴董氏这些士族背后的子弟,也纷纷来到了徐州。

王融需要安排他们的出仕问题,荣损与共。

此外,还有从扬州渡江北上的吴郡人,其中,一个堪堪二十岁的年轻人吸引了王融的主意。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人。

王融把朱桓请到了府中,单独面谈。

“融曾听闻庐江太守就在城中,休穆到了下邳,为何不先去找他呢?”

庐江太守陆康虽然丢了庐江,但朝廷并没有问罪于陆康,还保留了陆康的官职。

朝廷同样也没有为陆康发兵取回庐江,因为庐江对于现在的徐州来说,是一块飞地,隔着九江,没有接壤。

这也是王融不急着以陆康为由,发兵取回庐江的原因之一。

“禀尚书,吴郡年轻一代子弟的想法,与陆府君所思所虑相去甚远。”

朱桓郑重回答了王融的问题。

他没有往细了说,也知道王融必然明白,无需过多阐述。

王融笑了笑,不置可否。

的确,像陆康这种旧时代的残党,与愿意拥抱新时代、顺势而为的吴郡后辈的态度截然不同。

士人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说所有士人都不把皇权放在眼里。

起码,在灵帝时期的党锢之乱时,士人还是得低着头做人。

后来,士人明白了仅凭垄断文化学识、垄断人才这些渠道,是无法跟皇权和武人抗衡的。

灵帝和董卓教会了士人如何从儒士向儒将的转变。

手里有兵,说话才硬。

所以天下全体士人,在黄巾之乱时,极力配合朝廷政策,在各地自发募兵征战黄巾兵马。

事定之后,他们非但没有解除招募到手的部曲私兵,反而将兵马纳入僮仆行列。

平时只当家丁,战时便是兵马。

陆康还停留在以皇权为重、以朝廷为重的思想阶层,而吴郡大多数的世家后辈子弟,已经踏入了欲与皇权比高的儒将行列。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江东政权里,孙权屡屡吃瘪的重要因素。

吴郡年轻一代,早就不把皇权放在眼里啦!

“好好好,后生可畏。”

王融欣赏像朱桓这样的年轻人。

他当即以朝廷名义,征辟朱桓为尚书台的属吏之一。

并与朱桓从吴郡带来的一些顾陆朱张四姓子弟,一一见面。

然后根据这批人才的主要能力,分批将他们塞进了尚书台各部府衙里效力。

从此,徐州朝廷内部,多了一股以徐州士人为首的新兴势力。

吴郡士人!

陆康得知后,当即找到朱桓,以长者身份训斥一番。

“休穆这番行为,有损我吴郡子弟颜面......”

一句又一句。

朱桓不语,只是全盘接着陆康的训斥。

“你为何不说话?”

陆康再斥。

“桓在思虑一件事情。”

这回朱桓终于开口了。

“何事?”

陆康冷声询问。

“桓在想,府君族内子弟,亦随桓被尚书台征辟入朝,按照府君所说,那损害吴郡子弟颜面者......”

“岂止桓一人乎?”

朱桓反问陆康。

陆康语塞,脸色变幻不定,最后拂袖而去。

片刻之后。

朱桓才看着陆康消失的方向,喃喃开口。

“府君,时代变了呢!”

时代确实是变了。

另一批豫州士族子弟,在陈群派人游说下,也成为了族内被分出去投资徐州朝廷的新一脉子弟。

他们成群结队,从豫州各地出发,赶到了下邳城中。

下邳相陈群带领着豫州的杰出子弟代表,去见王融。

“在场诸君,都是一时豪杰,当饮!”

王融不遗余力地招待着这些年轻子弟,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规矩。

徐州,被王融一手编织出来的士人之网给狠狠罩住了。

上至朝廷宫城,下至民间村落,到处都绕不开士人的影子。

下邳覆盖于大网之下,一片喧嚣。

而相比于喧嚣热闹、人才汇聚的下邳,隔壁的沛国则每日处于战争侵袭下的水深火热之中。

地界里的民众,为了躲避烽火,为了保住性命,他们拖家带口沿着雎水往东,到下邳避难。

穿郡过县、颠沛流离者称为流民。

流民很快就被瓜分了。

根本不够徐州地界内的士人群体塞牙缝。

他们根据王融的安排,对于入境流民,该收尽收。

流民不在乎他们跟随的主家是谁。

只要给一口饭吃,让他们活命下来,不用给朝廷上缴赋税就行。

各世家门阀也乐得如此,来多少流民,都照单全收,有的是地皮给流民耕种。

他们有的是藏匿人口的手段,每个季度象征性地上缴一些人口赋税给朝廷,让朝廷能够保持勉强的运转就行。

毕竟在士人看来,朝廷就是一个临时组织,而士人背后的家族,才是永久长存的。

此时的徐州士人,已经不断地展现出资本的手段和嘴脸了。

他们每天笑呵呵地站在雎水江畔,在一阵阵谈笑风生中,就把从沛国流窜过来的百姓纳入麾下。

反观沛国局势,仍旧艰苦。

临雎县。

曹军与张辽的兵马,以此城池为核心,反复爆发了数次交战。

在甘宁率领水师部众接应张辽时,曹军退了一次。

后来曹操亲临前线,指挥将士攻打临雎。

可久攻不下。

因为沛国南部的周泰也率军来援了,同时,吕布亲率兵马南下,各方部队在雎水江畔来回激战。

烽火遍地。

“主公,袁术遣人送来一封密函!”

一封袁术的亲笔书信,落入了寨中的曹操手里。

曹操拆开一看。

原来是袁术回到淮南后,心有不甘,又重整旗鼓,准备从淮河北上,联合曹军,南北夹击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