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3章 晴雯·连理枝头花正开(1)芙蓉女儿诔

南明历史上除了诸位帝王之外,最重要的人物非南明第一猛将李定国莫属了。

李定国出生贫苦农民家庭,九岁时被张献忠收为养子,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因能征善战、有勇有谋,人又长得英俊威猛,故有“万人敌”“小柴王”“小尉迟”等浑号。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时,二十四岁的李定国便因战功卓著封为安西将军,是大西军中仅次于张献忠、孙可望的第三号人物。

张献忠战死后,大西军施行集体领导制度,孙可望主导,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共治,其中艾能奇不久后战死。1647年大西军借云南土司沙定洲发动叛乱之机,占领了云南全境,并在名义上归顺了明朝,遥奉永历皇帝。之后又扫平了云南周边的大小军阀,将云南、贵州及四川部分地区连成一片。

在孙可望领导下,归附明朝的大西军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经营为物阜民安、兵精粮足的抗清大后方,开始图谋北伐。

1652年,李定国率军东征,四个月便以迅雷之势收复广西、湖南全境,击败清军数十万。

进军广西桂林时,李定国以五十头战象打前阵,大破清军,驻守桂林的恭顺王孔有德自知走投无路,手刃其家室后自焚而死。在湖南截击增援的满洲八旗精锐时,李定国以佯败之策将清军引入埋伏圈,大败清军,手刃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

这便是南明战史上最辉煌的两蹶名王之战,孔有德和尼堪都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猛将,尼堪更是清初理政三王之一,两蹶名王是满清自从建立政权以来遭遇过的最沉重打击。辉煌的胜利让南方军民欢心鼓舞、众志成城,一度让满清产生放弃西南的想法。

李定国身材高大、眉目修阔、仪表堂堂。他不仅英勇善战、用兵如神,更是宽仁忠厚、爱民如子。对于永历朝廷也是一片赤诚,一直陪伴永历政权战斗到最后。

作为一部隐写南明历史的小说,《红楼梦》定然要把李定国幻化为贾府中一个重要而完美的女子。但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人物我们已经完全解析清楚了,并没有看到李定国的身影。

《红楼梦》里有个女子,她容貌秀美,有西子捧心之遗风,凤姐评她“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她生得好”。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翻阅判册时,她第一个出现;她去世时,宝玉为他作了全书最长的一篇纪念文《芙蓉女儿诔》——她影射的人物,自然也就配得起李定国的地位,这就是晴雯。

晴雯影射李定国,线索来自晴雯死后宝玉为晴雯所作《芙蓉女儿诔》的序言:

维太平不易之元

“不易”为“永”,“元”为纪年之意,也就是“历”,“不易之元”便是“永历”,李定国是永历朝的股肱之臣。

蓉桂竞芳之月

“桂”是桂王朱由榔,也就是永历皇帝,“蓉”代表晴雯,也即影射李定国。“蓉桂竞芳之月”便是说朱由榔、李定国君臣相依的岁月。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

李定国死于永历十六年(1662)。

值得一提的是晴雯死亡的年龄应该是二十岁。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抽花签时,提示了香菱、晴雯、宝钗、袭人四人同庚,香菱比宝玉大三岁,按小说情节推算,晴雯死时宝玉已经十七岁,此时晴雯就应该是二十岁。诔文与晴雯年龄不一致,说明作者是借晴雯悼李定国,而非真的悼晴雯,“今凡十有六载”是暗示李定国死亡年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李定国出身贫苦农民,由张献忠收养参加了起义军,故言祖上乡籍、姓名不可考。

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1656年,李定国将朱由榔从安龙府解救出来,于三月二十六日迎至昆明建立滇都,自此李定国开始执掌永历朝政。1661年十二月三日,朱由榔被缅甸人挟持到吴三桂大营,朱由榔被俘标志永历政权结束。从昆明建都到永历政权结束,共计五年八月七天。

我们再来看晴雯判词前的图谶:

只见这首页上画的,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这是《红楼梦》出现的第一幅图谶,画的是天地未分的氤氲之气,与《红楼梦组曲》的第一句“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相照应,《芙蓉诔》中亦有“若夫鸿蒙而居,寂静以处”。李定国字鸿远,图谶是以鸿蒙之气喻李定国的“鸿”字。

再看晴雯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形容李定国人品高洁,胸怀洒落。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出身贫苦农民,来自农民起义的大西军,却怀有匡扶朱明的宏志。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李定国的辉煌战绩让孙可望有功高震主之虑,加之有小人在二人间挑弄是非,使得孙可望对李定国的北伐行动处处掣肘,导致北伐大业功败垂成,以致于二人最后反目成仇,永历政权由此也一蹶不振。

多情公子空牵念。

多情公子喻指永历皇帝,李定国成为永历皇帝最后的依托,但孙李矛盾爆发后颓势难挽,李定国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再无力回天。

可见,无论诔文、图谶、判词,都与李定国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