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路: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学科建设总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一 以高质量成果构建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

张树华[1]

(2022年12月17日上午)

尊敬的艳国校长、尊敬的江西政治学界各位同人: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在云端和大家见面,由于时间和疫情的原因,我不能到现场和大家见面,感到非常遗憾。我一直怀念、回想前几年在一个美丽的夏天到访江西师大的情景。当时,艳国校长接待我们,我们在一起开了一个富有成果的学术研讨会。后来,艳国校长还寄来了会议文集和学术专著,那次会议的成果还是很丰厚的。

在今天江西师范大学省重点学科政治学硕士点建设十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向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从事政治学科建设的各位同人致以诚挚的敬意,预祝江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点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发言的主题是“以高质量成果构建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2]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是指导新时代政治学学科建设和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进一步分化重组,各种政治思潮风起云涌,政治局势跌宕起伏,世界进入了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我们既要把握好世界政治演变的总体特征和基本逻辑,又要准确地找到自身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紧跟时代脚步,呼应人民期待,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实现思想突破和学术超越。我提出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应自立自强,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起中国特色政治学知识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切实增强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庸》说:“人道敏政,地道敏树。”[3]政治是人类社会中最复杂、最富魅力的现象。政治学是顶天立地之学,是研究和传授治国安邦的学问,是经世致用之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应该有大发展。

一、时不我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要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方向,要紧紧把握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创造性,将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观念、中国政治实践、中国政治智慧、中国政治理念融会贯通。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扣时代的脉搏,回应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的期待,努力推进政治学创新性发展。

二、自立自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知识体系,实现对西式话语的突破与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4]

三、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传统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厚的治国理政经验,这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

四、珍惜和开拓当代中国政治学知识宝库,凝练思想,升华理论,提升学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和政治探索。江西是红色之乡,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开启了独特的政治创造,积累了丰厚的治国理政经验,这些都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宝藏。

五、以高质量成果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中国政治学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最前沿和新趋势,勇于挺立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发时代先声。我们要树立团队意识,发挥集体协作优势。江西政治学界要团结起来,变指头为拳头,善于把规模优势转化为研究和学术优势,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发挥高端智库群的作用,推出更多更好的集成性、原创性成果,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把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

同志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时代中国政治学恰逢其时,方兴未艾。我们政治学人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自信、自主、自为、自强,以敢于超越的勇气,书写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大文章。坚持守正创新,融贯古今,沟通中外,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

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1] 作者简介:张树华,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政治学研究》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

[3]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24页。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1—342页。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