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蜀汉绝境:背水一战
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离世后,艰难地维系着国家的运转。后主刘禅生性懦弱,朝堂之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主和派的声音,他们畏惧魏、吴两国的强大,试图以妥协换取短暂的和平。然而,身为蜀汉的中流砥柱,三少始终坚守着先帝刘备兴复汉室的遗志,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中,苦苦支撑。
魏国的司马昭一直对蜀汉虎视眈眈,在他看来,蜀汉国力渐衰,正是攻打的绝佳时机。于是,司马昭点齐二十万大军,任命钟会为主帅、邓艾为副将,兵分两路,杀气腾腾地直逼蜀汉边境。钟会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一路之上,旌旗蔽日,朝着剑阁进发;而邓艾则带着一支奇兵,悄然踏上了偷渡阴平小道的冒险征程。
边关的烽火台接连燃起,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至成都。蜀汉朝堂瞬间乱作一团,后主刘禅惊慌失措,在龙椅上坐立不安。群臣们各执一词,有的主张向吴国求援,联合抗魏;有的甚至提议直接投降,以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三少站在朝堂之上,望着这群慌乱的大臣,心中满是失望与愤怒。他挺身而出,大声说道:“陛下,我蜀汉自先帝创业以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怎可因魏军来犯就轻言投降?臣愿领兵出征,与魏军决一死战!”刘禅看着三少坚定的眼神,心中稍安,连忙说道:“三少,那就全靠你了,务必守住我蜀汉江山!”
三少领命后,迅速调集十万蜀军,奔赴剑阁。剑阁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三少深知此处的重要性,他亲自巡视防线,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剑阁是我们蜀汉的门户,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和亲人。我们一定要守住这里,绝不能让魏军前进一步!”蜀军们被三少的话语所激励,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
钟会率领的魏军抵达剑阁后,看到蜀军早已严阵以待,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多次下令攻城,魏军士兵们抬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却被蜀军居高临下,用滚木、礌石和强弩击退。一场场激战过后,魏军死伤惨重,而剑阁依然牢牢地掌握在蜀军手中。钟会无奈,只能望城兴叹,心中渐渐萌生了退意。
然而,就在钟会一筹莫展之际,邓艾却创造了奇迹。他率领着五千精兵,在荒无人烟的阴平小道上艰难前行。这条小道崎岖险峻,山高谷深,士兵们时常面临着坠崖的危险。但邓艾身先士卒,亲自开路,他甚至裹着毛毡,从陡峭的山坡上滚下。在他的带领下,魏军士兵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绕过了剑阁,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江油关前。
江油关守将马邈被这突如其来的魏军吓得魂飞魄散,他深知自己根本无法抵挡邓艾的进攻。在恐惧的驱使下,马邈竟然不战而降,将江油关拱手让给了魏军。邓艾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江油关,随后长驱直入,向着绵竹逼近。
三少得知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江油关失守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急忙调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大军前往绵竹御敌。诸葛瞻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毫不畏惧,带着儿子诸葛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临行前,诸葛瞻对着成都的方向跪拜:“父亲,孩儿定当竭尽全力,捍卫蜀汉的尊严,不负您的教诲和先帝的重托!”
诸葛瞻父子来到绵竹后,迅速列阵迎敌。邓艾派人前来劝降,被诸葛瞻怒斩。他对着全军将士高呼:“我父子受先帝厚恩,唯有以死报国!今日便是我们为蜀汉尽忠之时,杀!”蜀军将士们被诸葛瞻的豪情所感染,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冲向魏军。
战斗打响后,诸葛瞻父子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诸葛尚更是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在敌阵中往来厮杀,如入无人之境。魏军士兵们被蜀军的勇猛所震慑,一时之间,竟被打得节节败退。然而,魏军毕竟人数众多,经过一番苦战,蜀军渐渐不敌。诸葛尚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心中悲痛万分,但他毫不退缩,再次冲入敌阵,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诸葛瞻见儿子战死,悲痛欲绝,但他依然坚守阵地。他挥舞着长剑,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最终,诸葛瞻长叹一声:“我有负先帝重托!”随后拔剑自刎。绵竹失守,成都彻底暴露在了魏军的兵锋之下。
三少得知绵竹沦陷,心中犹如万箭穿心。他强忍着悲痛,紧急调配成都城内的兵力,准备背水一战。他亲自登上城楼,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魏军,心中暗暗发誓:“我三少就算拼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会让成都落入魏军之手!”与此同时,他派使者快马加鞭赶往东吴,恳请孙权出兵救援,以解蜀汉的燃眉之急。
然而,使者尚未归来,成都城内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一些胆小怕事的百姓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逃离这座即将陷入战火的城市;而朝堂之上,主和派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们纷纷劝说刘禅投降,以保全性命。刘禅在这巨大的压力下,开始动摇了。
三少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来到皇宫,面见刘禅,苦苦哀求:“陛下,我们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东吴的援兵说不定马上就到。只要我们坚守城池,定能等到转机。请陛下不要轻易放弃啊!”刘禅看着三少,眼中满是犹豫:“三少,我也不想投降,但如今局势如此,我们又能撑多久呢?”
就在三少与刘禅僵持不下时,魏军开始对成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投石车不断地向城内发射巨石,砸毁了许多房屋;云梯一架架地靠在城墙上,魏军士兵们呐喊着向上攀爬。蜀军们拼死抵抗,他们用弓箭射击,用热油浇灌,与魏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蜀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城内的物资也逐渐匮乏。三少看着身边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心中满是绝望。但他依然坚守在城墙上,手持长枪,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他的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但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成都!
终于,在魏军的猛烈攻击下,成都的城门被攻破。魏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蜀军展开了巷战。三少被魏军重重包围,身边的将士们为了保护他,纷纷战死。他手持长剑,身上满是鲜血与尘土,却仍怒目而视,不肯屈服。
邓艾看着眼前这位顽强抵抗的蜀汉将领,心中不禁有些钦佩:“三少,大势已去,投降吧,我定会向司马昭将军求情,保你性命。”三少仰天大笑:“我堂堂蜀汉臣子,岂会降于你等魏贼!今日便是死,也绝不苟且偷生!”说罢,挥剑冲向邓艾,却因重伤体力不支,被魏军士兵制住。
刘禅听闻城破,惊慌失措。在群臣的劝说下,他最终决定开城投降。他身着素服,带着玉玺,前往邓艾军营请降。姜维得知成都已失、刘禅投降,痛心疾首,无奈之下,只得率残部向钟会投降。但他心中仍未放弃复国的念头,暗中与钟会勾结,企图利用钟会的野心反叛魏国,恢复蜀汉。
三少被押解至洛阳,司马昭亲自审讯。司马昭看着三少,眼中既有欣赏又有忌惮:“你若归降于我,我必委以重任,保你荣华富贵。”三少呸了一声:“司马昭,你篡魏之心路人皆知,我岂会助你这逆贼!要杀便杀,不必多言!”司马昭大怒,却又不舍三少之才,将他暂时囚禁,想慢慢消磨他的意志。
在狱中,三少受尽折磨,但心中复国的信念从未熄灭。他与外界秘密联络,试图寻找机会逃脱,再次举起抗魏大旗。而姜维那边,与钟会的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钟会因灭蜀之功,野心膨胀,准备除掉邓艾,割据蜀地。姜维一边怂恿钟会谋反,一边暗中集结旧部,只等时机成熟。
然而,事情败露,钟会与姜维的谋反计划被魏军知晓。魏军发动兵变,钟会与姜维在乱军中被杀,蜀汉复国的希望再次破灭。三少得知消息,悲痛欲绝,却也更加坚定了复仇的决心。他在狱中继续谋划,等待着那个能改变局势的转机出现,哪怕复国之路充满荆棘,他也绝不放弃。因为,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先帝的遗志,和对蜀汉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