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行为:存在即答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容器和滤器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部空间。数据持续不断地填充进去。

它保存着我们的思想、感觉、梦和经历的总和。让我们姑且称之为容器。

和雨水落入桶里不同,信息并不直接进入容器。它要经过滤器的筛选,这个过滤过程在每个人身上都不一样。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通过这个滤器。通过滤器的部分,也不总是忠于原貌。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简化源泉的方法。我们的记忆空间是有限的。我们的感官经常会错误地感知数据。我们的大脑没有处理周围所有信息的能力。我们的感官会被光、色彩、声音和气味淹没。我们甚至会无法区分不同的对象。

为了在这个庞大的数据世界中找到方向,从容地行动,我们从小就学会只关注那些看起来至关重要或特别有意思的信息,并将其他信息屏蔽。

作为艺术家,我们致力于寻回孩童般的感知能力:一种更天真的状态,那种免受功利或生存本能“审查”的惊奇和喜爱。

我们的滤器会不可避免地降低源泉智慧的程度,因为数据在进来的时候,被我们加工解读了。当容器被这些经过处理的碎片填充时,新旧素材之间会产生关系。

这些关系的产物,就是信念和故事。其中有的关于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人,以及我们生活世界的本质。最终,这些故事会凝聚成世界观。

作为艺术家,我们想要稍微搁置这些故事,并为那些不容易与我们的信念体系限制相配的大量信息留出空间。我们能接纳的原始数据越多,对其处理越少,我们就越接近自然。

我们可以将创造性行动看作这样一个过程:将我们容器中的全部内容作为备选素材,挑出在当下感觉有用或重要的元素,并重新呈现它们。

是源泉在通过我们显形,是源泉被做成了书籍、电影、建筑、画作、餐食或者公司——任何我们选择的形态。

如果我们选择去分享我们的创造物,它们可以再进入循环并成为他人创作的基础素材。

源泉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滤器提炼。

容器接收。

这个过程,往往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

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默认的系统是可以被绕过的。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改进我们与源泉之间的接口,从而大大扩展容器的接收能力。就像换一件乐器也许不是改变音乐质感最容易的方式,但它可能是最有力的方式。